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看到商品價格曲線

第944章 千里行

李工風風火火地行動起來,先是馬不停蹄地聯絡了多家晶片供應商。

可反饋回來的訊息卻讓他愁眉不展。

那些體積更小的晶片要麼效能無法滿足智慧導航的需求。

要麼價格依舊高得離譜,遠遠超出了成本預算。

與此同時,和高校科研機構的溝通也陷入了僵局。

高校那邊雖然有相關的技術研究,但都還處於理論階段,距離實際應用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短時間內根本無法給張嶽的技術團隊提供有效的幫助。

時間一天天過去,研發進度停滯不前。

李工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他再次來到張嶽的辦公室,滿臉愧疚地說:

“張總,實在不好意思,目前這兩條路都走不通,智慧導航功能的研發可能要擱置一段時間了。”

張嶽聽後,並沒有立刻發火,而是沉思了片刻,然後緩緩說道:

“李工,別灰心。

咱們再換個思路,既然現有的晶片都不行,那咱們能不能自己研發一款適合平衡車的晶片呢?”

李工瞪大了眼睛,驚訝地說:“張總,自己研發晶片?

這難度可太大了,需要大量的資金、技術和人材投入。

而且時間週期也很長,我們目前的技術團隊可能無法勝任啊。”

張嶽站起身來,在辦公室裡來回踱步,堅定地說:“難度大不代表做不到。

資金方面,我來想辦法解決。

人才的話,我們可以高薪聘請一些晶片研發領域的專家加入我們的團隊。

時間雖然緊迫,但我們不能因為困難就放棄這個改進方向,智慧導航功能對咱們平衡車的未來市場至關重要。”

李工被張嶽的決心所感染,點了點頭說:

“張總,既然您這麼有信心,那我們就拼一把。

我這就去制定晶片研發計劃,同時招聘相關人才。”

接下來的日子裡,張嶽四處奔走,拉投資、找人才。

他憑藉著自己的口才和對平衡車市場的清晰規劃,成功說服了幾家風險投資機構,為晶片研發專案籌集到了足夠的資金。

同時,技術團隊也在各大招聘平臺上釋出了高薪招聘資訊,吸引了不少晶片研發領域的專家加入。

然而,晶片研發的過程並非一帆風順。

在研發過程中,團隊遇到了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題。

有一次,在晶片的電路設計上,出現了嚴重的訊號干擾問題,導致導航資料無法準確傳輸。

整個技術團隊連續奮戰了幾個通宵,嘗試了多種解決方案,都沒有取得明顯的效果。

李工疲憊不堪地找到張嶽,無奈地說:

“張總,這個訊號干擾問題我們實在解決不了,再這樣下去,晶片研發可能要失敗了。”

張嶽看著李工疲憊的樣子,安慰道:“李工,彆著急。

咱們可以邀請一些行業內的資深專家來幫忙會診。

我相信,集思廣益,一定能解決這個問題。”

於是,張嶽透過自己的人脈關係,邀請了幾位晶片研發領域的權威專家來到公司。

專家們經過仔細的研究和分析,提出了一個全新的電路設計方案。

技術團隊按照這個方案進行修改後,訊號干擾問題終於得到了解決。

經過幾個月的不懈努力,適合平衡車的智慧導航晶片終於研發成功。

緊接著,技術團隊又馬不停蹄地對平衡車的其他方面進行改進。

他們採用了新型的輕質材料,在保證平衡車強度的前提下,大大減輕了車身重量,使其更加輕便方便攜帶。

同時,對電池技術進行了升級,提升了續航能力,還對車體結構進行了最佳化,增加了載物能力。

當第一輛改良後的平衡車樣車擺在張嶽面前時,他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他迫不及待地親自試騎了一下,感受著平衡車的高速行駛和智慧導航的便捷,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李工,你們幹得太漂亮了!這輛平衡車簡直就是完美的傑作。”張嶽激動地說道。

李工笑著說:“張總,這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

不過,在正式量產之前,我們還需要進行一系列的測試,確保平衡車的效能穩定可靠。”

張嶽點了點頭:“沒錯,測試環節很重要。你們要嚴格把關,不能出現任何質量問題。”

經過一段時間的嚴格測試,改良後的平衡車各項效能指標都達到了預期要求。

張嶽決定立即投入量產,並將新產品推向市場。

新產品釋出會上,張嶽站在舞臺上,自信地向媒體和消費者介紹著改良後的平衡車:

“這款新的平衡車,不僅體積小巧輕便,方便攜帶,而且擁有極高的速度,同時還具備智慧導航功能和強大的載物能力。

它將為大家帶來前所未有的出行體驗。”

釋出會結束後,改良後的平衡車正式上市銷售。

一時間,各大門店前排起了長隊,消費者們紛紛搶購這款效能優異的平衡車。

網路上,關於這款平衡車的討論也熱度極高,好評如潮。

“這平衡車太棒了,速度又快,還能導航,以後出門再也不用擔心迷路了。”

一位消費者興奮地說道。

“而且它還能載東西,我平時買菜、購物都可以用它,簡直太方便了。”

另一位消費者附和道。

很快,改良後的平衡車成為了爆款中的爆款,銷量一路飆升。

張嶽看著銷售報表上不斷攀升的數字,心中充滿了成就感。

就在張嶽沉浸在平衡車大賣的喜悅中時,市場部經理急匆匆地衝進了他的辦公室,臉色十分難看。

“張總,不好了!亞迪電瓶車那邊又開始抹黑咱們了。”

市場部經理喘著粗氣說道。

張嶽眉頭一皺,放下手中的銷售報表,問道:

“怎麼回事?他們又搞什麼小動作了?”

