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君駕到

第103章 傳國玉璽

烽燧進階,器煉兵刃,是要用混合了周衍鮮血的玄鐵砂,在上面燒錄符籙,最後以血注靈,目的是用血產生聯絡,讓兵器揮舞起來更加得心應手。

也賦予兵器汲血恢復的特性。

這前面的每一步都沒有任何的問題,但是問題在於,這把古刀直接把周衍的血吸進去了。

沈滄溟叩擊了下刀身,刀聲沉悶。

周衍疑惑道:“沈叔,這算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

沈滄溟道:“符籙應該成了,試試看。”

周衍握著刀,運轉法力,刀身上微微亮起破軍符,持刀橫斬的時候,刀身前面隱隱糾纏著氣息,化作一層無形刀氣,落葉還沒有靠近,就被攪碎。

沈滄溟微頷道:“破軍烈氣符沒問題。”

“此符可以汲血恢復刀身,也可溫養兵器,平日裡催動法力,可以自發糾纏周圍的氣息,化作刃口上的無形刀氣,這也就是為何,八品玄官鎮戎刀芒極盛的原因。”

符籙沒有問題,那就算是成了。

周衍揮舞著這把刀,只是好奇為什麼沒有以血注靈。

沈滄溟道:“按照典籍來看,倒也是有兩種可能,一種,是這把刀‘看不上’兵家歷代刪選出的【破軍烈氣符】,所以符籙可以暫且留在刀身上,卻無法以血注靈。”

“第二個原因……”

沈滄溟看著這古樸的戰刀,老和尚道:

“就是這刀足夠古老了,這滴血認主的兵器,得要是幾千年前的老古董了吧,當代一般都是用血注靈符籙,順便給兵器加點法術效果才對。”

“小施主這把刀,真是是個老古董了。”

周衍沒話說。

這確實是一把老刀了。

周衍此刻揮刀的時候,兵器會自發凝聚氣刃,烽燧攻擊範圍短的弱點得到了彌補,雖然這種效果需要持續性地消耗法力,但是周衍現在身佩農神穀穗,站在這農神道場附近,法力恢復極快。

九品玄官的藍量,但是大機率有古代神性的恢復力。

一把八品器煉的古代兵器。

背後明王鎮獄,手臂上則是六品道門高功親自寫的神咒,身上披著五大道門之一,門人三千餐霞樓的道袍,綜合來看,周衍自己都不知道現在的自己算是什麼戰鬥力。

尤其如果面對業力深重的邪祟妖魔。

玄官境界不等同於廝殺的能力。

器煉耗費了足足一個時辰,現在周衍還有二十三個時辰,已經沒有時間了,當即就要前往臥佛寺中,元丹丘失去了護法神將,留在這裡,保護古槐集,保護蓮娘,慧娘和殷子川。

書生還打算去,但是被周衍止住了。

“你好好陪著蓮娘吧。”

“況且,那裡可是臥佛寺,鬼知道有沒有什麼奇怪的東西,到時候你直接被超度了,我可沒有辦法和蓮娘交代。”周衍沒好氣地反駁他。

慧娘也是這個原因,被暫時留下來了。

慧娘是生魂被以邪法留在了體內,周衍不確定這樣的存在進入臥佛寺這種地方,會不會被衝擊,若是他們兩個陪著周衍去,結果淪落到魂飛魄散,他可不能原諒自己。

殷子川看了看小屋子,還是取出佛燈遞給周衍。

“郎君,既然要去臥佛寺的話,這燈或許有用。”

周衍道:“那你……”

元丹丘道:“老夫在這裡,倒也能讓這兩位相見,小友不必擔憂。”他是餐霞樓的高功道長,六品玄官,這點通幽見鬼的法術,不是難事。

元丹丘臉上有愧疚之色,道:“老道境界不夠,若是老師紫陽真人在,當能留下一尊護法神將在這裡,然後親自陪著諸位上這臥佛寺。”

周衍道:“敢問尊師是什麼境界?”

元丹丘拱了拱手道:“吾師師傳《參同契》,得丹鼎派真傳,創內丹之修行法脈,已是煉氣化神,距離傳說中仙神之境,也不過只是半步之遙。”

周衍肅然起敬,道:“那是幾品?”

元丹丘沉默了下,斟酌了下言辭,道:“品級只是朝廷對玄官和武夫的劃分,以品劃分天下,實在是……”

“嗯,粗鄙。”

周衍尷尬。

元丹丘道:“我們道門修行,一來看重火候,二則是看重道行,似吾師便是道行高深莫測,換算朝廷的話,該是四品玄官。”

周衍現在也已經知道了修行世界的大概情況。

都說是一品泰山公,那位鎮壓四方的泰山公就是一品境界的至高,之後常世間的強者們,似乎都是在四品左右,四品到三品,便是登仙之境。

若論仙神三品的數量,是要從幾千年前開始數。

道門到朝廷劃分的六品,已是高功;佛家是六品,就是大師。

這中間三層,便是當世豪傑英俠。

只要成就玄官,九品也是軍中都尉。

只是這種九品劃分,是朝廷根據九品中正制來的,很多道門佛門是不認可的,佛門常說是功德,道家論是道行,像是周衍這個境界,那便是初入道途,道行微薄,法力低微。

沈滄溟則是法力紮實,道行堅深。

周衍問過沈滄溟最強的狀態是什麼。

沈滄溟回答他:“初入五品。”

所以周衍大概就明白了,為什麼當時候青冥坊主會和重傷的沈滄溟對峙之後,以一種交易的方式讓沈滄溟護住他離開了,否則沈滄溟會死在那裡,青冥坊主也必付出代價。

青冥坊主得了一枚泰山公的道果。

和那其他五個身影,大機率都是四品。

渴求的無論是泰山公道果,還是崑崙遺寶,不過都是為了踏破那仙神一線之隔,不過從這裡看,即便是將古往今來的諸多仙真先師們算上。

泰山公怕也是一等一。

空空和尚道:“老和尚則去找找看周圍的駐軍,臥佛寺的事情干係太大了,如果真的如農神所說的,方圓千里,百年時間內都顆粒無收,不知道要死多少無辜百姓。”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