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禮儀是對強者施的,對弱者,只需要施加威勢即可。你記住,輝特人忠於我們,是因為我們實力強大,而不是因為我們說了幾句好話”。
“是,額祈葛”。
鄂木布岱青和碩奇躬身告退,達萊臺什對他寄予厚望,除了蒙藏兩種文字,還給他請了漢學老師,因而氣質儒雅、彬彬有禮。雖然覺得父親的話有理,卻依然客氣地接待了諾木達萊。
“您遠來辛苦,額祈葛令我替他招待於您。請先紮營歇息,稍後會給您送五百隻羊過來”,送羊招待是鄂木布岱青和碩奇的私人主意,漢人不是常說要以德服人嘛,人家大老遠來會盟,作為東道主的自己,也該有所表示才對。
此舉頓時讓諾木達萊對他有了好感,大臺吉的四兒子比大臺吉本人謙和呀,大家都說這位將是未來執杜爾伯特疆繩的天命之子,自己可得和他搞好關係!微笑著問道:“多謝臺吉體恤,不知我什麼時候才能見到大臺吉?”
鄂木布岱青和碩奇也微微一笑,笑得很純樸,露出一口雪白的牙,“還有幾位臺吉沒到,等他們到了便可以會盟,到時候您就可見到額祈葛了”。
“如此,便有勞臺吉領我等紮營”。
到了人家的地頭,便得聽人家安排。諾木達萊乖乖聽從安排,一邊紮營歇息,一邊偷偷派人打探訊息。
確實有幾位臺吉未到,確切地說是四位,不是普通的臺吉,而是有資格擁有兀魯思的大臺吉。
一位是準噶爾部楚琥爾烏巴什,他是準噶爾部琿臺吉哈喇忽喇的第三子,一向和達萊臺什“親密無間”,帶了五千騎兵參加會盟。聽說他來了,達萊臺什很重視,不是重視他,是重視他背後的準噶爾部,親自出大帳相迎,然後大擺宴席、美酒佳餚款待。
聽到這訊息,諾木達萊雖然氣憤,卻敢怒而不敢言。沒有實力,便沒有地位,在強者為尊的蒙古人中間,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自己千辛萬苦帶著一千兒郎來幫杜爾伯特人撐場面,結果人家的大臺吉連面都懶得一見,自己還不敢發火,還得低眉順眼地陪著笑臉。這便是這個弱肉強食年代的規則,小部落,無尊嚴。
很快,又來了一位“親密無間的朋友”、和碩特部的昆都侖烏巴什。昆都侖烏巴什是衛拉特盟主、和碩特拜巴噶斯汗的弟弟,因為與兄長關係不好,率部眾遊牧在靠近哈薩克的庫克烏蘇地區。不僅實力雄厚,還藩衛著杜爾伯特人的西部邊疆,自然也成了達萊臺什的拉攏物件。他也帶來了五千騎兵。聽說他來了,達萊臺什開心地仰天長嘯,親自出大帳相迎,歡迎的規格與準噶爾部楚琥爾烏巴什一模一樣。
訊息傳來,諾木達萊只是哼哼了幾聲,為人附庸,再不爽又能如何?又過了數日,土爾扈特部的琿臺吉和鄂爾勒克、卓裡克圖臺吉聯袂而至,他倆帶來了一萬五千騎兵。
和鄂爾勒克是執土爾扈特部疆繩的琿臺吉,在部落中德高望重。此人在歷史上大大有名,因為和準噶爾人、杜爾伯特人鬧翻了,便率著部眾遷移到了伏爾加河流域,在那裡建立起了土爾扈特汗國。後來,他的六世孫渥巴錫又率領部眾突破沙俄的重重堵截東歸,上演了一幕感天動地的東歸英雄傳。當然,這些只是後話。此時的和鄂爾勒克剛帶著部眾遷到額爾齊斯河上游不過十餘年,和準噶爾人、杜爾伯特人的關係也十分和睦,一點去伏爾加河牧羊的意思都沒有。
卓裡克圖臺吉則是土爾扈特部另一位擁有兀魯思的大臺吉。
聽說他倆來了,這一次達萊臺什接待的規格更高,不僅出了大帳,還親自出營門數里相迎。與和鄂爾勒克手挽著手,互稱“安答(結拜兄弟)”,推杯換盞,喝得好不熱鬧。
天可憐見,達萊臺什如此熱情,可不是因為土爾扈特部的始祖王罕(翁罕)做過鐵木真生父也速該的安答,是蒙古有名的大部落,實力雄厚;而是識英雄、重英雄,與和鄂爾勒克惺惺相惜而已。
和鄂爾勒克的確是大英雄,他是繼達萊臺什之後毅然率部眾西遷的第二位衛拉特大臺吉,來到額爾齊斯河上游後,與杜爾伯特人齊心協力、共同對抗俄國人。他派遣使者去俄國人的塔拉城,要求沿卡麥什洛夫河和伊施姆河遊牧,並要求到培拉貿易,同時義正言辭地拒絕了俄方要他宣誓效忠沙皇的要求。
在達萊臺什的眼中,這位是值得敬佩的“親密戰友”,因而出營數里相迎。
訊息再一次傳到諾木達萊耳中,他已經沒有了怒氣,或者說已經習慣了這種蔑視。啥話也不說,默默地啃著烤羊肉,等待著會盟的那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