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看到商品價格曲線

第43章 而我,永遠不虧

最關鍵的,是委託潘少明出貨這項。

糧食買賣,出貨是最難的。

上次不管大豆還是花生,都費了很多功夫。

張嶽那幾天累的腰都差點直不起來。

而這種交易模式,其實已經和期貨交易很像了。

期貨就是先交錢預購某件商品,然後在一定時間內賣出去,從而賺取差價。

只不過購買者在交易過程中只賺取價差,根本不在意自己買的是什麼,更不會接觸商品本身。

張嶽也曾想著去炒期貨,省心又省力。

而且期貨屬於保證金交易,只需支付原價的11%就能購買。

啥都不用付出,利潤還是現貨的九倍,簡直不要太爽。

但很快張嶽就發現完全行不通。

首先,作為虛擬商品,張嶽眼睛根本顯示不出價格曲線。

因為他盯著手機軟體看,看到的只是手機的資訊和價格。

而盯著電腦看,看到的也是電腦的資訊和價格。

其次,期貨商品和現貨商品的售價常常有出入。

比如期貨玉米一噸是2800元,現貨玉米可能只有2600元。

而現貨玉米漲價,期貨玉米不僅可能不漲,甚至還會下跌。

所以張嶽想賺錢,只能老老實實開著自家的小貨車,吭哧吭哧的到處倒買倒賣。

第二天早上五點,張嶽就起床了。

簡單吃點早餐,他來到車庫。

這裡已經有兩個人在等著。

一人道:“咦,今天換成小張老闆了?”

張嶽笑道:“是啊,我爸最近太累了,讓他休息一下。”

“小張老闆孝順啊,我兒子將來要能有你一半,我就得燒高香。”

張嶽無奈的看了說話的傢伙一眼,對方分明是佔自己便宜。

兩人是張立國僱來的工人,之前一直和他一起到處收貨。

因為工價比其他地方高,所以兩人也很樂意跟著張立國幹。

簡單聊了幾句,三人出發。

這次方向向南,經大橋鄉、門樓任、朱曲鎮,再看情況去蔡莊或洧川。

誰知三人剛到大橋鄉就傻眼了。

大橋鄉僅糧店就囤了60噸玉米,而且不時還有農民開著四輪車販賣。

張嶽很快就明白了狀況,因為玉米種植簡單,收割方便,很受長時間外出打工的農民歡迎。

可以說,整個尉縣70%都是玉米地。

糧店的收購價是2.5元,張嶽加了0.2元,很容易就把50噸玉米全買了下來。

他的小貨車載貨量是8噸,差不多要拉六趟,今天能運完已經非常不錯,根本沒必要再去下一個鄉鎮。

裝好第一車,三人掉頭回縣城。

一個工人忽然道:“小張老闆,你想收玉米完全可以從農民手裡拿貨。

2.7元一公斤,有點虧啊!”

其實他的真實想法是,自己要不要收一些,然後加價賣給張嶽?

一公斤賺0.2元,一噸就是200塊。

隨便拉上一車,小兩千塊錢到手,絕對比自己給張家幹活掙得多。

張嶽自然猜出他的心思,笑道:“玉米一公斤2.7元,你若有門路可以自己收。

有多少我要多少,只要運到我家倉庫就行。”

“真的?”

“我不是已經在收了嗎?”

“那好,一會到了縣城我就去找車。”

找車很簡單,他雖然沒有小貨車,但有輛四輪拖拉機。

四輪拖拉機雖然載重量不如小貨車,拉五六噸問題不大。

一趟1000塊,打打夜跑個七八趟還是可以的。

要發財了啊!另一個人雖然沒說話,但同樣蠢蠢欲動。

等把車上的貨全部卸完,兩人忙不迭就跑了。

張嶽瞬間無比鬱悶。

自己還有42噸貨沒拉呢,結果搬運工沒了,難不成剩下的全讓自己扛?當然,他也只是這麼一想。

你們賺你們的錢,而我,永遠不虧。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