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深蹲訓練相比。一個主動,一個主靜。
一個需要爆發,一個貴在堅持。
按照馬建國所說的武學理論,身體好似強弓硬弩,筋就是拉弓的弦。
而扎馬步練的就是連線雙腿和腰身的“大筋”。
以方誠實際站樁中的個人體悟來說。
武學中所謂的“筋絡”,應該包括那些深層次的隱形束狀肌群,以及連線骨頭與肌肉的肌腱、韌帶組織,承擔著傳導身體力量的樞紐、脈絡作用。
尋常人大部分時候筋都是軟的,產生不了多少力道。
當開始站樁時,身體看似靜止不動,肌肉和筋骨卻一直處於或緊繃或收縮的狀態。
著重鍛鍊的部位就會因此產生一種內在的反彈張力,甚至帶動平時鍛鍊無法觸及的,深層次的筋絡組織。
而在劇烈運動時,肌群最多隻是從平常狀態開始拉伸、擴張,進行發力,很少啟用隱藏的筋骨之力。
所以練習樁功,相當於把一個彈簧從壓縮到拉伸的行程變得更長,導致反彈的力更大。
最終,爆發出的力量自然會變得更大!這也就是“敏捷”屬性為何會增漲速度尤其明顯的主要原因。
至於第二點,活絡氣血。
則主要表現在體質屬性上。
方誠在練功時能隱約感覺到腹部有一絲微弱的暖流產生。
如果配合虎豹雷音的呼吸法,嘗試用意念去引導。
這一絲微弱至極的暖流還能向四周做不規律的擴散運動。
只不過很快就像泥牛入海,轉念間便消失無蹤。
如此徒勞無功的練習方法,貌似沒有什麼作用。
但方誠每一次站完樁後,儘管雙腿和腰胯部位有些痠麻,整個人卻有種異樣的舒暢感。
就像泡在熱水裡,暖洋洋的,十分愜意舒適。
肌肉疲勞的恢復速度似乎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加快。
一個小時後。
方誠迎著陽光,雙眼微眯。
幾條技能經驗增長的提示資訊,將城市遠景隱約遮擋。
【樁功經驗+1】
【樁功經驗+1】
【樁功經驗+1】
………………
看著這次站樁總共收穫的5點經驗,方誠隨即長吁一口氣,收功站定。
此刻,太陽光芒照在遠處高樓大廈的外牆上,映出一片金色光輝。
他身上也是汗流浹背,閃閃發光。
不過時間還早。
接下來,還需要進行格鬥技能訓練。
方誠站在混凝土水箱頂部,在這片直徑2米的狹窄地方,打起空擊來。
直拳,低掃。
擺拳,掃踢假動作,瞬間變頂膝。
直拳,中掃,扣肩頂膝,雙肘砸頭。
擺拳,上步衝膝撞胸,轉身回砍……
每一招每一式皆是乾脆利落,勁力直達四肢末梢。
隨著揮拳起腿,發出清脆的骨節鳴響與破空之聲。
整個人身姿充滿堅韌與沉穩的力量感,隱隱又有種兇狠凌厲之意。
因為時間有限,方誠把空擊訓練的重點放在即將突破的泰拳上。
半小時後。
面板閃耀著比旭日初昇更加燦爛的光芒。
【恭喜,經過不懈努力,你的技能已達到專家級別】
【泰拳lv1(0/250)】
【獲得技能強化獎勵,請在兩個強化方向中做出選擇】
【強化一,3點力量屬性,3點敏捷屬性】
【強化二,技能特效“鋼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