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落難王子,打錢

第420章 新朝雅政(二)

和文化界相比,巴格尼亞的宗教界就不太平靜,也不怎麼歡迎克里斯的登基為王。

在海格蘭德這座城市中的多蘭,對此有著切身的感受。

他住所附近就有一座規模不小的農業女神教會教堂,那是前王國和前共和國時期的國教中心之一。

往日裡,這座以豐收麥穗和慈祥女神像為裝飾的石砌教堂總是香火繚繞,信徒絡繹不絕,尤其是春耕秋收時節,更是人頭攢動,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穿著精緻長袍的高階祭司和祭司們,臉上永遠帶著一種超然物外的莊嚴,享受著信徒的供奉和貴族乃至官員的禮遇。

然而,自從克里斯陛下揮師橫掃巴格尼亞,特別是他那雷霆萬鈞的“宗教改革”鐵拳砸下之後,這座教堂的景象便一日不如一日。

多蘭每天上下班都會路過這裡,他清晰地看到了變化。

昔日熙熙攘攘的教堂廣場如今常常門可羅雀。

農業女神教會的信徒數量銳減,只有一些白髮蒼蒼,觀念根深蒂固的老農婦,還堅持著每日的晨禱。

莊嚴的聖歌和祈禱聲變得稀稀拉拉,甚至有些日子寂靜得可怕。

高大的女神石像似乎也因少了香火的薰染和人氣的滋養,顯得比往日更加冰冷和孤寂。

那些曾經趾高氣揚的神職人員,如今臉上常常掛著掩飾不住的焦慮和失落。

華麗的絲綢長袍還在,可是曾經紅光滿面的高階祭司,如今身形似乎也佝僂了一些,眼神中少了神性光輝,多了幾分對柴米油鹽的世俗憂愁。

多蘭曾親眼看到一位年輕的祭司在街角,笨拙地試圖向路人兜售教會自制的劣質蠟燭,以補貼日益窘迫的經費,那副窘迫的樣子與昔日的神聖形象判若兩人。

克里斯陛下廢除了農業女神教會的免稅地位,還順便剝奪了其徵收宗教稅……什一稅的特權。

這對教會而言,無異於釜底抽薪!

失去了法定強制性的龐大財源,教會的金庫迅速乾癟。

他們再也不能像過去那樣,輕鬆地修建宏偉的教堂,舉辦奢華的宗教慶典,或者維持龐大的神職人員隊伍過著優渥的生活。

經濟上的拮据,是教堂蕭條最直接,最根本的原因。

更讓教會高層痛心疾首的是,克里斯陛下建立了世俗的審判庭體系,明確剝奪了教會對婚姻,遺產,道德案件甚至部分民事糾紛的仲裁權。

這意味著教會失去了一個極其重要的權力來源和社會影響力槓桿。

過去,人們畏懼教會的審判,依賴其神聖的裁決,如今,糾紛都去找國王的法官了,教會那替神牧羊,掌控信徒生死的權威光環,被無情地打碎了。

除此之外,多蘭從一些私下交談中得知,教會內部也並非鐵板一塊。

一部分較為務實或出身較低的祭司,開始嘗試適應新政。

他們放下身段,學習一些基礎的農業知識,試圖用更實際的幫助來吸引信徒,比如指導輪作,推薦新式農具,甚至默許信徒在供奉女神的同時,也掛上克里斯國王的畫像……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褻瀆。

然而,保守派,尤其是那些出身舊貴族,習慣了高高在上的高階教士們,則對此深惡痛絕,視之為背叛信仰和向異端暴君的妥協。

這樣的內部分歧和爭吵,進一步削弱了教會的凝聚力。

多蘭看著這一切,心中並無多少同情,反而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甚至是大快人心的。

他記得舊時代,教會是如何與腐敗的貴族和共和國權貴沆瀣一氣的。

他們利用神意為剝削和壓迫背書,用地獄來恐嚇榨取農奴最後一點口糧。

教會的財富堆積如山,而供養他們的信徒卻在貧困中掙扎。

那些高高在上的高階祭司們,何曾真正關心過田地裡揮汗如雨的農夫?

他們關心的只有自己的特權和享受。

現在好了,克里斯陛下砸下來的鐵拳,砸碎的不僅是教會腐朽的特權,更是套在巴格尼亞民眾精神上的沉重枷鎖。

不管是農業女神,還是大地母神教會,都被打壓了,陛下現在鼓勵實用的農業技術推廣,將司法權收歸國家,這一切都是在將民眾從對虛無縹緲神力的盲目依賴中解放出來,引導他們看向現實的土地,可觸控的律法和真正能帶來改變的王權與國家力量。

他想起自己家鄉希拉鎮,自從土地改革後,農夫們在自己田頭供奉的,除了傳統的大地母神的小神龕,更多是克里斯國王賜予的地契和陛下推廣的新式犁耙圖樣。

他們口中祈禱的內容,也從單純的母神保佑豐收,變成了感謝國王賜地,祈求風調雨順,不負王恩。

這才是真正的新國,新氣象!

多蘭收回目光,挺直了腰板,朝著他工作的城市管理署走去,那裡懸掛著國王的旗幟和新巴格尼亞的徽章。

教堂的衰敗在他眼中,如同那日被他掃進垃圾桶的焦糊香腸,是舊時代必然腐朽的殘渣。

而他所效忠的,由克里斯國王開創的新巴格尼亞,正如同他筆下工整的漢字和精心規劃的城市藍圖,充滿了基於理性,秩序和公平的勃勃生機。

農業女神教會的低迷,是克里斯陛下重塑巴格尼亞過程中不可避免的陣痛,也是這個國家掙脫舊神權桎梏,走向世俗與理性的鮮明標誌。

在多蘭這樣的新貴學者看來,這非但不是壞事,反而是王國走向強大與開明的必經之路。

高興的多蘭決定今天下班後,再給報社一篇投稿,讚美一下陛下的仁慈。

他步履輕快地走進城市管理署,那略顯簡陋但整潔有序的辦公小樓……聽說今年小樓會換成新建的大樓,也不知道是哪個時候。

多蘭剛在自己的規劃室坐下,攤開新城區的下水道系統圖紙,門口就響起了禮貌的敲門聲。

“艾爾顧問?”

進來的是署裡的年輕文書,手裡捧著一份蓋有王國新徽章的公文函,他的臉上帶著一絲掩飾不住的鄭重和一絲好奇。

“什麼事?”

多蘭放下自己心愛的鋼筆,抬起頭。

“剛剛從王都轉來的急件,來自新成立的王國文化與教育管理總局。”

文書將函件恭敬地放在多蘭的桌面上。

“是給您的,顧問先生。”

“文化與教育管理總局?”

多蘭心中一動。

他聽說過一些風聲,陛下在加冕後要大力整頓文化教育領域,整合之前分散的官學,出版審查,禮樂等職能,看來這個新部門已經正式掛牌了。

他拿起函件,拆開火漆封印。

紙張是質地優良的新公文紙,抬頭印著清晰的漢字和巴格尼亞文雙語標識……“巴格尼亞王國文化與教育管理總局”。

這封信的內容簡潔有力,開頭就是致海格蘭德城市管理署規劃顧問,多蘭.艾爾先生。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