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十五路大軍中,每一路大軍,都是和東華郡的武家軍扎的大營差不多,其本部軍將大約就是兩三千人馬,其餘的是所在駐地大爻官僚們徵發的役農民夫。對於國泰來說,與大爻進行這樣曠日持久的對峙,幾乎是慢性死亡。
每一個大營的大爻軍將們帶著自己核心家軍出戰後,在有所損失後,就回到駐地紮營,補充戰兵。
一共十五路駐地,除非十五路大軍一起進攻擠在了一塊,否則根本無法擊敗這樣能夠無限回血的大軍。
昊天界國泰龍軍們在入侵初期是勝多輸少,但是勝率最高也是不過七成。作為外來戶的龍裔強軍們,儘管能擊潰一路大爻的軍將,但是這路大爻軍將會立刻在友軍的掩護下返回自己的大營,蓄力再戰。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大爻三十萬大軍損耗了朝廷的不少糧資,但這些年戍帝的治理還算有方,大半個江山的多數郡縣仍然是風調雨順,庫內充足。還是能撐下去。
更何況大爻兵馬目前戰力也在緩緩提升,因為先前軍將們是過於放馬南山,不像某些邊軍天天在邊境刷經驗,所以剛開始戰爭有些手忙腳亂。
可一旦讓這些大爻軍將熟悉了自己麾下的兵馬,戰力會暴增。
昊天界的龍裔們也發現了這一點,再打下去,如果不能儘快破局,他們會被日益適應兵家大爭的大爻給直接壓死!
縱然大爻也要付出代價,面對在這四方成了氣候的軍頭們,需要一兩代明君進行消磨,但是先死的必定是他們這些“原體系之外”的龍裔們。
浦娥:除非大爻內部出現大災,赤地千里,民亂四起,導致突然暴斃。然而此時大爻朝廷上,君主依舊是賢明,目前幾十年來是看不到滅亡的跡象,如果真的發生這一切——
浦娥抬起頭望著天空中那漂浮的四個隱隱乍現的新月,連忙搖了搖自己的龍頭。她工作臺上任務是要在這裡落腳,而並非破壞這個世界。
浦娥看著自己招募來的那張新的將卡,決定把希望寄託在他身上。
…另一個穿越者視角…
大爻朝廷根據先前上報的雍雞關防禦之戰戰功,送來偏將軍的印綬。
武飛凝視著這個先前自己覺得自己不在意的東西。瑩潤白玉上閃爍著流動爻算之力,更關鍵的是,在拿到這個印綬後,周邊所有人看自己已經不一樣。哪怕是先前一口一聲少將軍的那些武撼巒留給自己的親兵們,也都以等待雷鳴的樣子,等待自己發言。
編鐘敲響了,奏樂開始,武飛披上了官制衣服。
大爻是禮制國家,當這個體制開始授予一個有才幹的人位格,其周圍社會所有人都會對這個有才幹的人“彬彬有禮”!先前,雍雞關之戰,武飛在武家是得到眾人認可,眾人也都願意為宣衝效命,但這種效忠屬於私效沒有合法性,諸位心中忠誠數值仍然存在波動。大家想要的那個君臣的名分,武飛沒能力給。
大爻現在北境連連受挫,各方質疑現在大爻朝堂治天下的能力,但是卻沒有質疑大爻的合法性。
而南疆武飛這邊雖然欣欣向榮,但只要合法性一日沒有確定下來,開府建制,就無法反駁別人的“沐猴而冠”。
(三國時,呂布嘲笑袁紹麾下制度效仿漢廷沐猴而冠,即如此。袁紹的這套體制,朝廷沒有承認,而呂布的溫侯卻是朝廷封的。)雍雞關的眾人突然對武飛有禮,即代表他們現在也都將對外昂起頭!因為自此開始武飛開府收納幕僚就是整個大爻境內所有勢力公認的。
就在武飛(宣衝)感慨時,系統這邊又一次給自己出題了。
系統:請評價大爻君主現在的能力水平。
屁股決定腦袋的宣衝立刻在答題紙上寫出自己認為王朝君主“賢明”的最新定義:“人到壯年,腦子清晰,知道好歹,賞罰分明,摟的住權,懂得輕重緩急,可以發揮‘人治’的正面作用,維繫大局。”
就例如武家軍現在雲夢澤的剿匪,按照當地世家的說法,武撼巒逾制,得重罰貶黜,以示天下,以儆效尤。
如果是年老昏聵的人主在位,偏聽偏信,還真的會按照大爻律令嚴懲武家軍,勒令武家軍讓出利益,這就是昏庸,但顯然大爻君主並沒有在這方面昏聵。
……
前世宣衝二十歲之前是忠誠的法家擁躉,迷信法治能夠解決一切問題。
但在二十五歲後則有了新的觀點,在時代劇烈發展時“人治”是必要的。
這是因為二十五歲後,宣衝看到不少“過勞者”的利益並沒有被法所保護,因為法跟不上時代了。難道還不要讓人來校準治理嗎?
