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走偏鋒的大明

第881章 撤退

阿剌知院目光微閃,大怒道:“可汗還在大都,這裡哪來的大汗?”

阿剌知院當機立斷,立即轉身抽出桌上的刀,直接朝伯顏帖木兒殺去……

傍晚,斥候回稟,瓦剌大營隱見奇異火光,又有嘈雜聲,似乎發生了內鬥。

于謙一聽,微訝:“挑撥離間這麼好用?”

陳懷摸了摸自己的脖子,沙啞地道:“那我明天還去喊嗎?”

于謙看了他一眼,派出大量的斥候繼續去探:“你還是準備一下伏擊吧。”

正統十年九月二十六日夜,瓦剌大營兵變,瓦剌大將阿剌知院帶其部落士兵殺出大營,也先派出八千兵追擊。

大營正混亂時,于謙命陳懷、朱冕等人衝營,瓦剌軍營大亂,也先決定撤兵。

一路向東,決定與中路兵馬匯合。

楊洪亦傳來捷報,中路瓦剌大軍亦被擊敗,已經後撤。

在於謙的授意下,朱祁鈺當即命楊洪清掃所有滯留的瓦剌軍,不可深追。

雖然很想殺了也先,甚至想一路殺到瓦剌的大本營,但他們此時做不到。

大明的騎兵遠比不上瓦剌,他們的軍隊更適合守城。

火銃還算輕便,但在這次反擊戰中立下大功的火炮,重量太重,不好移動。

火器陣可以成功一次,卻很難成功第二次。

于謙深知這一點。

而且,自皇帝遇難的訊息傳開後,福建的叛亂越發迅猛,西南邊陲各勢力和各國也趁機而起,王驥完全被拖住,他們必須得立刻回京,奉郕王登基,以安天下。

所以,他們不能追。

只是收復防線,重新制定防務。

後者,朝臣們只能給出建議,真正落地要看當地守將。

郭登戰死,倒算是一件好事,郕王沒有因他隱瞞軍情而去追究他的家人,但也無賞,只是這樣一來,大同總兵的位置空了下來。

郕王苦惱,不知道叫誰來接手比較好。

朝臣們都提議陳懷,于謙也覺得陳懷合適。

郕王下意識地看向潘筠。

潘筠抬起眼眸輕飄飄地看了他一眼,郕王便壓下此事待議,等人都退下後就問她:“國師,陳懷有何不妥嗎?”

“先帝身邊的武將,英國公不提,武德兼備的,唯樊忠、王驥而已,本來井源也可一用,但他是駙馬都尉,”潘筠道:“我記得陳懷留鎮四川時,曾不止一次被彈劾侵奪屯田,驕縱不法,還因此降職。”

要是被御史彈劾其他的,或許還有一辯之地,但一個武將要是被彈劾侵奪屯田,那御史一定是有了確實的證據才會彈劾。

還因此被降職,說明事實如此,而且以陳懷的爵位和官職,只怕侵奪的屯田還不少。

潘筠道:“我們大明的騎兵是比不上瓦剌,但永樂皇帝在時,我們能掃平漠南漠北,怎麼才二十餘年,我們卻落敗至此,幾乎抽盡全國之兵才險贏?”

她沉聲道:“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親征失敗,責任不止在於王振和先帝。”

這是說,大明的軍隊早就有問題了。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