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錦衣衛臨時工,咋成權臣了

第212章 胡宗憲支招:取孝舍忠

儒家講究忠孝。

危急關頭忠孝難兩全時,優先忠還是優先孝,一向是個很難取捨的哲學命題。

有道德君子認為:舍孝而盡忠,才是真正的大義君子。

也有離經叛道者認為:一個人如果連親爹的性命都能不管不顧,那他已經喪失了作為人的本性。

連人性都沒了,還談什麼盡忠?不做亂臣賊子就算好的了。

這個艱難的問題如今擺在了林十三的面前。

羅龍文喝了一口酒:“十三吶。我跟你說句掏心窩子的話。什麼都是假的,只有親爹親孃是真的。”

“你若連你爹都不能保全。那你枉為人!”

“朝堂爭鬥,此消彼長,有來有回。這次你交出方悠山,敗給我,下次可以再想法子贏我。”

“你爹若是沒了。,可就是真沒了。到時候你即便權勢熏天又如何?子欲養而親不在。”

林十三想要反駁,可卻不知如何反駁。

之前他還下定決心,要堅持大義,與喪心病狂的奸黨對抗到底。

可如今父親被對手綁架,他一時陷入了矛盾之中。

羅龍文道:“你善於玩鴿。我問你,極品藍點子信鴿,自南京向京師飛鴿傳書,四個鴿站,多久能到?”

林十三脫口而出:“三日。”

羅龍文道:“我身邊沒帶一個手下。你儘可以把我抓走。但我要告訴你,四天之後,若京師沒收到我寫的密語鴿信,你爹會人頭不保。”

“也就是說,你若將我抓了,關押到明日日落前。密語信不發出,你爹會死。”

“你若不抓我。明日日落前不把方悠山和那幾十個振武營的武官交給我。密語信我照樣不會發出,你爹照樣死。”

“是為皇上盡忠,還是為你爹盡孝。你自己掂量著辦。”

林十三沉默不言。

與此同時,秦淮河岸邊。

扮作小販的孫越對張伯說:“師父他怎麼發不吹響哨?咱們這麼多人,衝上去把羅龍文抓了,再來一套錦衣衛的大刑,逼他招供,差事不就了結了嘛?”

張伯嘆了聲:“唉,事情若有這麼簡單就好了。所以說啊,你只能當十三的徒弟,做不了他師父。”

李高道:“有我姐夫給師父撐腰,他怕什麼?嚴嵩再大還大得過儲君?”

花船之上。

林十三道:“二哥。咱們是一個頭磕在地上的義兄弟,雞血喝多了一起在桃花林裡竄過稀的。”

“我爹就是你爹。你難道要殺你爹?”

“噗嗤”羅龍文笑出了聲:“虧你還記得咱們是義兄弟。義兄弟還背後捅刀子?”

林十三正色道:“不是我給義兄弟捅刀子。而是你們給抗倭大業捅刀子。”

羅龍文道:“罷了。你忙,我也忙。你要抓我就趁現在。若沒事,咱們各回各家。你儘快考慮是要親爹還是要盡忠。”

“期限在明日傍晚。朝堂暗戰,一向如此殘酷。”

林十三沒有打響哨,而是目視著羅龍文吩咐四名小廝划槳,將花船划到岸邊。又目視著他踏上舢板下了船,消失在秦淮河的夜幕中。

岸邊的孫越看到羅龍文急眼了:“羅龍文,我去抓了他!”

張伯卻一把按住孫越的肩膀:“你師父還沒發話呢。不要輕舉妄動。”

孫越急得直拍大腿:“他都要上馬了!再不抓就來不及了!”

張伯瞪了他一眼:“再說一遍,不要輕舉妄動!”

林十三也緩緩走下花船。

一瞬間,他的腦中生出一個惡毒的想法:既然嚴黨可以派人抓我爹。我為何不派人去一趟徽州,抓了羅龍文他爹?以羅龍文他爹威脅,讓他發出飛鴿傳書救我爹的命。

片刻後林十三打消了這個念頭。徽州離南京太遠,根本趕不及。

林十三失魂落魄的走到了張伯他們面前:“讓咱們的袍澤和兵馬司的人都撤了吧。回鎮監府去再做打算。”

兩刻之後,眾人回到鎮監府。

楊金水迎了上來,問:“怎麼樣了?人抓了嘛?”

林十三微微搖頭。

楊金水道:“沒出我所料。生你者父母。天下又有幾個人下得了這個狠心?”

“有個人在客廳等你許久了。”

林十三問:“誰?”

楊金水答:“胡宗憲。”

林十三驚訝:“胡部堂來杭州了?”

他趕忙來到了客廳之中。胡宗憲端坐在椅子上喝著茶。

許久未見,胡宗憲又蒼老了許多。不到五十歲的人,看著卻像是個花甲老人。

胡宗憲道:“十三,久違了。”

林十三不知為何,見到胡宗憲膝蓋一軟,“噗通”就給他跪了下去。

林十三跪地拱手道:“胡部堂,今夜我對不起你,也對不起戚部、俞部的將士。”

胡宗憲連忙攙扶林十三:“快起來。事情我已知道了個大概。你有苦衷。”

林十三問:“胡部堂您怎麼來南京了?”

胡宗憲道:“趙貞吉不是要告老還鄉了嘛。我來找他的副堂商議以後應天軍糧供應浙江的事。”

“另外則是為了.你先坐。”

林十三坐定。楊金水道:“你們聊。小的們,隨我下去。”

胡宗憲卻道:“讓小公公們下去。楊公公還是留下吧。”

胡宗憲打算跟林十三密談,留下楊金水是為了將這場密談毫無保留的告知京師的嘉靖帝。

在南京,楊金水代表著宮裡。

楊金水心領神會,坐到一旁一言不發,靜聽著二人談話。

胡宗憲問:“小閣老、羅龍文他們抓了你爹對吧?”

林十三敏銳的發覺,胡宗憲只說“小閣老、羅龍文他們”,卻沒說“閣老”二字。

他連忙問:“抓我爹的事不是閣老授意的?”

胡宗憲嘆了聲:“唉。不光此事不是閣老授意的。甚至連振武營兵變都是他下面的人自作主張。”

“閣老都八十一歲了,這兩年愈發蒼老。他難啊,既要顧好朝廷方方面面的事,又要應付政敵,還要絞盡腦汁伺候好皇上。他哪裡還有精力管束下面的人?”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