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日音樂家

第17章 見證之主

“這個庇護神智的秘儀,時間有限。”“現在我們聊的是有知者本身,剛剛算是對‘隱知’的舉例解釋,現在我們來說說另一個因素:‘靈感’。”

“關於此類問題的文獻浩如煙海,但在見證之主的起源,和有知者靈感的本質問題上,它們指向了相同的邏輯核心——”

“諾阿人的‘輝光’折射論。”

聽到這時範寧心中一動。

諾阿人?諾阿語?安東老師所獲的《音流、織體與夢境》好像就是用這種語言寫成的。

“新曆前的第3史,以存在超過千年的圖倫加利亞王朝的覆滅為終結,這是一段仍有許多未解之謎的時期。再此更早的諾阿王朝,存在時間更短了,一百多年,更是籠罩在重重迷霧之中。”

“新曆很多有知者所撰寫的著作,源頭大都是第3史這兩個王朝時期的古籍,他們只是藉助自我的靈感進行轉譯和解讀,讓那些高階隱知變得稍微平易近人。”

維亞德林說著,拿出了一本破舊不堪的書籍,有貝殼狀紋路的硬質封面已經毀損了大半,散落卷曲的黃色書頁被皮夾所固定著。

“《以西結折射密續》,用諾阿語寫成,圖倫加利亞王朝早期的占星學家兼宮廷樂師‘以西結’所著,作者聲稱書中內容是自己對原著古查尼孜語的轉譯,並經過一定的縮減以適用於某神秘歌劇的唱詞。”

“當然,此類古籍在特巡廳那幫傢伙口中稱為禁書。”

範寧心中暗自思索:“所以特巡廳算教會還是學派?聽這個語氣,指引學派和特巡廳的關係好像又有合作又不完全對路,不知他們和帝國當局之間又是怎樣的關係。”

“卡洛恩,你覺得這個世界怎麼樣?”維亞德林雙手按著書封問道。

“啊?”範寧有些錯愕,他覺得這個問題是不是太大了,“您是在和我討論哲學問題嗎?”

“你的感覺或印象,系統的或零散的,平和的或偏激的。”

“好吧.”範寧開始組織語言,他第一反應下所浮現出的事物,包括典雅潔淨的大學校園,擁擠破敗的平民住房,美麗的自然原野風光,汙水橫流的城市一隅,俊男美女的青春活力,年長之人的衰頹軀體.還有複雜的世俗人性,以及同樣是人構建出的宏偉崇高的藝術殿堂。

“可能很矛盾吧,或者說,充滿很多缺憾.”於是他嘗試開口,“工業蓬勃發展,繁榮觸手可及,但愉悅是表象,苦痛是本質。生命過於短暫,藝術才是永恆。”

“利益相關:音樂專業。後面那句是我夾帶的私貨”範寧心中暗自又補充了一句。

維亞德林對此不置可否,他抬起手,新增了一次薰香,隨後說道:

“下面我念出《以西結折射密續》一書中能解讀出的部分諾阿語。”

“聚點”位於世界的最高處,世界最初的一批概念與形式從其間源源不斷地拋灑而出。祂的原相既非人格,亦非規則,無法名狀,不可理解。

“聚點”拋灑出的概念與形式,部分降臨到相對低處,化作“輝光”。

“輝光”是完整的神性,也是最初的靈感,但仍然位格過高,無法名狀,不可理解。只有“輝光”偶爾折射出的不完全的投影,我們才可用言語描述。

來自“輝光”的完整神性,就這樣塌縮成了各種各樣侷限的投影,我們永遠觀察不到完整神性的原貌,只能在隱秘的啟示中,見證神性部分的相位。

神性的第一種相位為“燭”,第二種相位為“鑰”,第三種相位為“燼”,第四種相位為“荒”,第五種相位為“繭”,第六種相位為“池”,第七種相位為“衍”。

這就有了執掌相位的見證之主。

來自“輝光”的最初靈感,分解成了帶有各相位屬性的耀質,耀質的核心凝聚成“輝塔”,外延彌散成“移湧”。

這就是有知者探索的“移湧”——世界的意志。

“移湧”不斷地向下漂流,最底端的淤泥色彩失真,凝結如殼。

這就是無知者生存的居所——世界的表象。

它們共同構成真實的世界,作為表象和意志而存在的世界。

燭影仍舊搖曳著,維亞德林合上了。

他的這段講述,字數不過三四百,但帶給範寧的深思無窮無盡。

“卡洛恩,你現在理解了‘隱知’和‘靈感’意味著什麼嗎?”

“你剛說世界充滿缺憾,正是因為它的表象沉積著汙穢不堪的淤泥。我們仗著魂靈中帶有一絲最初的神聖火花,才能成為有知者,在移湧中艱難地求索,只為看到世界更為真實的色彩。”

第一更到。3.2k。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