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應該是昨天到的吧?怎麼樣時差倒過來了嗎?”
“啊!你怎麼猜得這麼準?!”梁思申驚訝又不服的聲音傳來,語氣裡還帶著一絲小女孩被戳破遊戲的懊惱:“老實說,你是不是有什麼超能力,能未卜先知呀?”
秦浩失笑:“我要真有那本事,你剛撥通電話的時候我就該知道你是誰了。”
“哼,好吧!”梁思申努努嘴:“那你現在有時間嗎?帶我到處轉轉熟悉一下環境。”
秦浩瞥了一眼手上的腕錶:“看在你第一時間就給我打電話的份上……如果你人現在在紐約的話……我大概十二點左右能抽出兩個小時的休息時間,可以給到你。”
“才兩個小時?!”梁思申不滿地叫道:“你可真是夠忙的!”
秦浩用英語半開玩笑地回應道:“很快你就會習慣這種交流方式的,歡迎來到美國。”
上午十二點左右,梁思申準時出現在秦浩的辦公室樓下。與她同行的是一位頭髮花白、穿著得體、氣質溫婉的華人老太太。
老太太臉上始終帶著溫和的笑意。
“雷先生,實在不好意思打擾你工作了,我是思申的外婆。”
“您好。”秦浩站起身,露出得體的微笑:“很高興認識您。”
老太太剛要回答,梁思申已經不耐煩地拉起秦浩的胳膊就往外拖:“別客套啦外婆!他就兩個小時!時間很寶貴的!我們邊走邊聊!”
秦浩無奈地對孫伯母攤攤手,後者看著外孫女露出寵溺的笑容。
接下來的兩個小時,秦浩變身成了臨時導遊兼保鏢,帶著這一老一小在紐約市中心幾個最著名的地標轉了轉。
梁思申顯得格外興奮,問題一個接一個,像是要把這座城市的底細一下子全摸清。而秦浩也儘量用簡潔有趣的語言滿足她的好奇心。
老太太大多時候只是微笑著跟隨,目光柔和地看著外孫女蹦蹦跳跳。
回去的計程車上。老太太看著一臉滿足地擺弄著剛買的小紀念品的梁思申,忍不住輕聲問:“思申,外婆在這住了好多年了,紐約每一條大街小巷都很熟悉。你為什麼就非要麻煩雷先生,讓他特意抽出時間來陪我們逛呢?”
梁思申抬起頭,一本正經地回答:“因為他不一樣!他不會像哄小孩一樣只給我買冰淇淋或者去兒童樂園!他會跟我講這棟大樓背後的收購故事,會說那些街頭表演的人是怎麼靠這個謀生的!他不會因為我說一些大人的話就笑話我‘小屁孩懂什麼’!”
她頓了頓,語氣很認真:“只有他不拿我當小孩!”
老太太微微一怔,看著外孫女明亮而執拗的眼睛:“好好好,那外婆以後也努力,不把你當小孩看,我們當好朋友,一起聊天逛街,好不好?”
梁思申撇撇嘴,顯然對這種承諾不太信服:“哼,你們大人總這麼說,可從來都沒做到過!”
又把玩起手裡的自由女神像小模型,不再糾結這個話題。
隨後的日子裡,梁思申果然成了秦浩紐約辦公室的常客。每隔幾天,她小小的身影就會準時出現在前臺。
有時候秦浩在開會或者處理重要檔案,她就安靜地坐在休息區的沙發上,抱著一本厚厚的英語詞典和一本筆記,嘴裡唸唸有詞,自己練習口語。
遇到認識的公司員工,她甚至會主動上前,用磕磕絆絆但努力的英語和人聊上幾句,詢問幾個單詞的意思。
公司的美國員工覺得這個認真學英語的中國小女孩很有趣,也樂意幫助她。老太太見這種方式確實有助於梁思申快速適應語言環境、融入新生活,也就默許了她的行為。
不知不覺,紐約的春風漸暖,時節步入五月。該為梁思申正式入學做準備了。外婆給她遞交了當地一所有名私立學校的申請。在正式入學前,按照學校要求,梁思申需要先進入一所指定的語言學校進行為期幾個月的集中語言強化訓練。
“啊?要開始上課了?不能經常出來玩了啊……”梁思申拿到課程表時撅起了嘴。
這天晚上,秦浩剛結束一場商務晚宴,回到酒店房間便給宋運萍打去了越洋電話。
“思申去語言學校報到啦?”宋運萍的聲音帶著笑意:“這小姑娘還真是有意思,跟個小大人似的。”
聊完梁思申的近況,宋運萍的語氣變得有些猶豫和擔憂,“對了,跟你說個事。小輝……他馬上就要畢業了,他想進京洲化工廠。”
秦浩立刻捕捉到妻子語氣裡的憂慮:“以小輝的專業成績,進京洲化工應該不成問題吧?”
“唉……問題就在這兒。”宋運萍嘆了口氣:“小輝的成績和能力當然沒問題。可我也聽說了,京洲化工每年去他們學校招的名額很少,僧多粥少。”
秦浩明白了妻子的擔心。京洲化工作為大型骨幹國企,位置確實搶手。
“萍萍,這樣。”秦浩沉吟片刻道:“先讓小輝按流程去準備面試,盡全力去爭取。他的能力在那裡,京洲化工的負責人只要不瞎,應該能看到。”
“不過以防萬一,我也想想辦法,看看能不能託人遞個話,當然是在不影響公平原則的前提下。這事我們暗地裡準備,別讓小輝知道。他那性格要強,自尊心又強,要是知道我們幫他走關係,就算成了,他心裡也鐵定會不舒服,說不定反而壞了事。”
宋運萍在電話那頭連連點頭:“對對對!這樣最穩妥了!唉,你說這小輝,什麼都好,就是太單純、太理想化了……”
秦浩聽著妻子對弟弟的擔憂,輕聲調侃道:“那能怪誰呢?還不都是因為有你這個好姐姐,從小到大護得太好,讓他沒怎麼見過風雨。”
宋運萍在電話那頭羞惱地反駁:“哼!還說我呢!你難道不也一直慣著他?”
“好好好,我也有份。”秦浩敗下陣來。
這時,電話裡隱約傳來其他人催促的聲音:“同志,你快點行不行?我們還等著打電話呢!”
宋運萍連忙應聲:“哎,馬上,不好意思啊!”然後對著話筒匆匆道:“好了好了,不跟你說了,國際長途貴不說,別人還等著呢!等你回來再說!”
“嗯,注意身體。”秦浩話還沒說完,電話那頭已是忙音。
放下聽筒,聽著裡面單調的“嘟嘟”聲,秦浩第一次開始懷念功能機時代。
五月中旬,飛機降落在虹橋機場。秦浩直奔分公司。
他用了一個星期的時間,稽核分公司運營的每一個關鍵環節。
結果讓他頗為滿意。這幫頂著“老三屆”光環的大學生們,雖然缺乏商場實戰的圓滑,卻憑藉著紮實的專業素養和對國際規則更深的理解,結合秦浩之前定下的框架,確實將“整合產業鏈、挖掘優質工廠”的初步目標落到了實處。
新的訂單分級分流模式運作順暢,幾個重點扶持的本土工廠表現出色,質量穩定性和供貨效率都有了顯著提升。成本控制的優勢開始初步顯現。
秦浩相信,再過個幾年,一個更為規範化、更有效率的浩然國際,即便是跟那些國際巨頭也能碰一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