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一勞永逸的解決黑暗動亂,想要讓整個大宇宙欣欣向榮。
那麼光憑我們幾個人的力量是不夠的。
肉身終歸會腐朽,元神也會破敗,但精神卻能夠永存於天地之間。
永不毀滅。”
王明遠看向這一方天地。
雖然整個小世界一片破敗荒蕪,沒有多少人氣。
就連天地精氣也不算十分的濃郁。
但這一方天地也可以算得上是他的根基之一。
正在思考之間,王明遠突然感覺精神一動,是蓋九幽把開創這一方小世界的至高許可權交給了他。
王明遠可以隨意的改動這一方小世界,同時才能夠掌握小世界的出口、入口。
唯有如蓋九幽這樣的絕代人物才能夠輕鬆地做到這一點,毫不拖泥帶水。
王明遠得到了這樣的饋贈,倒也沒有道謝,思索了一會兒之後。
憑空憑藉山石土木就構建出了十二座城池。
同時還有五座漂浮在頭頂上方永不墜落的浮空城。
他們都不是用過於珍貴的材料鍛造而成,都是最普通的山石土木。
其中五座城樓之中有一座最為明亮和耀眼。
王明遠把得到的皆字秘、鬥字秘和行字秘都燒錄在其中,立起了三塊石碑。
雖然沒有不朽仙金打造城樓,但任何一個看到這樣的排面,看到這樣的場景,在心頭都會震驚。
單單是這一點底蘊就可以震動天下了,但這還不夠。
那專門存放秘術的閣樓之中,眨眼之間又有一塊石碑升騰而起。
上方簡單記述了狠人大帝的生平由王明遠記錄了一部分,同時又匯總了黑皇、蓋九幽等人瞭解的部分。
把狠人大帝崛起的過程大概的記錄了一下。
同時也把狠人大帝有四口棺材,活了四世的大概經歷也記錄了。
當然最關鍵的是石碑的背面記載了吞天魔功、不滅天功以及狠人大帝留下來的諸多最為頂尖的神功秘法。
一念花開,君臨天下,以及萬化聖訣。
這樣的石碑,落在外界足夠驚天動地。
而王明遠在石碑的最後狠人大帝的生平就是簡單的記錄了最後一句話,算是一種評價,萬古以來,才情第一。
而在這一塊石碑之後,在黑皇十分期待的目光之中。
另一塊論高低大小都與狠人大帝那一塊石碑不相上下的碑文也立了起來。
上方記錄了無始大帝的生平,這一部分主要由黑皇著墨。
當然,其中過於誇張,誇讚太多的詞都被王明遠主動刪掉了。
做到這一步就已經足夠驚人。
而在碑文的背面,同樣寫下了無始經三個大字。
不過最後石碑上方沒有完整的寫下相關的經文,只有一句簡短的話。
無始經玄妙莫測,非先天聖體道胎不得傳承,不得參悟。
若有先天聖體道胎則可於此得到傳承。
而記錄完相關的生平與經文之後,最後同樣有一句簡短的評語。
萬古以來,天賦第一,出身即成聖者。
雖然只是最為簡單,最為古樸的,由山石堆砌而成的石碑。
但看到這一幕,黑皇都不由熱血沸騰,感覺心潮澎湃。
因為這兩面石碑最關鍵的部分描寫了無始大帝和狠人大帝兩人的生平。
出生年月都有記錄,但最後卻沒有死亡的年月,而寫著仍然存活。
這一點比任何點都讓人振奮。
這兩塊石碑簡直像是兩座山峰,激勵無數的人。
即便蓋九幽和衛易,看到這兩面石碑都心潮澎湃,感覺前路有了方向。
而在這裡王明遠把一位又一位他所知道的還有黑皇、蓋九幽等人都知道的,古之大帝的生平經歷寫在這裡。
有大帝經文的,他就把大帝經文刻在那裡。
沒有的話就寫暫缺。
一面又一面的石碑林立,最後方卻是一面無門碑。
寫的卻是成仙碑。
上方只有一段簡短的話語。
一代又一代天尊古皇大帝所走出的路就是成仙路。
即便如蓋九幽這樣的人物都感覺到了一種大氣磅礴的氣息撲面而來。
以一己之力點評諸多古皇、大帝、天尊,古往今來,又有誰有這樣的資格和能耐呢?
或許唯有與世長存,永不磨滅的仙才有這個資格。
他們心中各有思索。
而如蓋九幽和衛易這樣的人物,已經明白了王明遠的思路。
即便面前的這一些石碑都只是最為簡單古樸的土石構成的碑文。
但任何一個看到這面石碑的人物都能夠感覺到白玉京的不凡。
天上白玉京真真正正的符合這一個名字,沒有任何的誇張。
見識過這樣的碑文和場景,怕是沒有任何人能夠拒絕加入其中在修行界之中修行越久越是強大的人物,越是拒絕不了這一種誘惑。
而大概做完了這一切之後,王明遠回頭望向在場眾人,向他們發出了邀請。
“不知各位可願意加入白玉京,白玉京不管各位背後的身份、背景、勢力。
加入其中只為一個最終極的目的,也就是成仙。”
“所有大帝、古皇、天尊走過的路是成仙路。
但這一個話題其實可以進一步的拓展,所有修行者為成仙嘗試走出的路都叫成仙路。”
“不知各位可有信心在成仙路上添磚加瓦,鑄造我們的不朽傳奇!”
說話的時候,王明遠立起了一塊更小一點的碑文,那碑文上描述的是在場中人共同創造出來的陰陽共濟,然後吞納本源,讓本源提前成熟,進一步成長的經文。
單單是這一部分經文,已經不遜色於大帝經文之中的秘法。
畢竟這是脫胎於吞天魔功和不滅天功。
還融合了部分太陽真經和太陽真經。
王明遠思索了一會兒,在碑文上方刻下了好幾個人的名字。
蓋九幽、衛易、王明遠以及人魔老爺子位列第一行,算是這一門功法的開創者。
參考文獻則有吞天魔功、不滅天功、真凰寶術、太陰真經,太陽真經。
“這由我們開創出來的經文,不如就立下一部古卷專門記錄。
不如叫它大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