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媒未央

第6章 職業方向的分歧

蘇志強說:“今天把孩子們帶出來,意在和她們談學習方向。劉老師從事教育工作,幫忙指導指導?”

劉慧是青城師範大學數學系的老師,談到學習、教育,觀點直截了當。

“現在,國家大力發展經濟,國防、基礎建設、醫療等行業跨越式發展,這方面的人才缺口相當大。建議她們打好數理化基礎,往這個方向發展。”

蘇志強面露難色:“她們三個都是女孩,文科成績好些。”

劉慧:“上課外培訓班啊,數理化,超前學。到了高中,這三科差,那就來不及了。文科都是記憶性學科,沒有技術含量,文史哲法經,自己讀書都能看懂。”

喬振華忍不住反駁:“都去學理工,中國的傳統文化與價值觀要不要繼承,批判性思維與創新精神要不要培養?照你的邏輯,大學的中文新聞法律專業都該取消?”

劉慧針鋒相對:“沒說取消,應該削減,社會進步需要科學,而不是培養一幫閒人,對著固態H₂O無病呻吟,亦或追求一個回字,有幾種寫法?”

喬振華拍桌子,怒上眉梢:“你這個女人,說話如此刻薄!”

喬家的教育紛爭,從家內燒到家外。

喬振華一直希望兒子讀新聞專業,繼承自己的衣缽。

劉慧嗤之以鼻,她明確界定兒子的發展方向。

本科讀計算機專業,然後出國深造。

IT行業才是朝陽行業,記者嘛,終將會被淘汰。

她的極端,讓好脾氣的喬振華極為惱火。

放屁!記者這個古老、帶有“個人英雄主義”、高尚的職業,怎麼會被淘汰?

高二前夕,文理分班,父母激戰再起,甚至鬧到要離婚的地步。

好在喬禾耘成績均衡,文理都好。

他偷偷對老爸說:“我先讀理,將來讀碩,再轉新聞專業。”

喬振華和劉慧都認為自己贏得勝利,暫時休戰。

此刻,蘇志強的虛心請教,再次引發戰火。

喬禾耘趕緊控場,轉臉問道:“蘇叔叔,她們的學習方向,您怎麼打算?”

蘇志強說:“我和亦菲爸爸都是學中文出身,從小耳濡目染,她們文字功底都不差。我希望她們留在媒體行業,一個我可以指導她們,二個我可以將多年積累的無形資產,轉交到她們手中。利用父輩的資源不丟人,站在我們的肩膀上,她們少走彎路,更能出成績。”

喬振華大呼:“我也這樣想,可是某些人硬要孩子,擠入一個陌生的領域。我們報刊行業如日中天,記者這份職業辛苦,但是肩負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受到全社會的尊重,某些人卻說會被淘汰。睜眼說瞎話!老蘇,上半年,我們廣告部營收多少?”

蘇志強:“截至七月,營收7000多萬,今年有望突破億元大關。”

“好。我們要完善激勵機制,拿出更多的獎金,獎勵一線採編人員,多出獨家新聞、優質稿件!”

“有錢什麼事都好辦。現在有個問題,要打廣告的單位太多,排不過來,那幫人無孔不入,找關係打招呼,有的塞錢送禮插隊,也不怪肖黃竹難做。”

“多增加版面嘛,上次開會說過。”

“前兩天接到一個市民電話,投訴我們一份報紙幾斤重,廣告版面佔到三分之二。質問我,《青城日報》到底是黨報,還是圈錢的機構?”

“別擔心,這個問題馬上解決。《青城都市報》的創刊手續辦得差不多了。”

蘇志強一拍巴掌:“太好了,我們又多一個陣地。”

喬振華意味深長:“小蘇,要做好準備。”

蘇志強聽出話中之意,喜上眉梢。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