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佑曆元年7月份,夏季,昊國的保守勢力對於失去燕地是不死心的;這裡畢竟是他們初降臨後佔據的起始區域。從昊天界穿來時,所帶來的大量器具也都擺放在現在在燕地所修建的宮殿和城池中。
十年前他們兵少,但是卻從此地向南與大爻的十幾路兵馬交鋒,敗少贏多。怎麼短短十年後,就變成了“兵臨城下”?
於是乎在燕地的龍裔軍頭們皆不服,且憤憤不平:“我不明白,為什麼大家都在談,喪家西撤,彷彿我大昊遇到任何挫折,就只能逃之夭夭一樣,不管怎麼說,是五萬兵馬對一萬兵馬,優勢在我。”
隨著昊國的龍裔主子爺們騎著馬去各個農莊甩下命令,一組組役農們推著缺乏油脂保護的木製車馬,趕著馬朝著將軍命令的方向趕過去
八月後,燕地昊國勢力憋著一口氣發了動員令,將四到五萬人集結起來。
而在武恆羽這邊呢?他也集結了五千人(並非一萬)預備對攻。
此戰中東市軍和武家北路軍的將領雲集,包括武飛本人也都抵達了燕地,規劃後勤線。
…趙誠不在,得大吃特吃。…
升龍城是燕地的一座堡壘。整個升龍城被“u”環繞,這個“u”的開口在東側。地形雖然平坦,但隔著二十公里就是河,而河則是再向東折轉八十到一百公里匯入大海。易守難攻是其天生自帶的屬性。
但是被武恆羽用了十個時辰就拿下來了,升龍城那幾百個本地役農沒見過武恆羽這個人型高達。
在進入燕地前,武飛對燕地全境進行經過反覆計算,最終確定這裡是一個最佳的後勤點,公輸望用羅盤算出來的“王氣”點和武飛的判定一致。
在城外,武飛和武恆羽雙方兵團人員頻繁互動。武恆羽麾下需要休整的人馬,會在武飛這兒安排休整。
在升龍城區域的,一組組木牛流馬列車正在緩緩地進入城中,武恆羽問道:“你挑這個城設定據點挺不錯的。”——一旁他的部隊正在把掉了膘的戰馬和武飛運來的戰馬互換。
武飛對武恆羽:“這個城你得分封一個重臣來駐紮。”
正準備帶著兵馬離開的武恆羽微微扭頭:“哦?”
武飛:“此地有王氣。記住,未來你莫要在這個城池上吝嗇名位和賞賜,否則的話,此地將士若是叛你,你會很頭疼。”
武恆羽扭頭看了眼這座城,似乎聽進去了,但又似乎沒聽進去。
之所以說此地有“王氣”,是因為武飛在計算中發現升龍關有這麼一個特徵——其距離其他墾拓堡壘點的距離都是最近,根據最方便“資源集中區域資源”的原則來說,這裡就是未來此地的州府。
當然該地之所以還是堡壘,原因在於夏季時,河的分支水量過大,會蔓延開來,形成大澤阻隔。
關於這個問題,武飛確定:只要投入一萬多民夫修建幾條水渠,就可以將水澤引入河。
屆時如果不給升龍城的守將一個“王之下的公卿”位置,以及“鎮守將軍”的職位,是無法籠絡此處人心的。
趙誠曾點評過這個點,固守的話可以堅持兩年。但事實上武恆羽用十天就拿下來了,武飛覺得這個城池拿下得也的確太輕鬆了一些。
趙誠的兩年其實是沒錯,但這是在爻軍沒有武飛和武恆羽兩個buff加持的前提下。
武恆羽就不用說了,屬於人型怪獸,一個人就能衝上城頭;若是城頭上人數少,守軍沒反應過來,他能把一隊人提上城先登。
武飛這邊就是心思巧妙了,對燕地所有城池都進行了探查,針對性地為各個城池準備各種器械;攻城器械完備且每一樣都發揮作用,甚至沒有浪費輜重,餘量輜重能讓更多兵力參與攻城。
武飛情報精密到了燕地的哪幾個小城池有幾個狗洞的程度。而武飛手裡為了攻城的爆破木匣,就剛好能滿滿地填入這些狗洞中。
如果城門前有一條溝壑,其送過來趟過溝壑的木板,剛好是一個人能夠背得動,且能把溝壑蓋起來。
