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臺峰洞府,陰陽石池畔。
金輝玉液,各匯一線,聚於許恆囟門之上,似是結成了慶雲一朵,內裡陰陽渾旋不休。
這幅畫面彷彿靜止,直至某一時分。
似是許恆收了玄功,不再從石池引動陰陽,於是異象漸熄,直至歸寂。
如此,又過半日,許恆才徐徐吐了一口故氣,出得靜定之中,睜開雙目,不免露出些許感慨。
大道漫漫,真無止境,無論處於哪個階段,總有可以精進之處。
許恆不知他人如何作想,但這對他而言,無疑是件幸事,因為即使是細微末節處的絲許長進,於他也是妙哉快哉。
許恆一振道袍,自蒲團起,緩步行出靜室,瞧了一眼廳中晷儀,果然正是初晨時分。
許恆忽然生出一念:“看來,當是時候前去聽教了。”
真傳三選,已是兼旬以前。
這些日子,許恆拜訪過了一些同門,只是修行中人,或許真個難得相逢,不少舊識、友人都並不在山中。
除此之外,他也讀過了些道家經典,無論是新讀重溫,總有些許新的收穫。
當然,雖是給了自己幾日閒適,許恆自也不會完全忘了課業,偶爾也把一身法器、道術祭煉一番。
如此便如白駒過隙,大半月匆匆已是過了。
許恆自覺閒適夠了,也已做足準備,當是時候開始一段潛心修行的時日,頓時便已動了念頭。
不過在此之前,他還有件小事要做。
大半月前,許恆在玄黃洞中,找到了‘太虛有無玄象劍匣’。
這件法器,煉有八八六十四重地煞禁制,這已然是上上之屬,距離禁制圓滿都不遠了,竟存放在玄黃洞的第一層中,實叫許恆吃了一驚。
不過讀過符紙記載,許恆心中倒也瞭然。
原來這太虛有無玄象劍匣,消耗法力之重,便遠逾於尋常法器,一般修行之人實難承擔,當然這也只是微暇,縱使負荷再重,只要功用無疵,自然有人能夠運用。
只是它還另有一個問題,不同其餘法器。
玄黃洞中存放的法器,多是門中高人所煉,祭煉、運用之法具全,而太虛有無玄象劍匣,不僅缺了祭煉禁制之法,就連運用之法也只有寥寥三兩句的基本描述。
這才是它被存放在玄黃洞一層的根本原由——
玄黃洞之所以會是門中存放法器的重地,便是因其有著能夠溫養,甚至緩緩祭煉法器的神妙,分為三層也不是為了區分貴重與否,而是三層之間溫養、祭煉之能大有差別。
太虛有無玄象劍匣缺了祭煉之法,放到玄黃洞只是為了溫養器本,而無法祭煉、增長禁制,所以雖是上上之屬,卻沒必要放入第二層中。
當然這對許恆而言,倒是一樁驚喜。
祭煉法器,是個越來越難的過程,第一層中的其它法器或許潛力不俗,但想祭煉到這般境界,恐怕還要數十年苦功不止,自然不比太虛有無玄象劍匣來得更佳。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