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君駕到

第147章 意氣風發之約(三更求月票)

波濤洶湧,道人騰龍。

只是兩個字,就彷彿代表著天地偉力一般,李輔國的面色稍稍有些凝滯了,李亨性情多疑,涉及到【泰山】之力,哪怕是近臣李輔國也不會說。

雖然不說,但是卻要讓李輔國完成任務。

這樣的性情,自小就生得極醜,被母親放棄,送去當宦官的李輔國反倒是能貼心地完善,看著那蛟龍波濤洶湧,李輔國眼底的驚懼之下,也有冷意。

瞥了一眼那邊的高適。

在沒有名將率領的情況下,只是單純計程車兵精銳和玄官,是難以在水面上完成討伐水神的職責的,但是,這道人乘龍來,逼停了太上皇的船,已經算是絕對的挑釁。

這種情況下,高適,你會不會出手?

驅虎吞狼。

周衍道人,就讓我來看看,你到底是什麼想法,就以我來當做棋子,來引你入局。

他畢竟不只是單純阿諛之輩。

但是局勢的變化卻往往和陰謀之輩不同,那少年道人盤膝坐在龍首之上,目光卻絲毫沒有往這邊看,彷彿暗殺的三名梅花內衛,就像是石頭打落水面,泛起漣漪而已。

少年道人伸出手,目光看向李隆基。

“三郎,走得這樣快。”

“卻也不和貧道道個別。”

裹挾大勢,恢弘出場,卻又舉重若輕,沒有以李亨必然知道的府君身份,來去和一個小小的閹人對峙,甚至於不放在眼底。

既表露了自身的實力,卻又不會破格,比起有類忍氣吞聲的不動聲色,這樣的手段舉重若輕,已不再是最初的那個少年遊俠。

李隆基頗欣賞,於是放聲大笑,指著那在這個時候,還要在口頭上佔自己便宜的道人,道:“哈哈哈,難得你來相送,我這裡的早就準備好了。”

他抬手指了指旁邊,桌子上放著一壺酒,兩個青玉杯。

他早就推斷出了周衍的選擇和反擊。

即便是導致了安史之亂,他仍舊是勘破一切,覺得一切都在手中的,大唐神靈一般的君王;而卻偏是這樣的倨傲和從容不迫,才導致了一切的災難產生。

周衍伸出手,流風駕馭,周衍用御風的方式把一杯酒牽引到自己的手中,周圍有風化作障壁,遮掩了他們兩個人,李隆基拿起酒盞,笑罵道:“你這道士,來得倒是囂張跋扈。”

周衍道:“李輔國派了三個殺手。”

李隆基道:“你沒有當場對他出手,倒是長進了。”

周衍道:“我就一個八品境,這船上藏著不少士兵,就算是藉助敖老的手段,最後怕也是兩敗俱傷,反倒是露了怯,況且,對面兒真正的又不是這死太監。”

李隆基大笑,伸出手指著周衍指了指。

“你小子。”

“鬼精鬼精的。”

“是我那好兒子啊,你對李輔國這一枚棋子出手,就好像破了格,他是知道你是泰山府君的,但是他的性子,終究有些軟弱多疑,不確定你根基的情況下,不會大動干戈。”

“這臨走了,多少教你一教。”

“我說你不是泰山府君,是不要讓你失去自我,但是這天下局勢,你要切記切記,涉及泰山,山神,仙神品的事情,不要忘記泰山府君之格,墜了格的話,則萬物可欺。”

“非仙神的事情,則要記住,定諸心神,做你這遊俠兒該做的事情,萬事萬物,也不過只是一心而已。”

周衍看著眼前老者,倒是難得客氣一聲,道:

“受教了。”

李三郎大笑。

拈著酒盞,又道:“不過嘛,我那兒子的性子我也知道,就算是你隨著李輔國回去,他也不會把你怎麼樣,他首先是個皇帝,然後才是修行者。”

“上三品仙神之路太過於虛無縹緲,國運加持的四品,已經能夠算是當世的所向無敵,他在心底當然還會渴求突破,但是也會將你穩住。”

“大機率會在宗室女子中,選擇和你年歲相仿的。”

“然後和你聯姻。”

周衍道:“我可沒興趣娶公主之類為妻。”

李隆基深深看著他,微笑道:“算了,算啦,我李家女兒天姿國色,各個性情非凡,你這般性子的,怕是兩個人得要打起來。”

道士冷笑嘲笑:“激將法?有個卵用!”

李隆基得意洋洋:“是你未見我李家女兒。”

周衍打量著他,嘴角勾起,然後道:“你和楊貴妃若是有女兒的話,我可以勉為其難考慮一下。”

李隆基的笑容凝固。

周衍的嘴就和周衍的性子一樣,從來沒慣著他。

一老一少又對視著,如果不是外面還有李輔國這個共同的對方棋子在,怕是當場開始互毆,李隆基握著拳頭,氣呼呼道:“算了,算了,你小子往後不要後悔。”

周衍小小豎起中指,道:“後悔的話老子是狗。”

李隆基罵罵咧咧:“反正,你的身份往後多有不適的,去樓觀道,就改頭換面,做個道人,好歹以後行走天下方便些。”

李隆基頓了頓,道:

“另外,兵家法脈雖然好,但不要過於追求。”

周衍看著李隆基。

李隆基斟酌著,拈著杯盞,道:“七大法脈,每一條法脈的目標,都直指上三品的仙神之境界,但是就連餐霞樓的胡紫陽,也只是困在四品,軍神,佛門高僧皆如此。”

“當年秦皇收天下法脈典籍,融會貫通,登臨飛昇。”

“留下了七座法脈。”

“秦皇融會貫通了七座石碑才踏出那一步,單純一條法脈,如何能做到那麼所向無敵呢,況且,現在這個時代的七大法脈,都是歷代前輩,推陳出新而成。”

“這當然大有好處,讓我人族玄官的道路越發清晰。”

“但是,這也讓法脈本身摻雜了太多人自己的看法和見解,修此法脈,前面走得快,但是想要超越前人的難度也大。”

李隆基這一次是真的在指點,周衍道:“有何見教?”

李隆基道:“兩條路。”

“第一,去看看這七大法脈石碑的原典,既要學這歷代宗師整合的法脈剖析,在這之後,也要觀這原典,兩相印證,才有可能走出那一步,踏足上三品。”

“第二,尋找秦皇七大石碑之前的法脈寶物。”

周衍沉思,李隆基伸出手,寬大卻又有了許多皺紋的手掌握住,在少年道人的頭頂輕輕錘了一下,灑脫笑道:

“你不懼怕我,不被泰山府君的名號拘住,豈能夠被【秦皇】這兩個字,被那七大法脈拘束住?!”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