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通歐陸廠區佔地非常大,實際應用面積在三千五百多公頃。
這個數字可能普通人沒法直觀的感受。
划算一下,這差不多就是幾千個大型足球場的面積。
國內像是某亞迪的廠子,目前最大的佔地也不過一千七百多公頃而已。
但哲通在歐陸這邊最大的廠子直接就是差不多這個廠區面積的兩倍。
因為整個歐陸南部地區的供電預計都是這個廠區發電,所以想打的大。
其中目前投入產能的就大概在百分之三十左右,後續產能會陸續慢慢的隨著市場的擴大繼續增加。
廠區面積巨大,辦公樓和宿舍樓區域也是相當大。
大門一進去林哲就看到了一棟高樓,這就是歐陸地區目前哲通的主要辦公場地。
別看廠區是在市區外。
但距離最近的市中心開車也不過一個小時多一點的距離。
再加上這邊和國內不太一樣,這邊基本上那都是人手一輛車子的,所以廠區這邊停車場都是相當巨大而且有好幾個。
大家開車上下班過來通勤也能接受。
有些距離比較近的,家甚至就在廠區附近。
開個車十幾分鍾就能到。
而且宿舍方面也是全面普及,該有的都有,面積還一點都不小。
因為廠區面積足夠大,建宿舍什麼的時候也用不著省面積。
……
車子穿過大門一路向前,在門口停下來。
這裡已經站著一排人在迎接了。
有從總部調過來的負責人,也有當地的各類高管之類的。
高管這個位置必須安排一點當地人。
這是沒辦法的事情,畢竟到了一個地方當地關係錯綜複雜。
各種關係之類的需要協調調動。
必須安排一點當地的人手,另外包括基層員工。
你到了人家的地方,要是一點員工都不僱傭當地的,那必然會產生各種問題。
所以現在高管裡面一部份是從總部調來的,一部分是從國內其他廠區勝任上來的。
另外就是歐陸這邊招聘的。
另外員工裡面當地員工也是有不小的比例。
現在這個廠區產能預計投入百分之三十左右,剩下的大部分生產車間都還沒有啟用。
所以員工數量也沒有飽和,目前也只按照規劃標準招聘了百分之四十左右的員工。
但哪怕就不到一半的人手,這麼大的一個廠區也是突破了萬人數量。
這為當地至少提供了超過五千個工作崗位,間接的工作崗位也會很多,所以廠區規劃審批方面也是比較順利的。
……
打過招呼之後林哲也是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穿過了工作大樓,來到了活動現場。
因為人數太多了,一萬多人室內沒那個條件。
所以現場只能安排在室外的停車場裡,這場面還是很震撼的。
畢竟一萬多人形形色色的白面板的、黑面板的黃面板的都有。
大家臉上都是很興奮的。
畢竟哲通的名聲不光是在國內,在國外也有。
尤其是對於這些勞動者來說沒有什麼比找到一份好的工作更好的事情了。
哲通對待海內外的哲通人都一視同仁。
都是按照當地的一個平均收入水平和生活成本來決定工資的。
基本上哲通的任何職位在當地同等職位下工資都會高出一半左右。
工資是這樣,另外包括各種獎金之類的加起來差不多就能達到兩倍左右。
同樣的工作量,在哲通就是能比其他公司多拿接近一倍的錢。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