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國之國

第101章 葬禮與婚禮(上)

薩拉丁說的很對,阿馬里克一世的死,讓他成為了一個英雄,而不是一個小丑。

他第一次攻打埃及的時候便是無功而返。雖然他用自己的錢財償付了所有騎士的佣金,依然會被人詬病過於輕信或者是過於膽小。而第二次他已經下定了決心,他向貴族們借款,向商人們借貸,挪用了拜占庭公主的嫁妝。

他可以說是孤注一擲,而他距離成功也只差那麼一步。如果他還活著,那麼這場遠征會成為比之前的那一戰更加難以抹除的汙點——如果說第一次遠征還可以說是缺乏經驗的話,那麼第二次遠征的失敗就可以將他徹底地釘在恥辱柱上。

但是他死了。

一個騎士在遠征中死去,就等於為自己預定了聖人的位置——那架深黑色的抬轎才離開加沙拉法,就見到了聞訊而來,成群結隊的朝聖者們,他們和那些原應在加沙拉法乘船返回故土的騎士們一路跟隨著國王的靈柩,直到亞拉薩路。

亞拉薩路的人們早已擁擠在每一條街道和巷道上,爭先恐後地要為他們的國王流淚和祈禱,並點燃了無數蠟燭和火把。

而等他正式下葬的那一天,一眼望去,你只能看見一片烏沉沉的暗色。

並不是每個人都買得起喪服,但早在聽聞這個悲傷的訊息時,就有人開始捐贈染料和黑布,窮苦的居民與朝聖者可能只有那麼一塊布,他們把它披在頭上,雙手合十,目送著六個黑衣的抬棺人將國王的棺木放在肩膀上,在修士、教士和貴族的簇擁下,緩緩向著聖墓大教堂去。

深褐色的棺木上披著兩層柩衣,分別是紫色的絲綢和金色的絲絨,金色屬於基督國王,而紫色則是來自於拜占庭公主為她的丈夫縫製的最後一件衣物。

當人們聽說,在國王的遺囑中,這兩件柩衣會被捐贈給聖墓大教堂——所有在此舉行葬禮的死者們都可以拿來一用的時候,都忍不住流下淚來。

對於他們來說,阿馬里克一世屬於那種不怎麼好,也不怎麼壞的國王,他沒有橫徵暴斂,也沒有怯懦畏戰,但這樣平淡的印象在阿馬里克一世在遠征中離世後就完全不同了。

這個時代的人們對君王的要求非常奇特,他們並不指望他有多仁慈,也不指望他有多睿智,那是因為仁慈他們可以到教士那裡去找,睿智應當被用在大臣和法官身上,而一個國王就應當率領著他的騎士馳騁在沙場上,如果他能為世俗的王冠爭奪領地,那固然是一件好事,但若是他能為天主的權柄而戰,懲戒那些可惡的異教徒,保障信徒們的安全,那才是真正的榮耀。

所以,無論是那些絡繹不絕前來為國王哀悼的騎士們,還是這些平凡的居民與朝聖者,他們的悲傷與痛苦是確確實實的,並沒有多少虛偽的成分。

“陛下會被封聖嗎?”一個朝聖者看著棺木遠去,一邊划著十字,又像是在喃喃自語,又像是在祈禱般地問道。

“應該會吧。”他的同伴回答說,雖然這次他們沒能奪取撒拉遜人的領地,但阿馬里克一世的確攻下了比勒拜斯與梅斯塔特不錯,他們驅逐了撒拉遜人,將他們的寺廟改做教堂,並在那裡做了彌撒——事實上,如果現在的亞拉薩路是個神權國家,或許阿馬里克一世早就被譽為“聖人”了,只等走完程式。

但阿馬里克一世顯然沒打算將亞拉薩路留給教會,無論是亞拉薩路的還是羅馬的。

為首的兩個抬棺人亞拉薩路的人們都認得,那是年少的王子鮑德溫——他很快就要成為新的亞拉薩路國王了,而他身邊的那個,是塞薩爾,一般的人或許並不認為這有什麼,但稍微懂得一點權力紛爭的人都不禁微微變色。

因為抬棺人一般只有兩種身份,一種是死者的好友,一種是死者的同僚,即便是一個很愛父親,又已經成年的兒子願意抬棺,都要經過一番爭執,何況從年齡上來說,鮑德溫不過才脫離孩童時期,而他身邊的同伴就更是不用說了。

雖然塞薩爾已經是伯利恆騎士了,但王子鮑德溫都尚未參與任何政事,更別說是他了。

無論是博希蒙德還是雷蒙,都認為這份殊榮實在是太過。

那時候在戰場上,無有親近的子侄可為阿馬里克一世打理儀容,鮑德溫讓塞薩爾去做還情有可原。但現在他們已經在亞拉薩路了,不管按照怎樣的傳統與律法,抬棺人中都不該有塞薩爾的位置,但鮑德溫非常堅持,而且宗主教希拉剋略,雅法女伯爵,王后也表示了支援,大臣們最後也只得讓步。

畢竟在葬禮中,最有話語權的還是死者的家屬。

為國王送行的人們幾乎全都被阻隔在了受難廣場的階梯下,希拉剋略派了上百個教士,舉著蠟燭,端著聖水從人群中走過,引領他們漸漸散開,免得如塞薩爾提醒的那樣,有人或是無意,或是有心引發混亂,進而發生如踩踏之類的可怕事故。

傑拉德的家長也找到了之前的幾個管事人,說起來有趣,這幾個管事人就是塞薩爾在聖墓大教堂做苦修的時候,為了維持秩序挺身而出的,後來有些人回去了,有些人留在了這裡,他們都有一份手藝,又因為有著塞薩爾的照看,已經成為朝聖者中工人的領頭羊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