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羅龍文憤然離去。張伯走了進來,問:“撕破臉了?”林十三頷首:“嗯,撕破臉了。”
“這些年,我做事時總想兩頭糊弄,三面討好。”
“可是,正如當年沈煉公對我所言,這世上黑就是黑,白就是白。總要分清楚黑白的。”
“我若放走方悠山,讓羅龍文把他滅了口。那振武營兵變的真相將永不見天日。”
“到那時,抗倭大業將因這場兵變前功盡棄。”
“之前所有為抗倭而死的勇士,都將永不瞑目。”
張伯道:“你這樣做,會成為嚴黨、徐黨雙方的眼中釘,肉中刺。你已決定了要做撼樹的蚍蜉?”
林十三用《孟子》中的一句話回答張伯:“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
一個人只要反躬自省,確定自己無愧於真理和良知,即便面對千萬人的阻撓,也要勇往直前。
當日下晌,大長幹街上塵土飛揚。隆隆的馬蹄聲、腳步聲響徹這條古街。
魏國公徐鵬舉威風凜凜,騎在那匹西域寶馬上。他的身後跟著整整三千名營兵,還有三百南京兵部親兵,四百南京刑部差役。
南京兵部尚書、刑部尚書坐著官轎,轎伕一路小跑緊隨徐鵬舉。
三四千人用了兩刻,將大長幹街包圍的水洩不通。
在林宅大門前,徐鵬舉氣勢洶洶的下了馬。兵部尚書、刑部尚書鐵青著臉跟了進來。
羅龍文跟在這老三位身後,亦進了四合院。
林十三走到院中:“哎呦,國公爺和二位部堂怎麼來了?真是稀客啊。你們來此真讓寒舍蓬蓽生輝。”
徐鵬舉怒道:“不要油嘴滑舌!我是南京錦衣衛的指揮使,你身為千戶見到我難道不知跪拜嘛?”
兵變發生當夜,徐鵬舉的表現是個標準的草包懦夫。
如今叛亂平定,叛兵被軟禁於駐地等候發落,徐鵬舉立馬支稜了起來。
林十三才不在乎磕頭下跪。
他納頭便拜:“屬下林十三,恭迎國公爺!祝剛剛平定叛亂的南京守備、中軍都督、南京錦衣衛指揮使、魏國公長命百歲,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松。”
林十三的話陰陽怪氣,明顯是在暗諷徐鵬舉在兵變時的熊包樣。
徐鵬舉道:“別在這兒賣弄口舌。我問你,戶部司藏員外郎方悠山是被你綁架了嘛?交出來!”
林十三看了一眼徐鵬舉,又看了一眼他身後的羅龍文。
林十三心中暗道:看來是羅龍文說服了徐鵬舉和南京夏官、秋官。來我這兒名正言順的搶人。
徐鵬舉怒道:“怎麼不說話了?別告訴我,你不知方悠山身在何處!老子這趟帶了三四千人來。足夠把大長幹街翻個底朝天!”
羅龍文在一旁道:“國公爺,我早派人盯死了大長幹街。方悠山被綁入大長幹街後,就再未見他出來過。”
林十三沒有否認:“方悠山是在我手裡。他是煽動兵變的重犯,我需要審問他,查出幕後黑手。”
徐鵬舉罵道:“你有什麼權力審問他?振武營兵變關你何事?你是我的屬下,我何時下過命令,讓你插手兵變之事?”
林十三道:“我身為錦衣千戶,披錦衣,佩繡春,久沐皇恩。捉鬼魅除奸邪是我的本職。”
徐鵬舉道:“那好!從今天起你就不是錦衣千戶了。京師錦衣衛千戶任免需報皇上首肯。南京錦衣衛千戶任免只需指揮使決斷!”
“來啊,扒去林十三的飛魚服,奪去他的繡春刀。押入守備衙門聽參!”
“一半兒營兵協同兵部親兵、刑部差役,立即守住大長幹街外圍。另一半兒營兵進入大長幹街,挨家搜查。”
“凡有抵抗搜查者,一律殺無赦!”
此言一出,轟隆隆,林十三帶來南京的三十幾名袍澤從四合院的四房湧出,護到了林十三的面前。
孫越喊道:“國公爺,你若要動我們十三爺,別怪弟兄們銃子無情!”
“嘩啦啦”護在林十三身邊的袍澤們抬起了三十幾杆鳥銃,每一支鳥銃的火繩都已點燃。
徐鵬舉下意識的向後蹦了一步。二十名營兵盾牌手立馬護在了他的身前。
這些盾牌都是實木包鐵盾,足夠抵禦鳥銃。
徐鵬舉怒道:“反了反了。全反了!不光振武營兵變,林十三及屬下也兵變了!”
“拿鳥銃對著頂頭上司,不是兵變是什麼?”
“來啊,趕緊護著我離開此地。我一離開,即行清剿叛兵!給我血洗大長幹街!”
一眾營兵高聲道:“是!”
徐鵬舉的營兵人多勢眾。若他們並肩上,林十三和三十幾個袍澤頃刻間就會被剁成肉泥。
就在此時,院外傳來一個尖細的聲音:“吆喝!誰敢啊?”
南京鎮守太監楊金水大步走了進來。
楊金水之前去了鳳陽跟病入膏肓的唐順之談事。很奇怪,兵變發生後他沒有第一時間回南京。
此刻卻恰到好處的出現了。
徐鵬舉見到楊金水,喊道:“楊公公,你可回來了!你沒在這段時日,振武營兵變了,林十三這一夥兒也兵變了。”
楊金水卻道:“你們強行封鎖大長幹街,搶奪欽犯,林十三身為欽差,帶人看守欽犯,與你們對峙。何談兵變一說?”
徐鵬舉皺眉:“林十三什麼時候成了欽差?”
楊金水展開一張聖旨:“上諭!”
眾人齊刷刷跪倒。
楊金水喊道:“林十三上前接旨!”
林十三跪著挪動到楊金水面前:“臣,林十三接旨。”
楊金水道:“有旨意,命南京錦衣衛千戶林十三為欽差,徹查振武營兵變一事,務必使兵變原因大白於天下。欽此!”
有了聖旨,就等於有了皇帝的撐腰。
林十三跪地叩首:“臣領旨謝恩。”
楊金水道:“林老弟,這一回你又重任在肩了!”
轉頭他又對徐鵬舉道:“國公爺。既已有聖旨,你還不趕緊帶著你的兵離開大長幹街?”
“你若一意孤行,強搶案犯方悠山,那你也算兵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