鬥羅之我有一本無名法

第103章 塵心領悟太極真意

這太極之道完全不拘泥於特定的力量體系或環境,在不同的時空和規則下,皆能綻放出獨屬於自己耀眼的光輝。這太極劍所承載的,不僅僅只是一套劍法或拳法,更是一種對世界執行規則的深刻觀察。

這也是它在不同世界都能適用,且佔據頂流地位的依憑。

太極,絕非是普通的武學理念,它深深的紮根於天地自然法則之中,宛如一顆參天大樹,其根系與大自然的每一處土地緊密相連。

就像水,看似柔弱,卻能水滴石穿,又如風,無形無質,卻能摧枯拉朽。

將這種順應自然,效法天地的理念,融入到劍法之中,使得這套太極劍不僅僅是一種攻擊的手段,更是一種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體現。

與之相比,原著之中,唐三帶來的暗器與玄天功等唐門絕技,在顧寒的眼中,著實是拿不上臺面來。

所謂暗器,多依賴於精巧的機關和出其不意的攻擊,雖然能在戰鬥中取得一時之效,但從本質上來說,這不過是一種暗箭傷人的陰損手段。

更多的側重於技巧和突襲,缺乏對武學本質的深度挖掘和對自然法則的領悟。

而玄天功,雖然也可以算是一門獨特的功法,但與太極所蘊含的大道理念相比,就顯得尤為狹隘了。

在顧寒看來,太極所代表的,是一種對武學更高層次的追求,一種對天地萬物規則的深刻理解和運用,其意境之深遠,絕非唐三的暗器和玄天功所能企及的。

或許這也是武林世界之中,唐門多為二流,頂多在蜀中有一席之地,卻永遠無法和少林、武當,這些對人心對自然有著深刻感悟的大派相比的重要原因。

雖然顧寒因為一些影視和小說的原因,對於少林這個大派並不感冒,但這卻不能否認少林在武學界的頂流地位。

庭院中,陽光悠悠流轉,天色也逐漸進入黃昏時分。

塵心依舊沉浸於對太極要義的深度感悟之中,周身的魂力也早已隨著感悟的愈發深刻,而平靜下來。

顧寒和比比東師姐弟二人並肩坐在樓閣下的石臺之上,二人的目光一直都時不時的會轉向塵心所在。

同時,二人將精神力展開,將周圍的一切風吹草動都盡收眼底。

在這靜謐的庭院之中,師姐弟二人一直默默的守護著塵心,等待對方從深度的劍道領悟中歸來。

雖然說此地乃是塵心的雅居,鮮有人至,可此時關乎著對方劍道突破的緊要關頭,哪怕那所謂的狗血劇情發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他們也絲毫不敢懈怠。

就在此時,塵心雙眸陡然睜開,眼中精光大盛,彷彿兩道實質化的利刃,將周圍的空氣都切割的微微震盪起來。

緊接著,便見他矯健的站起身來,在起身的瞬間,七殺劍瞬間出現在他的手中。

那劍身之上,閃爍著寒光,彷彿凝聚著無盡的殺意與鋒芒。

但旋即,他的氣勢就變了,變得自然,變得柔和起來,整個人看起來不再鋒芒畢露,但讓人一眼看去又不敢令人忽視。

隨後,塵心動了。

他的劍法猶如一場變化莫測的舞蹈,時快時慢,時柔時剛。

快時,劍招如疾風驟雨,迅猛無匹,劍光閃爍間,劍氣呼嘯,彷彿要將周圍的一切都捲入這凌厲的劍網之中。

慢時,卻又如潺潺溪流,緩緩流淌,每一個動作都舒緩而優雅,蘊含著無盡的道與理。

柔時,如春風拂柳,輕盈柔韌,看似綿軟無力,卻暗藏諸多兇險。

剛猛之時,劍勢如同一座巍峨的高山轟然坍塌,恐怖的海嘯撲面而來,那股強大的衝擊力,讓人望而生畏。

仔細看去,在這奇妙的太極劍法之中,還隱隱透露著七殺劍法的影子。

那七殺劍法中獨有的凌厲與霸道,在太極真意的調和之下,不再顯得那麼鋒芒畢露,而是與太極的柔和婉轉相互交融,剛柔並濟。

每一劍,都彷彿蘊含著兩種截然不同的劍意相互交織,碰撞,卻又能在瞬間達成一種完美的平衡,體會出了塵心那令人驚歎的劍道境界。

顧寒和比比東二人在一旁看得認真,被塵心所展現出來的這套蘊含著太極真意和七殺真意的劍法所深深的吸引。

雖然在無名法的幫助和推演下,顧寒也做到了將自身學到的所有劍法和對劍道的感悟都融入到了太極之中。

但此刻塵心卻是完全靠著自己的積累完成了這一蛻變,這不得不讓顧寒對塵心在劍道的造詣之上充滿了欽佩與讚歎。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