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過了多久,韓雲身上的三昧真火漸漸變小,重新歸復于丹田之中。
三昧真火在丹田中靜靜燃燒,內丹在火焰的淬鍊下愈發晶瑩剔透,散發出淡淡的金光。
旋即,韓雲又將乾坤大挪移修成。
紫霞之炁與九陽之炁也在這真火的調和下完美融合,再無衝突之意,最後宛若日月狀的雲炁,將內丹環抱。
最後,他緩緩睜開眼眸,長舒了一口氣,遂感嘆道:“當真是機緣巧妙!”
韓雲將手掌稍稍一翻,舉在眼前,只見自掌心中出現一道無形無質的虛無之炎,正是那三昧真火,其不斷灼燒,火焰周圍給人一種扭曲之感。
都說天下文學一大抄,在佛家中,三昧又名三摩提,乃定、正受之意。
息慮凝心,心定於一處而不動,調心之暴,直心之曲,定心之散,正心之行動,使合於法之依處,得三昧者,持諸功德也,離諸邪亂也。
得道門三昧,有清淨身;得佛法三昧,有菩提心。
但不管是哪一個,都可以歸結於對自身性功的持正、改善。
佛本是道。
或許也可以這樣理解,無論是道門還是佛門,萬法歸根,都可以歸結於“道”之中,這個道,是老子所說,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的那個道。
是天地間萬事萬物執行的規律法則!得道者,自然可以順從改逆這些道,而顯露種種不可思議之玄機事,或使枯木逢春,或夏日飛雪,或驅雷掣電,或點化成靈……
世上萬般道則,韓雲現如今也只不過是初窺門徑,掌握了“力”這條道罷了。
而丹法,亦可謂是諸代先賢神聖對於“道”不斷總結歸真,所探索出來的一條通天大道。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後輩習丹法者,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非真丹、真道也!
見道時,方知“道”之浩渺,心愈嚮往之,思之,求之,貪之,沉迷不可自拔,故而有了那朝聞道,夕死可矣的說法。
道在螻蟻,道在稊稗,道在瓦甓,道在屎溺。
在萬般法門、百家技藝之中。
韓雲會心一笑,喃喃道:“我只是個以術窺道,對術感興趣的求道者,或者說得道者而已。”
攀上一座高峰,見崇山峻嶺,萬仞峰雲。
求道,不過是一場上山、下山、再上山的路途罷了。
聚他人智慧法門,換我一人成道身,如此而已。
——————
一人之下世界。
自直隸往東南而行,過河間,便是獅城。
既來獅城,那這鐵獅子自然要看。
通高五點三米,通長六點一米,身軀寬三點一七米,傳言最初鑄造時更是重達四十噸,只不過因為多年的風化和鐵鏽剝落,現在只剩下三十來噸了。
鐵獅面南尾北,昂首挺胸,怒睜雙目,巨口大張,四肢叉開,彷彿正疾走乍停,又好似闊步前進。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