縱觀歷史,一些王朝逐步衰落的緣由,都是自身分配利益體制逐漸不適合時代發展導致。
而王朝中後期的矛盾,是舊時代既得利益的不勞者,微勞者們會打著“法治”(祖宗之法)名義捍衛利益。
“法”隨著時代流逝是需要校準的。尤其是時代高速變化情況下,舊法會變成大量不勞者輕勞者們的護身符。
每一個朝代初建時都有“律法”,都是公正嚴明,但是後期就變成了“規則利用者”們的靠山,這些“靠山吃山”的集團會越來越無德。
宣衝總結:如果能夠及時校準“法”,棄庇不勞集團,庇護過勞集團。這就是一次可以記錄在史冊的正確改革。主導者毫無疑問是有為的中興之主,漢宣帝就是代表。
如果君主雖做不到變法,卻能在舊法體系下,透過人治庇護統治體系下關鍵的人,不被舊法庇護的不勞者所害!那麼,就不能稱其為昏聵。明世宗嘉靖是符合的。
系統:“好的,交卷。”
宣衝:“嗯,多少分?”
系統:“你只是填寫了筆試答案,筆試答案是否正確,看接下來考核。”
宣衝老實點頭:“哦。”
…武飛面對朝廷的授職鄭重接過…
印綬到手後,武飛對大爻的評價再度發生轉變。
大爻世家們掌握的經義,已經篡了“律治”解釋權,武飛認為大爻最頂層是和他們沆瀣一氣的。
但現在,戍帝出手了,展現出了強勢帝王的手腕,摁住這些“只顧自己,不顧大局的辯經集團”,表現出大爻氣數未盡。
並不是武飛被戍帝一個印綬給收買了,就突然被洗腦成“忠臣”了。武飛:就和玩三國殺一樣,是忠還是反,是看抽到什麼樣陣營牌。
而是“造反”不是自己的事情,而是自己內部整個集團的事情,如果自己集團還認可大爻合法性,自己跳出來造反,就和袁術稱帝一樣。
更何況,自己真的要造反,也是先處理周邊那些“諸侯”們。而不是直接殺到神都,搞東晉王爺們那種曇花一現。
武飛攤開了大爻南部地圖,順著商路探尋一條條通道進行點名:現在戍帝給了自己合法性,那麼,現在就可以和那些諸侯們先較量一番。
例如此時,雲夢澤以東五百里處的棘州,當地刺史就暗中縱兵為匪,掠奪商戶,聚斂大量財富。
南商們的幾次大宗貨物都被此人掠奪。過去武飛很多手段不能用,現在一一按照戍帝意思是可以和他們鬥一鬥的。
不過目前武飛最重要任務,則是馬上雨季結束後,向南出關。
自己府庫空了,各方商人債務也都要到期了。
武飛心裡靜靜算計:他們雖然不會找自己要,但是自己不能不還,否則他們覺得無利可圖收攏資源投入,自己下方圍繞武家軍的那一波軍事經濟就運轉不起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