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學習委員,當然要主動一些啦。”
林熙雨不想承認,她是為了躲避某位囂張跋扈的市長千金。
張曉倩不曉得吃錯了什麼藥,總是針對她。
她不想和她公然作對,才會一直忍著,儘量避開她。
“學習委員沒必要放學後去操場溜一圈吧?”
顧彬話鋒一轉,眼底的笑意更甚:“別告訴我,老師讓你去監督我們打籃球,我不信。”
“咳咳。”
林熙雨一口唾沫差點嗆到自己。
她是偶爾會在離校前去操場附近晃一下,遠遠的看他一眼,沒想到被他發現了。
“偷看別人打球.”
顧彬自認抓住了她的把柄,神情稍顯得意:“還敢狡辯,不是喜歡我?”
“你誤會了。”
林熙雨耳根發燙:“其實我不是去看你的,是去看好戲的,聽說有人跟你表白,才想著湊過去看熱鬧。”
“不是去看我打球?”
顧彬不笑了,眼睛危險的眯起。
“不,不是。”
林熙雨有些心虛的垂下眼瞼。
“真不是?”
“不,是。”
林熙雨剛想再掙扎一下,軟糯的唇就被人堵住了。
懲罰性的吻洶湧而來,霎那間將她淹沒。
——
泉水人家系列片上了中央新聞後持續火爆,在濟南當地受歡迎的程度不亞於春節聯歡晚會。
收視率的節節攀升,也讓杜導欣慰之餘備感壓力,在病床上躺了不到三天,他就忍著腰疼硬撐著出了院。
顧彬接到通知很是遺憾,不得不向六爺爺辭行。
王帆和李亮同他們一塊兒回濟南,曲鵬沒有走,打著提前熟悉校園的名義留了下來。
顧彬沒有戳破他的小心思,臨走之前特意叮囑了一些注意事項,讓他凡事謹慎小心,不要犯了忌諱,惹六爺爺不開心。
曲鵬自然是滿口答應,拍著心口保證,會把老爺子當成自己的親爺爺,鞍前馬後的伺候著,替他盡孝。
顧彬安了心,一行人連夜買了車票,乘坐火車,於次日一早回到了濟南。
——
杜導腰上纏著繃帶,堅守在拍攝第一線。
文旅局看了宣傳片大加讚賞,建議再多拍攝一些具有濟南本地特色的民俗文化。
杜導欣然領命,帶著節目組再次來到曲水亭街,採訪具有傳承文化色彩的手藝人。
濟南最具民俗特色的傳統技藝,有面塑,泥塑,吹糖人,剪紙,年畫以及魯繡等等。
最具傳統特色的表演藝術,當屬皮影戲。
節目組來到曲水亭街,剛好看到有人在吆喝著表演皮影戲,吸引了一大群小孩子圍觀。
“你小時候,有沒有看過皮影戲?”
林熙雨來到一眾小孩子身邊,面對鏡頭侃侃而談。
“皮影戲又稱影子戲,或者燈影戲,是中國民間古老的傳統藝術,始於西漢,興於唐朝,盛於清代。”
“關於皮影戲的傳說,有一個關於帝王的愛情故事。”
“據傳漢武帝的愛妃李夫人去世後,其思念心切,終日不理朝政,大臣李少翁路遇孩童手拿布娃娃玩耍,影子倒影於地栩栩如生,突發奇想,用棉帛裁成李夫人的影像,恭請皇帝觀看,皇帝看後愛不釋手,龍顏大悅,自此皮影戲就在民間廣為流傳。”
“濟南的皮影戲有本地獨有的特色,在濟南,看皮影戲,須得聽得懂濟南話。”
“濟南方言也有本地獨有的特色,在濟南,有一種稱呼叫老師兒,有一種閒聊叫拉呱,有一種拖延叫迂磨,有一種厲害叫而立,有一種計算叫目量,有一種玩鬧叫狼竄,有一種夸人叫槓賽來,有一種頑皮叫嗦矣。”
“濟南話不難懂,只要會說普通話,九成能聽懂濟南話。”
“濟南話又有本地獨特的味道,不曉得什麼叫狼竄,什麼是嗦衣,也就領悟不了濟南方言別具一格的幽默。”
——
“王小三,你又狼竄到哪兒去了?回家做作業”
話音未落,從相距不遠的一個四合院裡傳來高八度的獅子吼,生動的演繹了狼竄這個詞的精髓。
“王小三,你媽又喊你了。”
“快回家吧,不然又要捱揍啦。”
“幹嘛非要寫作業啊,暑假還沒完呢,過兩天再寫不行啊.”
小孩子們一陣起鬨笑鬧,拍攝不得不暫時中斷。
“這幫熊孩子,太嗦衣了。”
杜導無奈的笑笑,唬著臉攆人:“走走走,都回家寫作業去,不寫作業一回兒都得捱揍。”
“不寫,不寫,不寫.”
“就是不想寫”
“略略略”
小孩子們玩心大,豈是他老人家唬著臉就能震懾的住的,現場鬧哄哄的,亂成一團,最後還是顧彬出手,一人一個糖人,把他們哄走了。
——
讓小孩子們一鬧騰,杜導也沒了拍攝皮影戲的心情。
顧彬見他捂著老腰興致不高,又買了一個小猴子造型的糖人過來,哄他老人家開心。
“呵呵,你這是把我當小孩子哄了。“
杜導接過小猴子,滿心感慨:“想當年,我小時候,也是最喜歡看人家捏糖人,每次看到有人出攤,都會眼巴巴的湊過去,買回家放化了也不捨的吃。”
“我也是”
林熙雨笑著附和:“我記得可清楚了,有一年是龍年,姥姥給我買了一條龍,我那個高興啊,兩隻手舉著,唯恐摔壞了,表哥嘴饞,吃完了自己的糖人,趁我不注意,偷偷的咬了一口龍尾巴,龍咔吧一聲,裂了,把我給傷心的,哇哇大哭,氣的我姥姥用擀麵杖揍了他一頓。”
“你們家挺熱鬧的,天天雞飛狗跳。”
顧彬想到她小時候打人的光輝歷史,戲謔的笑了。
“咳咳。”
林熙雨耳根一紅,難得尷尬的咳嗽了兩聲。
“再拍一段吹糖人就收工吧,腰疼的受不住.”
杜導讓兩人說的動了心,又將目光看向拍糖人的小攤。
“好嘞。”
節目組的工作人員都沒有異議,收拾好自己的傢伙什,轉移陣地。
——
“撥浪鼓兒風車轉,琉璃咯嘣吹糖人。”
林熙雨背好臺詞,也隨著大部隊來到了吹糖人的小攤前。
“老手藝人用熔化的糖稀在石板上繪製出各種圖案,用細管吹氣,就能形成一個個生動可愛的小動物。”
“這個過程貌似簡單,實則需要具備非常精湛的技藝,最關鍵的步驟在於手指的捏,拉,轉等手法。”
“至於吹糖人的歷史淵源,最早可以追朔到明朝初期,據傳是明朝的開國功臣劉伯溫,為了躲避迫害,隱姓埋名賣糖為生。”
“在此期間,創造性的將糖加熱變軟後製作成各種糖人,深受小孩子們的喜愛,自此廣為流傳,成為了一門獨特的民間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