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認知到了這一事實,才有相應合適的交易策略可執行。
現在的市場生態,早就不是純炒概念的時代了。
我感覺經過這一年的連續股災,還有持續的行情演繹,市場已經進化了,現在單炒概念,已經炒不動了。
如果我們不改變過去的觀點,不認知進化的話。
還抱著以前的那種思路進行炒股。
我感覺後續怕是很難在市場中,真正賺到什麼錢了。
就拿‘利訊精密’這支股票來說,我之所以判斷這支票,會成為智慧手機產業鏈這條線的中軍龍頭。
就是因為這支股票,未來的業績導向預期強烈。
這時一支跟蘋果繫結特別緊密,且業務擴張能力很強的企業。
從這家企業的很多產業佈局,業務佈局來看,這支股票儘管目前的市值已經大幾百億了,但是其成長空間,依然還是很大的。
這也是場內的大量機構資金群體,紛紛願意抱團這支股票的原因。
當然了,在場內機構主力資金群體持續的抱團承接下,能在今天的盤面走勢之中,直接被搶到漲停板上,屬實還是有些出乎我的意料之外的。
不過不管這支股票,今日的走勢是否漲停。
其實都不能改變這支股票後續的市場走勢。
根據我的預測,這支股票後續大機率還會繼續大幅上漲,而且我感覺智慧手機產業鏈這條線,似乎確實是到了基本面逐漸改善,行業繼續增長的時間節點上了。
之前的全球智慧手機市場,其實是一個春秋爭霸的格局。
但現在,隨著市場越來越成熟,隨著越來越多的玩家退出這個市場,我感覺這個市場會來源趨於成熟和穩定,相應的代工核心龍頭的業務量,也會越來越大,越來越穩定,感覺‘利訊精密’這支票,完全有從成長股,向藍籌股轉變的趨勢。
當然了,歐非科技和歌爾聲學這兩支股票也不差,都是蘋果產業鏈的核心龍頭股票。
基本上來說,只要利訊精密這支股票的走勢不差。
那麼,這兩支股票就大機率會上漲跟風的。
且這種跟風的緊密性,比大基建主線領域之中,隨東方雨虹這支股票異動的那幾支股票,跟風關聯性還會更強一些。”
“老廖說得有道理。”李金石說道,“現在的市場生態,跟以前相比,確實明顯有所不同了,現在市場的各路短線資金群體炒作,似乎也是越來越偏向於被機構資金群體青睞的一些中小盤股票了,而非是概念邏輯比較性感的股票,感覺這種生態的轉變,應該是從‘華逸資本’這家機構,在年初大舉增倉市場的一眾核心權重主線,大規模的增倉白酒、白電板塊,還有後續引導大基建這條線所導致的吧?
本來之前很多主力機構資金群體,也是會做短線博弈的。
畢竟,為了業績表現嘛。
可現在,當市場概念炒作玩不轉以後,大家發現,只要選對方向,選對基本面反轉的行業,像‘華逸資本’這家機構一樣,進行大規模持倉後的長期鎖倉,也能獲得爆炸的業績體現,自然就越發地對炒作短線不感興趣了。
這也導致了場內做短線炒作博弈的資金群體,越來越少了。
現如今的市場上,短線資金群體的整體量能,以及相應流動性,應該是持續減少的吧?反而是做長線的資金群體,在持續增多。
這也是更靠概念炒作的影視傳媒、網際網路軟體、網際網路應用這些新興產業鏈主線板塊的相應個股,走勢如此之弱,始終難以形成向上突破的持續趨勢走勢的根本原因,也是市場的一眾權重主線,如白酒、白電、醫藥、消費、電力、金融、石油化工板塊,不管市場指數漲跌,其表現都要明顯強於指數的一大原因。
我感覺這種形態轉變,以及生態轉變,繼續持續下去。
越來越多的場內投資者明白過來這一點之後。
市場的各大主線走勢,分化效應,恐怕會越來越明顯,沒有實質業績支撐的概念股票,在這個市場上的生存空間,恐怕也會越來越小啊。”
陳貴雲聽見李金石這話,不由微笑地道:“聽你們這麼一說,市場生態結構,開始普遍偏向於中長線,場內的中長期投資資金越來越多,純概念個股沒有未來的話,這不是市場成熟的一種表現嗎?
我感覺一直做市場短線博弈,其實還真挺累的。
如果能靠著中長期投資,就能夠收穫相對可觀的利潤,那的確沒有必要天天進行短線博弈嘛。
而且,如果市場生態逐漸轉變之後。
也就是認同這種投資理念的散戶投資者群體越來越多,那麼感覺這種投資模式,也就能夠形成了啊。
畢竟,股價的上漲,是建立在大家的預期上的。
只要這種理念得到了大家的認同,那麼也就是預期形成了,自然市場就會朝著預期形成的方向,進行不斷發展,並不斷加強了。”
“老陳,你這也太樂觀了吧?”李金石說道,“我擔心的是這種生態一直延續下去,往往會引起過猶不及的狀況,也就是說市場的鐘擺效應,大機率會朝著另一個極端進行發展,到時候……恐怕會複製美股五十年前漂亮50的走勢情況啊!”
陳貴雲接過話說道:“那基本不可能吧?我國的市場生態,跟美股相比,還是完全不同的,而且當年的漂亮50行情走勢,也算是一輪波瀾壯闊的牛市了,如果咱們國內市場也能走出這麼一波行情走勢的話,掐準趨勢和時間節點,也不算是什麼壞事啊,畢竟咱們說白了也不是機構,就算認知到了這種市場生態的轉變問題,那也是趨勢投資者,不是所謂的基本面投資者,既然市場的趨勢這麼發展,那我們自然就跟隨趨勢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