腓特烈目前有個問題,自己沒發現,其他人也沒有太放在心上,當做是小朋友不懂得太多東西。
他對於工業產品的精度要求過高了,沒有考慮到眼下的實際技術水平。
這一點特別體現在螺絲生產上,總是以上輩子三次工業革命後的生產水平來做標準。
而且,這傢伙忘了“多鉚蒸剛”中的“鉚”。
最後還是奧美特告訴他,這樣的螺桿精度不用太高也可以,“腓特烈鍋”才能順利初步定型。
“但是缺人啊。”奧美特有點無奈,“現在要做的東西太多,鐵匠鋪木匠鋪都缺人。”
腓特烈一想也是,於是叫來了布萊恩特問道:“現在哪裡都缺人,你知道去哪招鐵匠嗎?”
布萊恩特也是無奈,說道:“領地裡的鐵匠有一大半都來這裡了,再招人農具都沒人修了。”
“如果要多招人,只能招那些什麼都不會的年輕人。”
“但是他們來了還沒法馬上用,只能跟著我們做一些賣力氣的活,邊幹活邊學,學個兩年半才算上手。”
“現在大家都在忙,要不是奧爾巴赫老爺子和傑克遜老爺子他們年紀大了,我都想請他們回來。”
腓特烈皺起了眉頭,這年頭的工匠都是師徒傳承製,但是像布萊恩特這樣的精良鐵匠又要幹活又要帶徒弟,培養效率很低,新人得跟著師父打個至少兩年半的鐵才能獨立乾點沒有技術含量的活。
“要不這樣。”腓特烈說道,“我請你說的奧爾巴赫和傑克遜他們回來專門教導新招的年輕人,順便做些簡單的活,怎麼樣?”
布萊恩特的臉色變得有點古怪,想說什麼又不敢說,最後敷衍著說道:“新來的人力氣還不夠呢,養力氣至少得一年。”
腓特烈看出來了,問道:“有什麼事情是我不知道的?”
布萊恩特看了看四周,巴斯夫已經跑去找史萊姆了,奧美特識趣地走開,這才低聲說道:“老爺,行會那邊可能不會同意。”
在他一番解釋之後,腓特烈明白了是什麼一回事。
鐵匠行會和其他行會一樣,以職業為紐帶,奉行團結、友愛和互助精神,對該行業的工匠進行人事管理和工藝質量管理。
鐵匠行會成員是布萊恩特這樣的正式鐵匠,至少是普通鐵匠,學徒那樣的粗糙鐵匠是沒有資格入會的。
如果一個普通人想成為鐵匠,沒人推薦師父就需要先到鐵匠行會報名,由行會安排師父,如果師徒兩人事先談好的就一起去行會備案。
所有行會都有規定,1個師父最多隻能帶3到5個徒弟。
等到學徒可以出師了,需要先經過師父的申報,由行會進行考核,透過後才能正式成為鐵匠。
工作中,師父和徒弟之間還有著包工頭和打工人這一重關係,師父接到了工作就分一些給徒弟,酬勞也是如此。
韋森家族鐵匠鋪的打鐵部分實際上是一個個鐵匠包工頭組成的群體,現在由布萊恩特這個新提拔起來的包工頭當領導,每個班組的工作由他安排分包,本質上是大量手工作坊的集合,只有簡單的協作。
同時工匠師父手中有判斷徒弟是否能夠出師的權力,這背後就有了暗箱操作的空間。
腓特烈所想的招一批新人再找退休鐵匠去教學有悖於師徒傳統和經濟體制,行會那邊可能不會同意,鐵匠們恐怕也不樂意。
簡單的協作沒有改變手工作坊的勞動工具和操作方法,僅是在腓特烈的指揮下協同勞動。
要提高生產力,除了新的機器,還需要新的生產關係。
比手工作坊先進的是工場手工業,它是以手工技術和僱傭工人的分工為基礎的生產勞動,與師徒關係無關,生產組織形式已經是資本家的形狀,工場手工業是資本家的初啼,工廠的初步階段。
如果沒有即將到來的災民事件,腓特烈會開始逐步進行改革。
但現在還不行,貿然改革肯定會造成動盪,與災民到來重合說不定會出大事,目前只能換個思路來解決。
腓特烈在晚飯前回到了城堡,叫來了管家。
他問阿福:“領地裡面的行會的事情我能管嗎?”
阿福帶著疑惑回答:“老爺,凡是領地裡的事情你都可以管啊,有誰說您不能管了?”
腓特烈又問道:“如果工會不聽我的話怎麼辦?”
阿福更加疑惑了,回答道:“獵犬不聽話了當然是殺掉再換上聽話的。”
“老爺的領地又不是紐倫伯格城那樣的自由市,行會沒那麼重的分量。”
腓特烈眨了眨眼,總算是明白什麼情況了。
他經常忘記一件事,自己現在是地主階級大家庭中的一員,屬於統治階級,在領地裡是想幹嘛就幹嘛的土皇帝,哪怕恢復初夜權並改成面向男性也不是不可以。
手工業行會不過是他手中管理平民的工具而已,自己怎麼拿捏就怎麼拿捏。
腓特烈想通了這些,對阿福說道:“讓各行會的負責人明天下午來見我。”
阿福向老爺行禮,然後派人去通知各行會的話事人。第二天下午,鐵匠、木匠、石匠、裁縫、廚師、車伕、碼頭工人等行會的話事人全部來到城堡,在客廳裡站成一排,個個佝僂著腰,大氣不敢出,沒一個敢抬頭看老爺。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