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俯臥撐開始肝經驗

第386章 解鎖新技能,掌法的奧義

馬建國環視一圈幾位老友,目光落在方誠身上,沉聲開口:

“你對世家和異人應該已經有所瞭解,知道他們的力量來源五花八門。”

“有的是與生俱來的血脈天賦,得天獨厚;有的是因為某種特殊遭遇,偶然觸發變異,從而獲得超乎常人的能力。”

“但無論如何,想要深入挖掘其潛力,最終都需要透過‘冥想’來不斷加深對自身異能本源的感知和掌控。”

“而我們傳統武學中的氣功,尤其是從‘真元鑄鼎’層次邁向‘內景外顯’的關鍵突破,也需要一種與‘冥想’相似的‘觀想法門’。”

說到這,馬建國頓了頓,稍作斟酌。

“這個法門,我在你第一次來研究會時,便已向你提起過。”

“兩種冥想方式似乎有共通之處,但本質截然不同。具體如何,我現在沒法向你詳細描述。”

“你只要記住一點,武者的‘觀想法門’,是對自身‘精氣神’三寶合一的凝鍊與昇華,是將自身的生命能量修煉到極致,從而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馬建國加重語氣,強調道:

“在這個過程中,主要依靠的是武者自身持之以恆的苦修,而並非天賦異稟的血脈或偶然的變異,也不是寄希望於虛無縹緲的神佛。”

吳德旺也適時補充道:

“夏國數千年曆史中,有確切記載達到‘內景外顯’這種至高層次的武者,寥寥無幾,多半隻存在於傳說中。”

“而在近兩百年間,真正被官方證實達到此境界的,只有厲歸真前輩一人。”

“就算他擁有某個世家傳承或者異變產生的天賦能力,那也僅僅是錦上添花,加快修煉速度而已。”

“所以,阿誠……”

馬建國接過話,看著方誠,眼神中充滿了肯定與期許:

“你無需擔心將來身體檢測數值異常,會被特搜隊當成異類。你走的路,其實和厲前輩一樣,是最純粹、最正統的武道之路!”

他頓了頓,似乎想起什麼,又繼續說道:

“過段時間,我家那小子不是要參加特搜隊的複試體檢嗎?”

“到時候,我陪他去一趟特搜隊總部,順便找裡面的老熟人打個招呼,給你也備個案,登記成‘古武學傳承者’。”

“這樣一來,以後就算你展露出一些過人的能力,也有個合理說法,可以免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對!”

張海祥一拍胸脯,聲若洪鐘:

“特搜隊裡也有我幾個不成器的徒弟,我跟他們打聲招呼,看誰敢找我們武學研究會未來頂樑柱的麻煩!”

“沒錯,誰敢動你,先問問我們這幾把老骨頭答不答應!”

吳德旺和陳子振也紛紛點頭,表示全力支援。

他們以前也曾對方誠的來歷有過猜測,但此刻,所有的疑慮都已煙消雲散。

除開這驚世駭俗的武學天賦,眼前這個年輕人待人接物,謙遜有禮,溫潤如玉。

如果有人說他是那種精神變態、殺人如麻的怪物,打死他們都不願意相信。

“哈哈。”

董雲川隨後笑容滿面地附和道:

“阿誠,有我們這幾個老傢伙給你背書,你儘管放心大膽地練功。”

“最好哪天也練到傳說中的‘內景外顯’層次,帶著大夥去一趟特搜隊總部,給那幫瞧不起練武之人的傢伙開開眼,殺殺他們的威風!”

