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江大捷的訊息如疾風般傳遍四方,紀凌塵的威名再次震動天下。
連日來,沿途各個城池紛紛望風而降,再無人敢與這支所向披靡的大軍正面對抗。
\"國師大人,前方又有三座縣城派人來投降了!\"探子興沖沖地跑來彙報,\"他們都說不敢與天兵為敵,願意開城迎接王師!\"
紀凌塵策馬立於高地,俯瞰著前方一望無際的平原。經過這幾日的行軍,他的軍隊已經深入大楚腹地,距離京城越來越近了。
\"看來那一戰的震懾效果比我預想的還要好。\"紀凌塵心中暗想,臉上卻不露聲色。
武芊芊從戰場清理回來,手中拿著一卷文書,神情有些凝重。她快步走到紀凌塵面前,將文書遞了過去。
\"國師大人,這是我在戰場上發現的,應該是紀元康撤退時遺落的。\"武芊芊壓低聲音說道,\"您看看裡面的內容。\"
紀凌塵接過文書展開一看,眉頭頓時皺了起來。這竟然是紀元康收到的軍令,上面清楚地寫著朝廷已經從各地調集兵馬,準備派遣更多援軍前來圍剿。
\"五萬精兵?\"紀凌塵輕聲念著文書上的數字,\"看來紀俊智這次是真的急了。\"
武安國聽到動靜走了過來,看到紀凌塵手中的文書,忍不住問道:\"國師大人,可是有什麼重要情報?\"
紀凌塵將文書遞給武安國看,後者看完後臉色也變得嚴肅起來。
\"五萬援軍,這可不是小數目。\"武安國沉聲說道,\"而且他們都是從各地精選的兵馬,戰鬥力不容小覷。\"
正在這時,慕輓歌快步走來,她這幾日一直忙著透過商業網路收集各方訊息。
\"國師大人,我這裡有重要訊息!\"慕輓歌興奮地說道,\"京城那邊傳來了好訊息!\"
\"什麼好訊息?\"紀凌塵立刻來了精神。
\"據我們在朝中的眼線彙報,京城內部已經出現分化了!\"慕輓歌壓低聲音說道,\"有不少大臣對紀俊智的暴政早就不滿,現在聽說您連戰連勝,已經開始暗中派人聯絡我們了!\"
這個訊息讓紀凌塵心中大喜。如果朝中真的有人願意倒戈,那對最終攻取京城將大有幫助。
\"都有哪些人?\"紀凌塵急切地詢問。
\"主要是一些中層官員,還有幾個地方知府。\"慕輓歌詳細彙報道,\"他們都表示願意在關鍵時刻站出來支援您,但希望能得到既往不咎的承諾。\"
紀凌塵點點頭,這些人的投靠雖然重要,但更關鍵的是時機。如果能在攻城時裡應外合,必定事半功倍。
\"立刻回信給他們,\"紀凌塵吩咐道,\"告訴他們只要誠心歸附,我必定既往不咎,而且還會根據他們的能力委以重任。\"
\"是!\"慕輓歌興奮地應道。
武安國在一旁聽著,卻有些擔心。他思考片刻後說道:\"國師大人,雖然前方形勢一片大好,但我覺得現在最重要的是穩固後方。\"
\"穩固後方?\"紀凌塵有些不解。
\"是的。\"武安國認真地說道,\"我們現在推進得太快了,後勤補給線拉得很長,而且新佔領的地區還沒有完全消化。如果這時候貿然進攻京城,萬一遇到強烈抵抗,很可能陷入持久戰。\"
紀凌塵聽了眉頭微皺。武安國說得不無道理,但他心中卻有不同的想法。
\"武將軍,我明白你的擔心,\"紀凌塵緩緩說道,\"但現在正是乘勝追擊的最佳時機。敵人還沒有從渡江敗仗中恢復過來,士氣低落,正是一鼓作氣拿下京城的好機會。\"
武安國卻堅持自己的觀點:\"國師大人,兵法有云:攻城為下,攻心為上。我們現在應該先穩紮穩打,鞏固已有成果,然後再圖進取。\"
兩人你一言我一語,竟然產生了分歧。武芊芊和慕輓歌在一旁看著,不敢輕易插嘴。
\"武將軍,我知道你是為了大局考慮,\"紀凌塵的語氣有些不悅,\"但戰機稍縱即逝,錯過了這次機會,下次就不知道要等到什麼時候了。\"
武安國見紀凌塵有些生氣,但還是堅持說道:\"國師大人,穩妥才是上策。萬一京城久攻不下,反而給了敵人喘息的機會。\"
兩人爭論得面紅耳赤,氣氛變得有些緊張。最終還是紀凌塵揮了揮手,結束了這場爭論。
\"這件事容後再議,\"紀凌塵冷冷地說道,\"傳令全軍紮營休整,明日再做計較。\"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