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是在家小區樓下襬個什麼小攤。
買個烤腸之類的完全問題不大。
而且帶動的經濟這是有間接作用的。
因為這兒有總部和濱海廠區這麼多人在,那開店的老闆就多了起來。
這些衝著廠區這麼多人來的老闆什麼的,他們本身也會在附近產生消費和經濟往來。
說白了,就這完全帶動的起一個小地方。
怪不得在很多小地方,像是林城那樣的小縣城。
別說一萬多快兩萬而且還在高速增長當中的廠區,未來甚至是幾萬人。
在小地方,小縣城之類的。
這幾千人的大廠就足夠維持住或者說帶動的當地的經濟發展。
這是在其他地方都是求著引進的。
……
程小龍,很普通的一個人。
他就是靠著家裡父母的幫助,當然,還有自己的努力在這兒買了房子。
房子到手是在這麼大個城市有個落腳的地方了。
也如願和自己的戀人步入了婚姻殿堂。
但日復一日生活的壓力還是讓他不太輕鬆。
但誰知道轉機出現,哲通一下子搬了過來,他們家這個偏僻的小區也熱鬧了起來。
周圍商戶什麼的多得很,哲通這一萬多員工提供了客流量。
所以在家的媳婦也動起了心思,她沒工作沒啥收入。
現在也推著小車,在哲通下班的時間點在他們總部附近買起了家鄉小吃。
哲通這麼大,一萬多人裡面來自五湖四海全國各地的都有,自然也有不少來自程小龍和他媳婦家鄉的。
尤其是他們那地方還是個人口大省。
他們的家鄉美食也很有銷路,雖然沒有新聞裡騙人的那般誇張。
但好的時候一天能賣出去千八百塊,差的時候幾百也有。
拋除食材的進貨成本和水電這些硬性成本,一個月下來也能落個萬把塊。
這甚至已經比程小龍的工資高了。
有了這筆收入,家裡不光房貸一下子有的還了,順便還能覆蓋掉家裡的生活成本還有的剩。
兩口子再也不是月光族,日子過得緊巴巴。
每個月都能存進一筆錢,而且家裡的房子也在跟著升值。
這也讓程小龍輕鬆不少。
日子就這麼一下峰迴路轉好了起來,這是拜哲通所賜。
……
這些間接對一些人造成的影響林哲當然樂意,這就是當初自己的做大哲通的動力之一。
不過現在的林哲,眼光已經著眼世界。
歐陸那邊的廠區即將投入運營,巨大的發電量將覆蓋南歐那一塊區域。
要是北上的話架起一條輸電主線路,沿途建設一些變電站。
接著廠區這邊再加大發電量,冗餘是足夠的,廠區還有大片未啟用的發電池。
一切就在眼前,林哲做好了準備,哲通也做好了準備。
濱海國際機場,林哲的飛機已經準備就緒。
車子緩緩停在飛機下面,林哲和言溪一起從車裡走了出來在幾個工作人員的護衛下登上了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