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雄兵入桂西》
古泥一戰破吳周,
西南王氣黯然收。
霸王空有千鈞力,
軍國大事靠籌謀。
方躍五嶺觀風景,
復入桂西舞吳鉤。
行路艱難非山水,
人情反覆鬼神愁。
此詩是大衛國蓮花大可汗離開古泥關前往桂西時所作,他想繞道桂西攻佔普安州,切斷貴州與雲南的聯絡,將吳三桂及其殘兵敗將一骨腦兒盡數殲滅於貴州。詩的前兩句表達了對古泥關一戰後吳周覆滅已成定局的自信;三四句講打仗光靠武勇不成,關鍵要有謀略;五六句感慨自己剛率大軍躍過五嶺征戰,如今又要到桂西舞刀弄槍;最後兩句耐人尋味,廣西的道路不好走,可他擔心的卻不是行軍中的爬山涉水,而是難以捉摸的人心。人心這東西,反覆無常,最是讓人發愁!
什麼人的心思能讓一代天驕發愁?後世史家一致認為,大可汗在進軍桂西的路上一直在考慮解決以泗城岑氏和思明黃氏為首的廣西土司勢力。莫看他們只是些土官,可卻世世代代統治自己的領地,有的家族已歷七八百年,是不折不扣的地頭蛇。廣西狼兵享譽天下,雖說土兵裝備不如正規戰兵,卻出了名的兇悍不畏死,何況岑氏和黃氏這樣有實力的大家族,麾下土兵的裝備未見得比正規戰兵差多少。而且,人家實行的亭目制度隨時可以將領地內的百姓全部徵發入伍,數量眾多,密密麻麻,如汪洋大海一般。最可畏的是,當地百姓只知有土司老爺,不知有大可汗,如果不和他們搞好關係,恐怕寸步難行!
令蘇勒坦發愁的的確是這些土司。天無二日,國無二君,一代天驕怎能允許自己親手建立的大衛國有割據勢力存在?尤其是岑氏和黃氏這樣威震一方的大土司,權力越大,對皇權的威脅便越大。所以,非剷除不可。不過,岑氏和黃氏明面上已經歸順大衛國,無緣無故便將他們改土歸流,容易令西南土司人人自危,並不利於當前的統一大業。如何妥善處理,當真是個難題!
大軍由古泥關出發前,他喚來衛軍元老、一等吐魯番公西日莫,笑嘻嘻地問道:“卿昔年任徵南大將軍統兵南下,熟悉西南情狀。此番大軍入桂西,如何省時省力,試為朕言之”。
“奴才以為廣西、貴州、雲南山巒起伏,糧草輜重轉運不便。宜藉助江河之力將糧草輜重灌於船上,馬步軍輕裝而行。請大汗率軍順湘江、入融江、轉龍江至河池州,再翻越鳳凰山,沿紅水河經東蘭州、南丹州至泗城北部,然後由紅水河進入南盤江水道過安隆司,直奔普安州。如此可以省卻不少時間”,西日莫想了想回答。
“嗯,卿想的和朕差不多,只是朕聽聞泗城岑氏乃廣西諸土官之首,想去他們的州城古勘洞安撫一番,進入東蘭州後,大軍不妨走陸路往西,過古勘洞後再折向南盤江攻入普安州”,蘇勒坦含笑說道。
“大汗統領萬方,乃是天下之主,何必繞道去見那些土酋?彼輩反覆無常,最是不可信任,奴才以為撫之無益還耽誤時間”,西日莫吃過泗城岑氏背信棄義的虧,對廣西的土司沒有好感,聞言斷然反對。
“朕意已決,卿不必多言”,夙來從善如流的大可汗這一次卻斷然拒絕,又含笑說道:“卿熟悉西南地形,可領兵五萬為先鋒!”
“是!奴才定不辱命!”聽說讓自己做先鋒,西日莫大喜,不再糾纏安撫土酋之事,興高采烈地離去。
“西日莫此前任徵南大將軍率軍南下時與泗城岑氏和思明黃氏等土司的軍隊交戰過,彼此間有些嫌隙。陛下若想安撫泗城岑氏,最好換個人做先鋒,否則臣擔心岑氏心會不安,影響安撫成效”,聽說大可汗命西日莫為先鋒,戶部尚書胡璉器趕忙入大帳相勸。
一向視胡璉器為自己的智囊、言聽計從的大可汗這一次卻如同吃錯了藥般,堅決反對換人,“西日莫熟悉西南地形,再沒有比他更適合的人選。卿不必多言”。
見大可汗心意已決,無奈之下,胡璉器只好來尋大學士劉好古,“閣老,陛下想安撫桂西,可吐魯番公(指西日莫)任徵南大將軍時與桂西諸土酋血戰過,結有仇隙,若以吐魯番公為先鋒,恐怕安撫不成反成仇讎。吾苦勸陛下不聽,還請閣老出面相勸”。
劉好古聽罷沉思片刻,忽然悠悠笑道:“聖心如淵,非你我臣子所能揣測,還是順其自然為好!”
聽此言,胡璉器若有所思。
-----------------
二十一萬大軍行進,旌旗蔽日、浩浩蕩蕩,挾排山倒海之勢穿行在廣西的山道上,沿途的百姓見此聲威大多畏懼避讓,偶有膽大的也只敢遠遠觀望。這一路由古泥關出發,經湘江水道、轉融江水道至柳城,復轉龍江水道離開柳州府至慶遠府治宜山。
柳州府經過多次改土歸流,境內已無大土司勢力,只在遷江屯田千戶所一帶有黃氏、韋氏等家族,乃是太平黃氏和慶遠韋氏的分支,官職低微、實力弱小,大可汗壓根懶得理會,只在快至宜山時,向知府崔俊發出聖諭,要其準備迎接事宜;同時下令慶遠府境內的較大土司,如東蘭韋氏、南丹莫氏、那地羅氏、忻城莫氏、永定韋氏、永順鄧氏、永安彭氏等至宜山接受安撫。
此時慶遠諸土司,除了南丹土知州莫士英、忻城土知縣莫謹聽從泗城岑氏號令外,其他如那地土知州羅德忠、永定長官使韋世興、永順長官使鄧天柱、永安長官使彭廷乾等皆奉東蘭土知州韋兆羆為主,知府崔俊真正能掌握的地區僅有河池一州和宜山、思恩、天河、荔波四縣。接到聖旨,崔知府不敢怠慢,立即命河池知州劉安國、思恩縣知縣鮑復相、天河縣知縣黃愕、荔坡縣知縣傅鴻業各帶人員錢糧來宜山準備迎駕事宜,又派人給東蘭土知州韋兆羆、南丹土知州莫士英送信,皇帝陛下要召見他們,這可是天大的榮耀,讓他們趕緊帶著依附韋氏、莫氏的土官們來宜山見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