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海道宮之外,浩渺朱炎海上。
隨著狂風驟起,漫天雷霆叱吒激盪映照無窮龍蛇遊弋。
那煌煌十萬丈巍峨的上清玄雷神煞尊相顯化天地之間,三頭六臂,九眼金芒,周遭道道雷光馳騁霹靂,滋生一片雷獄蒼茫。
伴隨著震天龍吟,百萬裡雷龍翻雲覆雨,環繞那玄雷尊相,而玄雷尊相懷中,則是擁簇著一道不到七尺的身影。
臨海道宮內,寒元望著那被百萬裡雷龍和雷尊法相簇擁的女仙。
頭戴青紫應元冠,身著雲霓玉華袍,
腰繫玄金雷螭帶,腳踏稜精琉璃靴,
眸似星穹燦雷海,額間紫光映電痕,
垂佩赤金明玉墜,青絲綰雷震卦簪。
當真是:神尊法相雷龍嘯,太乙絳英雷中仙。
蓬萊道宗,太乙洞玄絳英靈鈺真君,天璇峰峰主,靈字輩大師姐。
寒元知曉,真要論起道行來,其神通甚至比蓬萊大師兄靈微都要高一籌,這就是雷法的強橫之處。
此時被這位蓬萊雷法女仙堵在門口,寒元的神情倒是沒有多麼難看,相反甚至還有一絲輕鬆。
問元此時卻是有些焦躁:“靈鈺、孔真、虛元子、四海真君、少白冥君...”
“寒元師兄,我們眼下可如何出得去?”
寒元卻是詫異道:“為何要出去?”
問元愕然。
而寒元看向道一宮的煉日、採月,陰陽正宗的少陽、少陰以及血海道人、五水邪君等一眾盟友,神色淡然,侃侃而談:“先前靈淵自墨灣道宮破關,一路連破五座道宮,傷六位真君。”
“此番其自炎海道宮破關,又是連破四座道宮,傷四位真君...”
“再看看那天河明羨,從墨灣道宮起,到白波道宮,其打傷的真君不過堪堪四位。”
“諸位,可看出什麼來了?”
少陰真君若有所思:“那些受傷的真君,都是主動迎戰?”
寒元笑道:“不錯,我乾坤道宗在炎州北域有道宮五十三座,每一座道宮轄域之內都有著完整的護山大陣、防禦陣法乃至諸多防備手段。”
“可以說只要不離開道宮,靈淵也好,明羨也罷,想要強行破關傷人沒那麼容易,至少也能拖延個一時半刻。”
說著,寒元冷聲道:“山河道門才衝進來幾個人,急急慌慌作甚?!”
“我乾坤道宗,在炎州坐擁道宮百千,上三境仙真數不勝數,如今山河道門闖進來的加起來都不足五十之數就在這惶恐不安,那還和他們打什麼?直接認輸算了!”
聽著寒元這話,問元一肚子的話說不出來,被噎的不知道該說什麼是好。
而寒元則是繼續說道:“若是一開始靈淵扣關時延風師叔不曾魯莽出手,那靈淵頂多一路掠過各處道宮,等待他的就是全盛狀態的各路真君。”
“若向元不那麼急匆匆的前去支援,他就不會被玄一堵住,我臨海道宮保有完備的戰力,足以應對一切危機。”
“真當天河明羨衝進炎州就能攪得天下大亂?”
“諸位,莫要忘了,我乾坤道宗在炎州至少坐鎮著五尊五劫真君,更有紫應萬壽仙君親自坐鎮!”
“區區幾十個煉虛,縱使全是洞玄道果,又能如何?”
寒元的話讓問元如遭當頭棒喝,頓時清醒過來:是啊,宗門在炎州有如此多神通廣大的師叔師伯坐鎮,區區幾十個煉虛道行罷了,縱使都是各家真傳又能如何?
寒元見問元已經冷靜下來,又看向道一宮和陰陽正宗的道友:“諸位道友,暫且安座,此番鬥法諸位無需插手,只需靜觀我乾坤道宗降敵便是。”
“至於靈鈺,她想鬥法,我偏不如她意,讓她在外面待著吧。”
說著,寒元拂袖轉身走向寢宮。
煉日、採月與少陽、少陰互視一眼,少陽真君笑道:“諸位,不妨去我那坐坐如何?”
煉日與採月沒有拒絕,跟著少陽、少陰一起離開。
不過幾息,大殿內就剩下了問元一人,問元望了眼臨海道宮外的靈鈺等人,哼了一聲也轉身離去。
臨海道宮外,孔真望著毫無動靜的臨海道宮說道:“靈鈺,他們學聰明瞭,不肯輕易出來了。”
靈鈺此時神情無比冷靜:“這樣對我們來說也不是壞事。”
“我們的任務,就是攔住臨海道宮的寒元等人,他們與我們鬥法也好,縮在道宮裡不出來也罷,只要他們不離開此處,我們的任務就算成了。”
“今日這一戰,主要還是看明羨他們。”
...
正如靈鈺所言,今日之戰的關鍵,在天河道宗。
當江生從炎海道宮一路打到黍海道宮,當玄一在蘭原攔住向元等人,當靈鈺在臨海道宮堵住寒元,四面八方的注意力也就不由自主的匯聚到了炎州內陸,楓谷之地。
自明羨帶著天河道宮的一眾明字輩真傳從白波道宮消失後,伏風真君就一直在尋找明羨等人的蹤跡。
上次推演失敗後,伏風真君此次吸取教訓,正所謂獅子搏兔亦用全力,此番他決定請高人出手。
炎州北天關,座落崇山峻嶺之間,城牆連綿數百座山巒,縱橫交錯間宛如盤踞山巔的長龍,而在這重重城牆之間,懸浮著大量倒懸的峰巒。
一座座山峰被上三境那仙神偉力從大地之上拔起倒懸而不損地脈格局,座座倒懸的山峰懸於天穹之上,其上落滿殿宇樓閣。
遠遠眺望,宛如雲端仙宮連綿不絕,其瑞靄霞光透照千萬裡,輻射八方地。
伏風真君一路腳步匆匆穿越座座峰巒仙宮抵達北天關後方的一座懸峰前。
不同於其他大片大片倒懸的峰巒,這座懸峰一是正著矗立雲端之上,二是其體積極小,看起來也就是個百丈高的小山頭。
而就是這個看似百丈高的山頭內,卻藏著整個北天關最大的秘密。
伏風真君飛落山頭之上,在山林窄道間尋到一個約麼一人高的山洞入口,順著山洞入口進去約五十步,就可見遠處透照而來的光彩,再前行百五十步,視線豁然開朗。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