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在戰錘當暗精

第931章 經略黑暗之地?(過渡章 )

精靈?不可能派去那種地方,精靈的體質與習性根本不適合在那裡建立長期據點。

派過去只能是送死,這跟流放嶺南沒什麼區別。

但黑暗之地就完全不同了。

那裡不是雨林,不是叢林,而是廣袤的荒原與丘陵,從南部的骸骨平原開始,往北依次是呼嘯荒原、奔行荒原、狼野、詛咒荒原、扎爾平原,最後是北面的骸骨荒原。當然,零星的山地也有一些,但佔比極低,與這些荒原相比,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這恰好就適合精靈了。

荒原?

對精靈來說根本不是問題。

別忘了,引路石與塑界引擎是什麼東西,沙漠能被改造成綠洲,荒原能被改造成肥沃平原,只要不是雨林、叢林或是大規模的複雜山地,這些環境都能被輕鬆重塑,因地制宜地進行精靈化改造。

氣候問題?

也不大。

黑暗之地中部以下與奧蘇安位於同一緯度線,北部稍冷,但能有納迦羅斯冷?這個問題可以解決。

關鍵是,黑暗之地的面積,遠非奧蘇安、艾希瑞爾、埃爾辛·阿爾文可以比擬,這片大陸之遼闊,足以容納三四億精靈居住生活而不顯擁擠。

達克烏斯之前之所以沒有對黑暗之地產生過多興趣,是因為他從未踏足死亡島。

但如今不一樣了。

他親眼見證了大漩渦與引路石體系的存在和構造,而從這套體系展開規劃,黑暗之地必須被納入其中。

這片大地,不再只是食之無味的雞肋,而是體系中關鍵的樞紐點,需要鋪設引路石,需要架設塑界引擎。需要與震旦、與埃爾辛·阿爾文形成真正意義上的連線通道,不然震旦那邊的壓力太大了。

哀痛山脈的食人魔和活動在世界邊緣山脈的獸人需要解決,不然保不準出現他第一次去透鏡之城時看到的荒唐景象,或是食人魔將引路石當成美味的甜點給啃了。

至於骸骨平原上那位傳說中的『恐懼者』奧姆德拉會不會敵視精靈勢力的擴張?

達克烏斯對此毫無擔憂。

『龍母』莫達克斯瞭解一下,這位存在可是老資歷,地位極高。

達克烏斯曾與她有過一段深入的交談。

她曾在骸骨平原上舔舐傷口,蟄伏多年,主打一個燈下黑的生存策略。而她與奧姆德拉的關係,一直都非常不錯。

可以說,有奧姆德拉鎮守,骸骨平原是整個世界上最安全的地區之一,沒人能在他眼皮子底下搞出什麼么蛾子來。

而且,莫達克斯不僅僅只認識奧姆德拉,她與哀痛山脈東側的那位存在,也算得上有些舊識。不過……關係嘛,比較複雜。

兩者之間理念上的分歧極大,幾乎是兩個極端,碰面必然火藥味十足。但那是以前,現在嘛……又是另一種局面了。

也就是說,精靈其實完全沒必要對骸骨平原進行直接干涉。

不去偷取龍骨,不去復活亡靈龍,不打擾那片土地的沉寂與規則,奧姆德拉便不會主動發動攻擊。反而,精靈可以在其外圍部署防線,構建一道穩固而密集的防禦圈,像未來的艾尼爾包圍米登海姆那樣,將骸骨平原層層封鎖,成為一處不可被幹涉、不可被染指的禁地。

從戰術與戰略雙重角度來看,這種防禦部署可以有效阻止吸血鬼與死靈法師滲透其中。而骸骨平原最初的意義,也終於可以得以保留與迴歸——它不再是一塊被窺探、被打擾、被榨取的混亂之地,而是重新成為巨龍的終焉聖所,歸於本源,回到沉眠。

分佈在骸骨平原外圍的引路石,正是確保這一切能持續運作的關鍵支點。這些引路石會穩定整片區域的能量流動,使得骸骨平原的能量均衡不再紊亂,不會引發詐屍事件。

這是對引路石體系的信任,也是對巨龍之眠的尊重。

而從政治視角來看,精靈確實需要發展。

這個發展可以循序漸進,也可以迅猛推進,具體速度可根據實際局勢靈活調整。本來,達克烏斯的初步計劃是進行一種緩進式的擴張。

等君臨奧蘇安後的政治重建告一段落之後,再逐步推進奧蘇安、艾希瑞爾與阿納海姆的基礎建設,同時對奧比恩與埃爾辛·阿爾文展開小規模試探性進軍,待精靈社會整體恢復元氣,再進入大規模對外推進階段。

但現在,一切都在悄然改變。

新環境、新機遇、新格局……

一切都在倒逼精靈的腳步加快,發展節奏也許不只是提速那麼簡單,而是要開啟二擋甚至更高擋位。

因此,世界邊緣山脈必須被切開,以工程奇蹟的方式打通南國與黑暗之地的直接連線。這並非天方夜譚,而是達克烏斯吸取歷史中前車之鑑後做出的現實考量。

近一點的例子是扎爾矮人,他們原本生活在世界邊緣山脈的腹地,是普通的矮人群體,可在遷入黑暗之地之後,脫離舊有體系,自立門戶,走上了信仰邪神的道路,衍生出截然不同的一支。而遠一點的例子是安西都護府,它距長安太遠,缺乏聯絡與後勤支援,導致防守與管理最終形同虛設。

或許除了運河,在黑暗之地北緣再修建一條橫貫東西的大鐵路,連線基斯里夫、恐懼海以及利爪海。

“什麼西伯利亞鐵路。”他腦中閃過這個念頭時,嘴角翹了一下。

但確實有條件,基斯里夫的土地大多為凍土、森林和丘陵,與黑暗之地連線的地方是世界邊緣山脈的盡頭,地形較為平緩,肯定能修建貫通南北的交通大動脈。

要知道,現在生活在埃爾辛·阿爾文的人類,在部落時代正是從這片區域一路遷徙而來。當時精靈與矮人主宰著埃爾辛·阿爾文時,根本人類活動跡象,直到復仇之戰、長鬚之戰後,精靈和矮人退出舊世界,人類才遷移過來,直到後來才逐步生根發芽,最終形成今天的文明。

或許,精靈也可以效仿震旦那樣?

在黑暗之地北側稍稍再往北一些,修建一道巨大的精靈長城,將混沌廢土與東部大草原中那些無法約束的蠻族徹底隔離?一勞永逸,劃出秩序與混沌之間的明確界限,確保黑暗之地不會受到侵擾。

現在活動在黑暗之地的人類部落和混沌戰幫就是從那過來的。

塔木爾可汗:?

拋開地緣什麼的,精靈也確實需要一條鐵路,如果南國出現情況,在運河無法使用的情況下,精靈還可以透過鐵路進入黑暗之地或是在海上從黎明要塞那邊繞過去。

就在達克烏斯埋頭俺尋思,我們要不要再搞條精靈版的蘇伊士運河與西伯利亞鐵路的時候,突襲艦上突然傳來阿麗莎的呼喊。

“我看見海岸線了!”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