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在戰錘當暗精

第930章 批次製造

有這個機率,達克烏斯承認。

用一個抽象的說法來說,現在的混沌四神,就像是在打一局遊戲,而這局遊戲已經進入了垃圾時間,或者說,是徹底的無解局。祂們不想再拖下去,開始考慮點選單、換房間,直接下一把。

不過……這個機率並不高。

比混沌四神更想開下一局的反而是大角鼠,可惜,大角鼠再怎麼想,在這個紀元,祂註定是個跳樑小醜,有心無力。祂的存在,就像是陰暗角落裡等待機會的老鼠,只能靠別人的失誤來爬上舞臺。

而開下一局,並不是隨便拍腦袋說一句我想開了,也不是按下ALT+F4那麼簡單。

如果一切都能靠暴力解決,那古聖又為何要設計出這麼龐雜精密的系統?

這必須要搞清楚,創世之心的真正功能與定位,到底是什麼。

它會緩慢吸收魔法之風,也會釋放過多的魔法之風,像某種散熱裝置一樣運作,這點從阿蘇焉聖殿和米登海姆的反應就能看出來。

它確實像引路石,但並不是引路石,並不屬於大漩渦和引路石的主系統之中。它更像是一個輔助模組,是為下一個紀元服務的專屬裝置,是一個世界胎動前的子宮,是母體。

艾查恩是怎麼利用創世之心引爆整個世界的?

達克烏斯重新梳理了一遍時間線。

露絲契亞大陸沉沒了;馬雷基斯從聖火中走出,烈焰島隨即沉沒,奧蘇安的兩個創世之心因之失衡;震旦逐步淪陷;『盜火者』泰格里斯竊取白狼聖火,關停了米登海姆的古聖裝置。

整個生態系統開始崩潰,最後,大漩渦在多重壓力下徹底堅持不下去了。

這不是巧合。

這是典型的『解鎖流程』。

創世之心就像一枚藏在深層系統裡的炸彈,必須透過一系列步驟讓它失衡,才能啟動真正的毀滅程式。在達到關鍵臨界點之前,它哪怕遭受攻擊,也只能引發區域性事故,比如烈焰島的沉沒,算是小規模震動,絕非世界級災難。

如果只是炸掉其中一個創世之心,其實還能靠重新鋪設引路石、調節能量流動的方式來修復。也就是說,哪怕遭受了毀滅性的攻擊,秩序方依舊有容錯與修復能力。

至於下個紀元的八大界域……

但一旦多個創世之心與大漩渦引路石體系連續失衡,整個系統崩塌,便再無回頭之路。

當然,這些,都是猜想。

大膽、近乎驚悚的猜想。

他知道,所有這些還需要更多證據、更多印證、更多接觸古聖之物的機會,去驗證每一個推論。

但至少,現在,他已經有了方向。

現在的他並沒有派兵的打算,哪怕他已經有了方向,也已經掌握了部分關鍵技術與座標。原因很簡單,當前的主要任務是君臨奧蘇安,是站穩腳跟,而不是鋪開戰線。他沒有足夠的兵力,更沒有餘裕去啟動規模龐大的世界級遠征。

而且目前這些創世之心的安全性本身就極高,用不著冒進。

它們要麼由蜥蜴人、精靈和人類守護;要麼,就由強大的存在——巨龍親自坐鎮。

巨龍,是的,巨龍。

如果黑暗之地的那個創世之心真的位於骸骨平原,那麼它就非常安全。因為在那裡坐鎮的,是被稱為『恐懼者』的夢魘龍——奧姆德拉,這可是連塔木爾可汗和扎爾矮人聯軍都奈何不得的存在。

也正是因為奧姆德拉的存在,從側面進一步印證了,那個創世之心就在骸骨平原下方。

很快,一行人在達克烏斯的帶領下,來到了本次探查的終點——石板所在的區域。

這裡非常空曠,沒有壁畫,沒有裝置,什麼都沒有。

只有兩組石板靜靜堆疊在那裡,彷彿等待了幾千年,就為這一刻被他們發現。

“秘法之球。”達克烏斯只是看了一眼,便做出了判斷。

“奎許版。”

