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婷,24歲。
田寶生的女兒,也就是姜寧的表姐。
今年剛從胡州大學畢業。
學的就是畜牧專業。
論文也是專攻養殖的方向。
聽姨媽說。
表姐是不放心舅舅,舅媽在家養老,拒絕了留校保送研究生的機會。
回到家要和父母待一起。
關於表姐戀家這事。
姜寧上輩子就略有耳聞。
但她一直都不知道,原來表姐學的還是家禽飼養。
那這麼說的話…
“沒錯,那個飼養基地是我主導弄的,村裡也支援了。”
田婷換了一身乾淨的外套後,坐在田文昊的身旁,聊到這事,非常爽快的應了下來。
“和我們說說吧。”
說實話,姜寧雖然做炸雞生意,但一直對這養殖這塊不太瞭解。
這邊的田婷,一聽自己這兩個表弟表妹居然對養殖場感興趣。
整個人身子都坐直了。
然後滔滔不絕的開始把自己養殖場的規模,配置,以及正在飼養的種類說了出來。
說到一些關鍵處,怕姜寧和田文昊理解不了,田婷連手上比劃都出來了。
聽了好一會。
姜寧才對這個養殖場有了一個初步概念。
首先是面積。
這點村裡給了很大的方便。
直接就劃出了村外的兩畝地給她。
同時還讓匠人弄了一個大棚。
只不過由於建築能力不到位,大棚時常發生雞跑出來的事情。
這無關大雅。
就當給附近村民的福利。
其次是養殖場裡養的雞,基本都是最常見的三黃雞。
數量目前還不多,第一批成年雞隻有2500只左右。
算上雞苗和未成年的,一共加起來也不超過8000。
姜寧估算了一下。
以車站店為例,一天客流大概一千左右,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雞翅套餐,大概三百上下。
籠統計算,每個顧客只購買一對雞翅,那每天消耗的雞翅也就三百對。
眾所周知。
正常雞的翅膀只有一對。
所以一個車站店的雞就需要屠宰三百隻。
大學店那邊的少一點,那也要一兩百隻。
合起來的話。
姜寧的兩家店一天就要消耗五百隻雞。
這麼算的話,就算把表姐養殖場裡的雞都殺了,也就只夠幾天的。
這還是不算那些病死雞和畸形雞。
當然,養雞場要是真的運作起來。
每隔幾天會有一批出欄的雞。
可這樣似乎還是有點不夠用啊.姜寧小小的皺了皺眉頭。
不過。
表姐後來也說了。
這只是暫時的規模。
等到養殖場穩定下來,她完全有信心把規模給擴張十倍以上。
爭取把養雞做成整個村子的支柱產業。
看著表姐雄心壯志的模樣,姜寧敏銳的抓住了她話語中的關鍵點。
“表姐,你的養殖場現在有什麼問題嗎?”
提到這個。
田婷整個人都喪了下來。
“沒銷路。”
“最早的一批都已經過了出欄的時間了,可本來定好過來收的人,臨時變了卦。”
變卦?
還能有這套路?
田文昊忍不住的問了一句。
“沒簽合同,交定金嗎?”
看著表姐欲言又止的模樣,姜寧和田文昊都懂了什麼。
敢情表姐就是個典型的技術型人才。
說到技術,誇誇而談。
但對於經商類的套路基本是一竅不通。
這時。
身後過來送水果的舅母,一邊把剝著橘子,一邊嘆氣道:
“當初為了支援婷婷的養殖場,我們往裡面砸了小一萬。”
“現在雞都出欄了,結果鬧了這一出。”
“還好村裡答應幫我們想辦法了。”
村裡想辦法?姜寧不覺得村裡那幾個糟老頭子能有什麼辦法。
無非就是請人送到菜市場,或者讓周邊村子一起買而已。
方法雖然行得通,但侷限太大。
而且回本時間太長,難以維持一個養殖場的正常運營。
不過,面對舅母和表姐的樂觀,姜寧不好說什麼。
只能和田文昊打了個眼色,然後後者出聲問道:“表姐,方便帶我們去養殖場看看嗎?”
“現在?”田婷回頭看了眼把橘子遞給自己的母親。
“等祭完祖吧。”
也對。
回來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祭祖。
姜寧倒還好,嚴格說起來,還是外姓。
表哥田文昊就不一樣了。
田家唯一的獨苗苗。
祭祖這事,少了誰也不能少了他。
為此在來的路上,姜寧不止一次的和這表哥打趣。
什麼田氏唯一的後人。
田家太子爺等等。
惹的田翠蘭一陣責罵。
半小時後。
家裡一群人便向著祖廟走去。
說是祖廟,其實就是一間比土地廟大不了多少的小房子。
一六七的高度,三四米的長寬。
開啟小門,兩三平米見方,除了擺放的牌位和貢品的小桌子以外,也就夠一個人磕頭跪拜的。
上輩子的姜寧是沒機會進去磕頭的。
原因她是外姓,而且是男孩,放在村裡屬於可以自己獨立出來一個姓氏的那種。可這輩子她雖然還是外姓,但卻是個女孩。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