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水池旁的會館裡,一場文會正在進行。
楊鈺坐在外頭的亭子裡,兩眼發直,沒想明白自己怎麼又上了賊船。
大概楚小九說對了,他終究心有不甘。
平心而論,他並不想摻和皇家的事,尤其父親幾乎明示,此事關乎儲君之位的歸屬。為了寧國公府的太平富貴,最好置身事外。
但,想到那樁稀裡糊塗了結的案子,淡淡的不爽就浮上心頭。
楊小公爺不是傻子,結案的旨意下來,他便猜到公主跟陛下恐怕有了矛盾——單憑他接觸到的證據,就能肯定害死太子的真兇絕對不是那幾個官員,公主怎麼會不清楚?
不過被強壓下來罷了。
理智上,楊鈺告訴自己,假裝什麼事也沒發生是識時務的選擇。可內心深處,他難免憋屈憤懣。
因為他參與了,他看到公主是怎麼努力尋找線索的,看到幕後人怎麼玩弄陰謀的,看到朱繁這些小人物是怎麼被謀害的。
修河款被大額貪汙,絲毫不顧百姓民生。官員被隨意處置,不在乎他們是不是真的有罪。人的性命,高貴如太子,低賤如樂伎,都只是他們的棋子。
楊鈺不是激憤之人,但若有可能,他還是希望天是亮的,水是清的。
算了,來都來了,就再幫一次吧!不就是找個人嗎?又不是幫公主造反,難道還能連累寧國公府不成?楊鈺這樣想著,手裡的扇子搖得更快了。
“楊兄,你熱嗎?”旁邊的楚小九裹緊皮裘,滿臉迷惑地問。
楊鈺一愣,這才發現涼颼颼的。十二月的天,不是開玩笑的。
他停下扇子,狀若無事:“有幾句詩總覺得改不好,心煩難免就熱了。”
“哦。”楚小九抽過扇子,“你想,我來扇就好!”
“哎!”楊鈺連忙制止他,“我想出來了!”
楚小九笑嘻嘻:“果然我是你的福星,一說你就想出來了。”
“是是是。”楊鈺懶得跟他認真,叫書童拿紙筆來,將想好的七律謄下來,交過去。
接下來就等結果了。
楚小九看著來來去去的畫舫,喃喃道:“咱們參加了這麼多場文會,怎麼還沒見到那個畫舫主人?該不會過年不來了吧?”
楊鈺也覺得這法子跟大海撈針似的,但又不想出更好的途徑,反正閒著也是閒著,就當自己出來切磋學問唄!
又閒坐了一會兒,有書童快步從會館出來,喊道:“哪位是楊琢之楊才子?您的詩評了第二名,請到館內一會!”
這自然是楊鈺的化名。楚小九嘻嘻笑道:“楊兄果然大才,每次都有名次,次次不落空。”
區區第二,楊鈺自然不會放在心上。他也懶得去會館,本來就不是為文會來的。既然畫舫主人沒出現,那就走吧!於是他起身袖手,準備結束今天的行程,回家貓著去。
還沒出亭子,便有人急急奔過來,喊道:“楊才子,可是楊才子?暫且留步!”
楊鈺疑惑地看過去:“你是……”
此人三十來歲,一身儒衫,文質彬彬。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