“他們在各大網路平臺上發帖子,說咱們的平衡車只是小孩子玩的玩具,根本不能和他們的電瓶車相提並論。

還暗示咱們的平衡車存在安全隱患,質量不過關。”市場部經理氣憤地說道。

張嶽聽後,氣得猛地一拍桌子,站起身來:“這亞迪電瓶車也太過分了!

咱們的平衡車和他們的電瓶車用途本來就不一樣,競爭關係不大。

他們卻一而再再而三地抹黑咱們,簡直就是無理取鬧!”

這時,李工也聞訊趕來,他皺著眉頭說:

“張總,咱們不能就這麼忍氣吞聲,必須得反擊啊。”

張嶽沉思了片刻,眼神中透露出一股堅定:

“反擊是肯定的,但光靠嘴皮子反駁可不行。

他們不是覺得自己電瓶車厲害嗎?

那咱們就生產一種新的電瓶車,用實力說話,讓他們知道咱們不是好欺負的。”

“張總,您有什麼想法?”李工好奇地問道。

張嶽走到窗邊,看著窗外川流不息的車輛,緩緩說道:

“咱們不是有超薄太陽能板快速充電技術嗎?

把這個技術應用到電瓶車上,再結合咱們在平衡車研發上積累的輕質材料和電池最佳化經驗。

打造一款全新的電瓶車,就叫國嶽電瓶車一號。”

李工眼睛一亮,興奮地說:“張總,這個想法太棒了!

如果真能成功,咱們的電瓶車在市場上肯定能脫穎而出。”

“不過,這技術轉化和產品研發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時間也很緊迫,咱們得馬上行動起來。”張嶽嚴肅地說道。

接下來的日子裡,張嶽帶領著技術團隊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國嶽電瓶車一號的研發中。

他們日夜奮戰在實驗室裡,攻克了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題。

在太陽能板與電瓶車的整合方面,團隊遇到了不小的麻煩。

太陽能板的體積和重量與電瓶車的整體設計很難協調,而且充電效率也達不到預期。

李工看著測試資料,無奈地對張嶽說:

“張總,這太陽能板和電瓶車的匹配問題太難解決了。

按照目前的情況,根本無法達到快速充電的效果。”

張嶽並沒有氣餒,他鼓勵道:“李工,別灰心。

咱們換個思路,重新設計太陽能板的佈局和結構,同時最佳化電瓶車的電路系統,提高能量轉換效率。”

在張嶽的鼓勵下,團隊成員們重新振作起來,經過無數次的嘗試和改進,終於找到了一種最佳的整合方案。

太陽能板不僅完美地融入了電瓶車的設計中,而且充電效率大幅提高。

與此同時,在車身材料和電池的選擇上,團隊也進行了精心的挑選和最佳化。

他們採用了新型的複合材料,既保證了車身的堅固耐用,又減輕了重量。

電池則選用了高能量密度的鋰電池,續航能力得到了顯著提升。

經過幾個月的努力,國嶽電瓶車一號終於研發成功。

當第一輛樣車出現在大家面前時,所有人都為之驚歎。

它外觀時尚,線條流暢,車身小巧輕便,太陽能板在陽光下閃爍著科技的光芒。

張嶽親自試騎了一下,感受著電瓶車的平穩行駛和快速充電的便捷,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李工,你們幹得太出色了!這國嶽電瓶車一號絕對能打敗亞迪電瓶車。”

然而,在正式量產之前,張嶽決定先進行一次小範圍的市場測試,收集消費者的反饋意見。

他們在幾個城市設立了體驗點,邀請消費者免費試騎國嶽電瓶車一號。

沒想到,在市場測試過程中,卻出現了一些問題。

部分消費者反映,電瓶車在爬坡時動力不足,而且太陽能板在陰天時充電效果不佳。

張嶽得知後,立刻召集技術團隊開會討論。

他嚴肅地說:

“這些問題必須馬上解決,不能讓它們影響到咱們產品的正式上市。”

技術團隊再次投入到緊張的改進工作中。

他們對電瓶車的電機進行了升級,提高了動力輸出。

同時最佳化了太陽能板的充電演算法,使其在陰天時也能保持一定的充電效率。

經過一番努力,問題終於得到了圓滿解決。

國嶽電瓶車一號正式投入量產,並迅速推向市場。

在產品釋出會上,張嶽站在舞臺上,自信地向媒體和消費者介紹著國嶽電瓶車一號:

“這款電瓶車採用了我們自主研發的超薄太陽能板快速充電技術,不僅環保節能,而且充電速度快。

它還具備強大的動力和出色的續航能力,無論是城市通勤還是郊外旅行,都能輕鬆應對。

我相信,它將引領電瓶車市場的新潮流。”

釋出會結束後,國嶽電瓶車一號正式上市銷售。

很快,它就憑藉著卓越的效能和時尚的外觀,贏得了消費者的青睞。

各大門店的銷量節節攀升,網路上的好評也如潮水般湧來。

“這國嶽電瓶車一號太棒了,太陽能充電太方便了,再也不用擔心找不到充電的地方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