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蕖在樂曲上完全是個新手,即使是拿著現成的曲譜,有元師兄那樣的高手貼身指點,也得磕磕絆絆,遑論是自己現譜現奏!
沒法接下去怎麼辦?
樂感斷絕了怎麼辦?
完全不知道。
此時她的心,又期待、又恐懼,又惶恐、又興奮,喜憂交集。
可是,她只能按捺住所有的情緒波動,不能讓心境的起伏影響手底樂聲的流淌。
自己從沒譜過曲,更不懂宮商協調,可本能中自有一股表達的衝動,這衝動想要變成泠泠之音傾瀉於指尖,還要化作吟哦抒發自胸腔歌喉。
而且,奇怪的是,以前跟著元師兄學曲兒的時候,她得一邊顧著手一邊看曲譜,生怕哪裡錯了、亂了,或是不能將曲中意境表達出來。
往往是手忙腳亂後曲不成曲,零零碎碎斷斷續續,聽得幾位哥哥連兄妹情都拋下,個個捂耳遠遁,所以她於此道一向不太感興趣。
可是此刻,她面前雖無琴絃,卻下意識知道氣流波動時手指該如何、往何處點、撥、揉、搓,也不用擔心曲譜的對錯。
樂聲流淌,她第一次沉醉於心中曲、曲中意。
幼蕖無端想起來宗門慶典上來自五梅道院的奇麗樂舞氛圍,恍然周身亦置於那優美之境。
原來,尋常修道人暗自輕視的琴簫歌舞這些雜藝,也可以觸及本真道義。
指尖撥動的,是靈魂在喃喃自語,渴望冥冥中的共鳴,可若無共鳴,也足以怡然自樂。
樂聲流過耳畔,她不僅在聽,更有心中的“第三目”在凝視,那視角小至小我,大至宇宙,想把喜歡的、悲傷的、有生以來的見聞與感觸都囊括進來。
她想借樂聲誇耀故鄉河山的紋理和斑斕,美不勝收,有細膩平常,也有宏偉壯麗。淡淡的鄉愁縈繞心間、指尖,美麗又傷感。
她想傾訴對親人的思念,父母、姑姑、師父和哥哥們,日日夜夜浸透骨髓的緬懷,堵在心裡無法宣洩,此刻卻能緩緩從容流出,那些音容笑貌刺痛著她,也慰藉著她。
她想分享那些曾灑在身上的陽光、收在眼底的海藍。少清山聽潮亭下海浪拍岸起伏、空氣裡鹽味兒鹹腥,細膩的沙子在指間淌下,就像很多物事,握得越緊,流走越快……
她想感謝那些來自自然的饋贈,滋養著她的身心,也帶來過失望與焦慮。天地之間的萬物自有規律,或恆久、或善變,並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看似冷酷,卻公平無私。
好多無名的湧動急於噴薄而出,心深處似乎都在顫抖,手法笨拙而稚嫩,可心境卻是衝動而激情。
她開啟自己的五感,讓身體內的感知洪流浩浩湯湯奔出去,也讓來自宇宙的衝擊洗刷著身心。
這是頭一回,用身體而非頭腦去體會這種衝擊。
又痛苦又享受,每一個當下,都是生命的反應,她體會到本真的美與奧義。
……
一曲走罷,她才意識到自己神盡力竭,汗透重衣,手足痠軟,連抬一抬手指的力氣都沒有了。臉頰也溼溼的,那倒不是汗水,而是她不知不覺中已經淚流滿面。
可是剛剛那個過程裡,竟然是不知道悲喜與疲累的。
不是她在奏樂,而是她被樂聲“吸”了進去!
起初的焦慮、自我懷疑都消失了,指尖彷彿接收到了冥冥中的命令,每個彈撥動作都那麼自然,根本無需刻意思考下一步該怎麼做。
忘記了時間流逝,也忘記了自我評價。
此刻的她,很累,也很滿足,甚至感覺到一種幸福。
緩過一口氣後,她才悚然驚醒,連汗帶嚇,全身都凉浸浸的,才意識到自己是在全然陌生的環境裡陷入忘我之境。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