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武飛的各種準備,讓攻城戰中,恰到好處的器械節約了數百條人命。也大大提高了武恆羽拔城的速度。
…燕地由於寒冷水土,總是帶著莽氣…
武飛把這個城池當作囤積糧草的大本營後,昊國像是被扇了一耳光。
而昊軍頻頻出現的動向,也讓武飛預判到決戰到來了。
在獲取升龍城的第二天,武飛把城中除了傷員之外的軍士,全部調到了城外。
武飛調來了後勤隊配合,把上游的林子都砍掉了,一來是防止昊軍砍伐樹木搭建梯子,二來是讓昊軍在攻來時無柴可燒,不得不急吼吼地進軍。
昊軍現在的補給情況,宣衝門清:昊軍現在糧草都不足,將領們怎麼可能消耗畜力攜帶“閒物”奔襲。
武飛有九成把握確保昊軍根本打不進升龍城,但還是根據城防地圖,按照幾何覆蓋進行了推算,建起了臨時的炮樓和街壘並對升龍城的各個城牆進行加護。——這多一道保險,是讓城外作戰的守軍安心。
昊軍沒有趙誠那樣籌劃用“間”探查的情報能力;進攻升龍城時會好好在武飛手裡領教一番“平原防守反擊”的樣板戰。
趙誠呢?視角要來到千里之外的沙洲和玉華州交界前線。
燕地,趙誠已經徹底放棄了。
…燕地昊軍這邊…
昊軍的左路軍序列中,龍裔吳高帶領隊伍正在南下,他聽聞升龍城已經被拿下後,則是懵了。
在三月到六月之間,武恆羽領兵三千在燕地中橫衝直撞,昊軍們已經體會到了萬夫不當之勇。
當然不僅僅是武恆羽一人勇,他麾下的兵都是大爻內挑出來的壯漢,是精兵。
不管在哪個地方,都有體格大的人;也有發育不良體格小的人。因為現在大爻各地吃不飽是常態。昊國那邊現在雖然集結的人馬多,但是九成都是農奴,武恆羽這三個月,是帶著一批營養好、個子高的精銳們衝過去,就是推土機!更何況武飛這邊提供厚甲以及良好醫療。
這差距就相當於人類培養的鬥犬戴著倒刺項圈咬死土狼了。
吳高原本是駐守在燕地西側山關,對抗漠上韃族的。他軍中的部隊多毛皮,從衣著上也能看出他的軍隊作風是蠻族化了,至於伙食嘛,也是。
當年他也最排斥趙誠,在昊國內那麼一大批希望把趙誠從顧首關踢走的人中,他排在前列。
因為他養軍是靠著皮毛貿易,而他的皮草貨物這幾年一到顧首關,都被趙誠扣下了。
可是趙誠一走,他麾下兵團就在燕地被武恆羽的鐵騎衝得哭爹喊娘,現在別提有多後悔了。
回到現在,在得知升龍城被武恆羽拿下後,那四個跑來報信的斥候還帶來另一個訊息,那就是武恆羽攻下升龍城後,並沒有休息,直接將城池交給“恰好趕來”的另一路爻軍後,就帶著人馬繼續向北。
恰好處於武恆羽北進方向上的吳高盤算著自己麾下部隊六千人馬,覺得沒把握,他第一時間朝著東邊的宇文禮求救。他指望著隊友過來一波團。
…海東青腿上掛著羊皮紙信件離開…
而右路大軍中,宇文禮帶領軍士匆匆趕來。剛剛知曉升龍城已經被拿下的他,騎著玉獅揚起鞭子抽打著升龍關的逃兵。但是聽到俘虜說現在該城城關被投石機轟得非常殘破後,宇文禮突然覺得:時間這麼短城牆肯定都沒有修補。
他此次帶來的兵馬有五千,似乎,好像,可以重新奪回來城池,只是擔憂自己攻城時候會遇到武恆羽伏擊。
這時候吳高的海東青送信來了,他看到信件後哈哈大笑,立刻回信吳高一定要在原地等著自己靠攏。
然而他自己在送完信後,決定帶著兵馬直取升龍城,“機不可失,時不再來,不世之功就在前方!”,這些個念頭冒出來後就如同業火吞噬理智。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