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吳並未搭言,只是微微頷首,隨著老胡坐待旁邊那桌。
又喝了好一陣子,可兩個人加一起都沒喝上半斤酒,喝得老胡雙眼皮直打架,喝得老吳直點頭。
可真是應了那句話:一個行者孫,一個弼馬溫。
眼看著日頭即將落下,老胡也算稍醒了酒,他們隔壁桌那幾位也算喝得盡興,打算各回各家。
然而,不知道老吳抽了哪門子風,非要瞧一瞧老胡的寶貝姑娘。
沒得辦法,老胡只能喚婆娘把貴琴抱出來。
老吳看著貴琴那滴溜轉的大眼睛,連連嘖嘴,“乖乖,這娃娃生的白胖,瞧面相是個有福之人啊。”
這個時候,隔壁桌的那幾位才道出老吳的真實身份。
老吳外號‘吳三跪’,至於他本名叫什麼,早就沒人記得了。
他是個鄉野道士,不是本地人,可他的老家在哪裡,沒有人知道,他也從未與人提及。
十三年前的七月初,是吳三跪來到此地的時間點,由於這裡屬山區,「文革」浪潮沒有完全席捲這裡,他也因此僥倖撿了條命。
他那條略微殘疾的左腿,就是遭受到「文革」迫害的最好證明。
他人到此地卻並未選擇在村裡生活,反倒是在「十八里墳」的外圍搭了個小窩棚。
吳三跪略懂占卜算吉凶,偶爾會有人找他畫畫符之類的,他也靠此生活。
他的外號,並非貶義。
傳言吳三跪來此地的第二年夏,隔壁村有一家劉姓人家的老兒子去水庫洗澡,夏天玩水能消暑,尤其是小孩子,更喜歡豁楞水。
劉姓人家的老兒子叫劉火明,水性了得,可令所有人沒想到的是,原本炎熱的晌午突然颳起一陣邪風,將劉火明吹入水底。
整整二十分鐘,都不見劉火明浮出水面,久久看不到人影,隨劉火明一同去水庫洗澡的小夥伴就慌了,趕忙去村裡叫大人。
原本五分鐘的路程,老劉和他婆娘愣是用了不到兩分鐘就跑到水庫邊,後面還跟著想要幫忙的鄰里,和打算看熱鬧的人。
怪就怪在,這裡根本沒風!
將近三十畝的水庫,整個水面平整如鏡。
老劉婆子嚇得癱坐在地,眼淚噼裡啪啦往下掉。
老劉見自家婆娘失了神,一時間也不知如何是好。
見真出了事,所有人都沒有了辦法,原本的嘈雜在一瞬間被詭異的安靜替代。
眼瞅著老劉即將挺不住的時候,村長帶著一位邋遢的中年男人走了過來。
這人就是吳三跪,那個時候他的頭頂還有幾根隨風飛舞的頭髮。
吳三跪僅憑几句話便了解到事情的來龍去脈,伸出左手連連掐指,口中還唸唸有詞,只不過他說的什麼旁人聽不見。
當他手指停下的時候,臉色‘唰’地陰沉下來。
這個水庫,死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