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看,再等等吧,或許單位明年有希望呢?”
安敏每次看完房,都這樣安慰梁毅,也安慰自己。
安敏眼神裡總有一絲失落。
她只是想給孩子們一個更舒適、更合理的成長空間。
就在他們為換房的事情暗暗發愁,在想著要怎麼合理拿出來空間裡的東西時。
一封厚厚的掛號信從南方寄到了家。
信封裡沒有信紙,只有一張匯款單。
匯款金額欄上填寫的數字,讓見慣了圖紙上各種資料的梁毅都怔了好一會兒。
那幾乎是他們上次收到分紅數額的三倍還多。
匯款人簡短附言只有一行字:“建國紅梅祝好,新廠投產順利,份內之資,勿推辭。”
梁毅拿著匯款單,第一時間找到了安敏。
安敏看到那個數字,也驚呆了,手捂著嘴:“這……這麼多?建國他們……”
“看來他們是真的做大了,新廠都投產了。”
梁毅的聲音裡帶著感慨和為他們高興的喜悅。
“這真是……雪中送炭啊!”
這筆突如其來的、豐厚的分紅,瞬間掃清了籠罩在他們心頭的經濟陰霾。
之前看中的那套三室一廳的房子,似乎不再那麼遙不可及。
而且有了這些錢,他們可以將空間裡的金子,玉石,一點點的變現。
安敏的眼眶有些溼潤,不僅是因為錢,更是因為這份跨越山海的、沉甸甸的信任與情誼。
“當初……當初真是沒看錯人。”
梁毅握住她的手,臉上是久違的輕鬆笑容。
“這下,咱們去看房,底氣可就足多了,這個週末,就去把上次看中的那套定下來?孩子們要是知道能有自己的房間了,不知道得多高興。”
有了張建國和李紅梅寄來的那筆及時雨般的分紅,安敏和梁毅換房的事情變得異常順利。
他們很快定下了一套位置、戶型、採光都相當不錯的三室一廳。
雖然花掉了大部分積蓄和那筆分紅,但看著思安和守業歡呼著跑進屬於自己的小房間,兩人覺得一切都值了。
新家安頓得差不多時,梁毅和安敏特意請了相熟的同事和鄰居來溫鍋。
王大姐一家帶了不少東西來,安德烈也拿了俄國的特產,室主任特意從家裡拿來了臘肉給他們。
一大家子喜氣洋洋的坐在一起說著話。
本是一件高興事,卻沒想到埋下了隱患。
新房子寬敞明亮,傢俱雖不奢華但也嶄新齊整。
尤其是孩子們終於有了獨立空間,這讓一些心眼小、愛嚼舌根的人看了,心裡很不是滋味。
梁毅一個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安敏一個翻譯,雖說都是體面工作,可工資收入大家都是明面兒上的,哪來這麼多錢換這麼好的房?
不久,一些陰惻惻的流言就像初春的寒風一樣,悄無聲息地在研究所和大院裡颳了起來。
“聽說了嗎?老梁家那新房子,來路不正……”
“可不是,他一個搞研究的,哪來那麼多錢?指定是拿了不該拿的。”
“是不是把所裡的什麼研究成果偷偷賣出去了?”
“我看像!要不怎麼偏偏是他家先搬出筒子樓,現在又換大三居?”
這些流言傳得有鼻子有眼,甚至有人聯想到梁毅之前出身,是不是有什麼特殊門路搞灰色收入。
人們總是傾向於相信他們願意相信的,尤其是關於別人突然過上好日子的猜測,往往帶著惡意的揣測。
風言風語最終傳到了所領導耳朵裡。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