方誠心中一暖,隨即鄭重起身,對著幾位師長深深鞠躬抱拳:

“多謝各位師長費心。”

這正是他此次應邀參加武學研究會聚會,展露實力的主要目的。

有了這幾位德高望重、人脈深厚的前輩做後盾,自己未來行事無疑會方便許多。

馬建國笑著擺了擺手:“都是自己人,不說這些客套話。”

經過這番推心置腹的交談,氣氛徹底熱絡起來。

幾位老爺子圍著方誠,重新坐下來,繼續探討著各自在練武方面的經驗心得。

方誠一邊認真聆聽,一邊不時提問幾句,只覺得茅塞頓開,頗有裨益。

想到了自己之前專門學習空手道時遇到的難題。

雖然各種招式技法已經練得極為嫻熟,卻始終無法解鎖相關技能。

於是,藉機向幾位武林前輩請教:

“各位師長,我之前練習拳擊、散打,路子都偏向剛猛,大開大合。但在實戰中,我發現這種打法有時候失之靈活,變化不足。”

“這段時間,我也在嘗試練習空手道,只是‘手刀’這門技術,始終感覺不得要領,好像遇到了瓶頸。”

“所以,我想向各位師長討教傳統武學中的掌法精髓,希望能讓自己的技擊之術,更進一步。”

眾人聞言,皆是微微頷首。

“阿誠,你想學習掌法提升格鬥技術,思路是對的。”

吳德旺教授推了推眼鏡,隨即笑著說道:

“不過呢,你這研究方向可搞錯了。”

“要知道空手道,古稱‘唐手’,最早就是從我們夏國傳到琉球,再從琉球傳到東瀛。”

“其核心格鬥技術,大量借鑑了我們白鶴拳。所以,你想真正理解和掌握手刀技術,不如先看看它的源頭。”

方誠心中一動,立刻站起身,對著吳德旺一抱拳:

“還請吳師叔不吝賜教。”

“好。”

吳德旺也來了興致,爽快地答應:“我們過去那邊,我給你演示一遍。”

一行人隨之來到院中的空地上,興奮地圍觀兩人教學。

“拳法,我就不說了。”

吳德旺瞅了一眼院子角落,那座缺了一大塊的石灰岩假山。

想起當初方誠那非人的一拳,明智地沒有班門弄斧。

他清了清嗓子,開始正式講解:

“白鶴拳,作為南派武學的重要代表,其精髓在於模仿白鶴的身形與動態。它的掌法,其實比拳法更加獨特,也更加重要。”

說話間,吳德旺已經擺開了架勢,身形微沉,雙臂舒展,氣質陡然一變,真有幾分閒雲野鶴的飄逸。

“你看,這是‘鶴嘴掌’!”

話音未落,他五指併攏,微微彎曲,形如鶴嘴,手腕一抖,閃電般向前啄擊。

動作快而短促,帶著一股銳利的勁風,直指要害。

“這是‘擺掌’,模擬的是鶴翼扇打!”

他手臂一橫,掌心向外,以掌緣為力點,劃出一道優美的弧線,橫向削擊。

動作看似輕柔,卻蘊含著以柔克剛的巧勁。

“還有‘削掌’,發力如刀……”

“‘推掌’,藉助腰馬合一,形成穿透性的推力……”

“這些招式的核心,都在於短促發勁與弧線化力的結合,配合我們門派獨特的‘鳴聲’呼吸法,可剛可柔,變化萬千。”

吳德旺一邊講解,一邊演練。

隨著掌勢的吞吐開合,他喉間不時發出一兩聲清越的鶴鳴,與掌風呼嘯相合。

隱約竟有種鶴唳九天,聲動四野的意境。

一套掌法演示下來,身形飄逸,行雲流水,盡顯名家風範。

方誠看得目不轉睛,心中豁然開朗。

他發現,白鶴拳的這些掌法招式,與空手道的手刀、貫手在發力原理和攻擊線路上,確實有異曲同工之妙。

擺掌、削掌,幾乎就是手刀的變體;而鶴嘴掌,則與貫手的穿刺理念如出一轍。

自己之前只專注於站在原地,進行手刀的劈砍動作。

卻忽略了手指、腳步變化,乃至全身各處的協調發力。

或許,始終無法解鎖技能的原因就出在此處。

“吳師叔。”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