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人格而言,無論王侯將相,無論良賤百姓,當生而平等也!”“人格之尊卑,當視其德行。”
李明滿臉懇切說道:“如今我開學辦校,不為其他,就是為了尊重人格平等,讓每個人都擁有受教育的權力!”
看著亂了套的現場,李明卻嘴角上翹。
小樣,我還治不了你們,當我白上起點看小說了,怎麼造反我還不知道?翻開歷史分類一查,這小說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一頁上都寫著‘穿越必備金手指’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裡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造反’!這一番言論就像是一個深水炸彈,完全的超越了古代人的眼界思想,卻也被李明用一種符合當下價值觀,思想觀的方式闡述出來,似乎,也不是那麼難以接受。
若是生來格無貴賤,只有地位高低,那麼便是平頭百姓,只要德才兼備,也比那帝王將相更為尊貴!李明深知這番話背後還隱藏著什麼。
但是並不打算挑明,雖然當下世道崩壞,但是如果這番話由自己嘴裡說出來,那可很容易成為眾矢之的,至少,目前這樣就足夠了。
後世史稱今日之議為大同之儀,為天下大同之始,對後世的影響持續發酵了數百年,而那位馬春賀卻也因為這番發問當真名留青史。
更為後世提供了一個成語故事,馬春問史,形容一個人目光短淺,只看到眼前的景象,有時也指對自己不自信。
春去秋來,光陰似箭,轉眼已是一年之後。
那一日的議事流傳出去,造成的影響暫且不談,義務教育卻是終於初見成效。
在那天李明堪稱驚世駭俗的一番言論之後,吸引了不少人前來報名,現如今也招收了幾百人,反倒是老師的人選很是讓李明頭疼,沒想到就在自己發言完後,文至先居然毫不避諱,當場表示要報名參加。
隨後李明對其進行了一番測試,發覺這小子還真他孃的是個人才。
不僅對於平常學習的諸如名教經典熟得很,對於數學算數,律法知識也瞭解很多,最為關鍵的是這小子並不迂腐,相反思想很靈活。
李明當即決定任命他為教導主任,另調了幾位帳房先生協助,再加上李明自己親力親為,才算是勉強把這個攤子維持住。
義務教育主要培育的就是吏員,也即是基層政務工作人員,所以並不傳授那些名教思想的書籍,只是教授以算術、法律以及讀書寫字的基本能力。
而且處理基層工作要求也不是那麼高,識得千字,加減算數不算錯就行,所以高強度的學習下,甚至不需要一年就能夠畢業。
挑選的時候也有講究,基本上以大字不識的農民乞丐之中挑選,別說世家,就是寒門弟子也少有入選。
畢竟這樣才算是白紙一張,從零培養,越是學識深厚,三觀越是穩固,有道是殺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與其勞心費力的把那些人化為己用,說不得還有反噬的可能,倒不如就從頭開始教,至少教完了完全就是自己的形狀。
這樣培育出來的自己人,逐漸替換掉原本的那些執政系統裡面的人,形成天然的利益對立面,到時候也許會激起舊勢力的瘋狂反撲,但是他們已經註定要被時代所拋棄。
李明堅信,有著科學發展觀作為思想綱領的組織團隊,必將取得最終的勝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