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幽冥築玉京

第189章 重構幽冥輪迴道

隨著南明真人將火行劍種納入體內,一道難言的微妙感受,自陸無咎心中滋生。

這種感覺酷似仙籙,卻又迥然相異,端是曼妙無比,難以言喻。

他知道,這是因為樣本太少的緣故。

不過,即便如此,還是足以印證南明真人之言確實是真的,至少大部分是真的。

“他能夠擾動貧道劍種,豈不是說,同樣也能擾動貧道凝聚的劍種?”

陸無咎忍不住發問,南明真人頷首:“理論上是這樣,不過,只要火行劍道修行人數夠多,問題便迎刃而解。”

“那他能感應到貧道的劍種嗎?”

“當然,既然能擾動,那自然也就能感應得到。不過,這有距離限制,他的修為越高、劍種蘊含的火神道意越多,感應的距離便越強。”

陸無咎頷首,南明真人的總結,與他對仙籙的感應如出一轍。

事實上,隨著仙庭的成立,大量仙籙的封授,九道之地可以說到處都是仙庭的仙官仙吏。

但陸無咎能夠清晰感受到的範圍僅止於三道之地。

再遠的話,精確度就會大大下降,不過,辨別個大概方向,還是能做到的。

這也是他費了半天勁,才找到南明真人的根本原因。

“這般道友還敢容納火行劍種,看來是有遮蔽之法啊?”

南明真人聞言心中嘆了一口氣,腹誹不已,本尊到底洩露了多少秘密?陸無咎這小子看起來很懂傳道者啊?

還是說僅僅是因為足夠聰慧?

“異道相遮,天機晦冥。多修幾道且足夠強大,便可遮掩天機,甚至擦肩而過而不自知。”

“當真?”

陸無咎一臉質疑之色,容納他仙籙的人,大多也修了其他道啊,他怎麼一樣能夠感應得到?南明真人笑了笑,體內法力流轉間,陸無咎眉頭登時挑起。

卻是再也感應不到南明真人體內的火行劍種。

哪怕他強行驅使自身劍種勾連子劍種,還是感應不到,彷彿徹底消失了一般。

他幾乎想也不想,神念如龍,衝出體內,肆無忌憚的湧入南明真人體內,卻見南明真人奇經八脈之中,皆被一種木屬性元炁充塞,幾乎感覺不到半點火行元炁的氣息。

待神念掠過丹田,便見恍如水窪的丹田裡,火行劍種深藏其中,被各色道意環繞。

目睹這一幕的陸無咎,頓時恍然大悟——原來這就是異道相遮。

他不動聲色的探查了一下南明真人肉身,這才如潮水般退去。

這般霸道行為令南明真人臉色難看,卻也無可奈何,只能打碎牙齒和血嚥下。

隨後陸無咎又追問諸多傳道者細節。

不得不說,南明真人不愧是南明本尊的一縷執念,南明本尊知道的東西,他亦是知道,不敢言知彼知己,但至少也讓陸無咎不再兩眼一抹黑。

可惜,南明真人並不配合,看似有問必答,實則是問一句答一句,鮮少主動回答。

若非陸無咎本身就在陰差陽錯間摸索到傳道者的門檻,知道幾分傳道者特性,藉此逼問出種種細節,否則還是會出現“熾煌之軀”事件。

眼下,即便經過反覆詢問,陸無咎依舊敢肯定南明真人必然還有所隱瞞。

待將傳道者隱秘問了個七七八八,陸無咎這才將話題轉到南明本尊身上:“道友與他既是同出一身,想來對他亦是頗為了解,你說,他現在會出現在哪裡?”

南明真人沒有立即回答,反而沉吟良久才道:“殘魂乍醒,第一件事,必然是解決肉身問題,順便再傳播火神道,無論是為了播種收割,還是傳播勢力,因此多半躲在某個不起眼的角落。”

“道友接下來有何打算?”

“本尊眼下恐怕已然身不由己,道友有何安排,直言便是。”

陸無咎露出“算你識趣”表情:“貧道天師府玄黃院正缺主事一位,道友就暫任此職好了!”

南明真人心中一沉,去了仙庭,那可就更加身不由己了,再想搞小動作可就難了。

滿心哀嘆中,他還是欣然領命。

此間事了,陸無咎隨即將南明真人帶入仙庭,待安排好職位之後,這才隱於酆都羅山修行密室之中。

傳道者秘聞,令他大開眼界之餘,也第一次審視起他模仿正一派所創造的陰籙,也就是現在的仙籙。

說實話,他自始至終都不認為仙籙是道。

它看起來更像是一種許可權。

一種使用人皮書的許可權。

不過,話又說回來,他所修之道,從某種角度來說,不也正是天地的一種許可權?因此仙籙其實也算是道,獨屬於人皮書的道。

那麼如何將仙籙發展為道?陸無咎陷入了沉思,南明真人三番五次暗示他發展火行劍道,然而他越這麼說,陸無咎越不會做。

前科累累之人,不值得信任。

他也不敢信任。

畢竟南明本尊並沒有他所言的“擾動”劍種,而是具有一半控制權。

發展火行劍道,豈不是在給南明本尊遞刀子?思來想去,也唯有人皮書中的仙籙值得信任。

然而仙籙的“品秩”乃是他的劃分,根本對應不了天地之道的境界,既然如此該如何解決?已經修得五甲道行的陸無咎,在抽絲剝繭中,很快意識到關鍵所在:一般來說,無論什麼道,都會有對應的“能量”。

這種能量,必然是天地能量的一種。

那麼陰籙的能量是什麼?陸無咎喚出陰籙一番感悟便有所明悟。

既是迥異於外道的能量,自然是構成人皮書的本質力量。

它孕育乃至承載了鬼門關、斷魂崖、陰氣、乃至九霄之上的罡風,乃是一道糅雜諸多力量的元炁。

“此道既然命名為幽冥輪迴道,那就稱它為幽冥之炁。”

陸無咎心中一動,改造起陰籙,使其能夠孕育幽冥之炁。

但很快他就放棄了。

因為幽冥之炁很特殊,它是由人皮書汲取殘魂剩魄、吞吐天地陰晦之炁,乃至沾染眾多仙官仙吏氣息而成,根本不是一個符籙就能轉化而出。

既然無法轉化,那就改為汲取人皮書。

但長此以往,人皮書再雄厚,也扛不住無數弟子吞吐。

如此一來只有等價交換。

南陽真人說過,道就是一種工具,一種執天之行的工具,既然如此,他只需要保證,修行此道者擁有足夠的力量,就足夠了。

至於這力量,是什麼形態?又由什麼構成?意義並不大。

話說這也不正是“三千大道”的由來?

有了工具思維的陸無咎,失了三分敬畏,一邊思考著,一邊修改著,當道籙成型之後,又開始做減法,使其更加精簡。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