說完,他笑了,嘴角帶著一種調侃又複雜的意味。

三位施法者聞言,面露驚異之色。

“與之前的秘法之球不同,奎許版秘法之球,需要八風,而不是德哈。”達克烏斯又補充道,語氣中多了一份意味深長的鄭重。

三位施法者幾乎是下意識地齊聲倒吸一口涼氣,彼此對望,眼神中既有敬畏,也有震動。

說完,達克烏斯便讓開了,微微抬手,示意他們自行研究。

這三人早已迫不及待,如飢似渴地圍了上去。

就如達克烏斯所言,石板上的內容確實與奎許版秘法之球有關,但重點並不是講怎麼造,而是類似於他曾在阿爾道夫的摺疊空間中發現的石板,講的是如何構建一個『黑箱』來批次生產秘法之球。

然而,與阿爾道夫不同的是,這裡並沒有黑箱實物存在,只有石板。

但這並不重要。

因為蜥蜴人已經掌握了黑箱的製造流程。

這意味著,只要石板內容能看懂,他們就能製造出來。

而第二組石板的內容,則相對晦澀得多。

達克烏斯花了不少時間才消化完畢,最終他得出了結論——這組石板講的是如何製作引路石。

準確來說,是講解引路石內部複雜紋路的構造技巧。

這個引路石不是他現在所在這種超大型且特殊結構的主錨型引路石,而是常規型的引路石,在奧蘇安地界上分佈廣泛,用於傳導、穩定和監控的節點引路石。

然而,這個『常規』其實並不常規。

就像火炮一樣。

把君士坦丁十一世轟飛,至今還沒如閃電般迴歸的烏爾班大炮和二戰時期的古斯塔夫列車炮——都叫炮。

排隊槍斃時代的前裝炮和現代152加榴炮——也叫炮。

但這是一碼事嗎。

而這個石板上講的內容是——如何批次製造152加榴炮的工藝。

再往下看,他腦中逐漸構建出了整套流程。

如果把這個引路石比作152加榴炮的話,那炮彈就是奎許版秘法之球,而炮體則是一整塊高純度的大型水晶體。

總結來說就是需要先準備一塊忒大的水晶,越純淨、越完整越好,尺寸要能匹配引路石的標準模組。接著,用石板上的方法將水晶進行精準切割,並在其內部雕刻密佈的魔法紋路。

隨後,在水晶體中部進行鏤空處理,留出內腔,專門用來嵌入奎許版秘法之球。

一旦裝入成功,且外部紋路與內部導線形成閉環共振迴路,再將整塊水晶放置到節點上,透過魔法注入進行啟用。

引路石就完成了。

一個前所未有、結構完整、具備可替換與升級能力的引路石!

一個能隨時更替核心的引路石!

總體流程就是先製作,然後運到節點啟用。

製造——運輸——安置——啟用,這個順序不能亂,一步都不能省。

至於舊的那些引路石?除了奧蘇安的,其他大陸的可以直接扔了,徹底報廢,不再使用。

如果之前的引路石剛好也是這一版本的構造,那就另當別論,可以拆解,運回製作地,由施法者們進行結構評估,再重新安置秘法之球,作為庫儲存備,或者在其他尚未鋪設的新節點中繼續服役。

這樣一來,體系就建立起來了:標準化製造,模組化安裝,分割槽域鋪設,統一指令操作。

現在,製造工藝有了,炮彈也有了。

至於炮身嘛……馬上也有了。

看明白了全部內容後,達克烏斯輕輕嘆了口氣,放下了石板。

這不是答案。

這是開啟題目的鑰匙。

解題,才剛剛開始。

同時也是君臨奧蘇安的結算,當然,是之一。

他沒有去繼續想象整個世界鋪滿這種引路石時,會是怎樣一幅壯觀的景象,沒有去構思那令人心潮澎湃的網路如何像星圖一樣覆蓋地表,沒有去幻想這一體系如何改變未來的能量結構,甚至沒有嘗試預測這種改造帶來多大格局上的改變。

他感覺,他有點累了。

從來到死亡島到現在,大腦始終在運轉,從未停歇。

他有點餓了,胃裡也開始抗議了。

他搖了搖頭,將略顯沉重的思緒暫時擱置。然後他讓開了位置,朝雷恩和斯普林特溫招了招手,示意他們過來。

三人圍坐成圈。

他將自己的揹包輕輕放下,動作熟練地解開繩釦,將裡面裝著食物和酒水一一取出。

熟悉的香氣立刻彌散開來,不濃烈,卻溫暖,像是一種久違的慰藉。

他一邊吃著,一邊暗暗打算。

吃點東西,把揹包清出一些空位,等離開的時候正好把石板塞進去。

誰讓他沒空間戒指之類的魔法道具呢?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