王德海被罵能力差、文盲,氣得面色漲紅,大力拍桌道:“你什麼意思?”
“如果王科長治理機械廠是全憑嗓門和拍桌子,那你繼續,我靜候。”陳清收斂面部表情,一雙狹長鳳眸冷冷注視著他。
以為她會怕王德海拍桌子嗎?笑話!
舉個喇叭就能解決的貨色,不足為懼。
全場寂靜,莫名感覺有一道涼風吹過。
劉主任打哈哈:“老王啊,她年紀小,性子直接,你別跟她見識。”
勸了王德海,劉主任又兇陳清:“要你講塔莉婭同志,你廢話一籮筐幹什麼,還不趕緊開始。”
領導們面面相覷,連‘塔莉婭同志’都喊出來了,必然是站在陳清這邊的。
王科長黑著臉坐下。
陳清來到他們記錄會議的大黑板面前,在黑板空位處寫下:“上個月因為液壓故障停機37小時,報廢了十二噸特種鋼。”
眾人看著黑板上的字型,整齊、工整、賞心悅目。
車間主任眉頭一皺,“陳組長什麼意思?”
緊接著陳清將原因說了出來:“為什麼會推遲時間,為什麼會耽誤兄弟單位汽車廠的工作,是因為車間技術員不敢擔責任,害怕調整蘇聯人設定的引數。”
車間主任眉頭皺成小疙瘩,聯想到陳清目的,說道:“我們也不能信任外國人。”
陳清沒說什麼,只是來到牆邊的生產進度表前,紅色箭頭像把匕首插在百分之六十二的位置,“上週為什麼會指標沒完成,是因為張師傅手廢了,為什麼會廢?”
她聲音好聽,說話不疾不徐,讓現場諸位領導都跟著她思緒走。
“是翻譯的問題!“陳清繼續寫板書,左側中文版寫著“定期拆卸反向閥門”,右側俄文原件寫了下來。
車間主任猛地站起來:“校準和拆卸在俄語裡發音相近!”
現場諸位領導也意識到了不對勁。
陳清適時展開事故報告:“三個月前二車間蒸汽洩漏,就是因為張工按錯誤翻譯拆除了安全閥,張工反覆說'俄文圖紙上寫的不是這個意思'。”
會議室突然陷入死寂。
所有人都記得張工崩潰的模樣,五十多歲的硬漢淚流滿面。
為了平息眾怒,把攢著的三百塊錢全部充公,自動選擇辭職,帶著全家老少回鄉下。
陳清一一闡述著機械廠這一年以來因為翻譯錯誤導致的重大事故。
她收起檔案,領導們心瞬間提起來。
重點來了!
陳清:“塔莉婭是外國人,我們肯定不能百分百相信她,所以我有以下幾個方案。”
“第一,緊急時刻,可以把她拉來翻譯,要知道塔莉婭父親也是研究員,對於許多科研用語非常熟悉。至於要不要她擔責,我覺得沒有人會拿性命開玩笑。”
“第二,不機密的檔案,可以找她看看,有沒有哪裡出現紕漏,及時察覺,及時更正。”
“第三,考核研究員和技術部門的工作人員的外語成績,最起碼得讓他們清楚,他們自認為對的成語有沒有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