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店門口徑直走了進去,作衣坊裡面一箇中年婦女正在忙碌,看到林哲進來後也是詫異了一下。現在年輕人來這種地方訂做衣服的可少了,大夥都是去品牌店。
“小夥子,量衣服嗎?”
“不是我量衣服,是你們這兒有定做的服務吧?”
一聽這個,中年婦女也是放下手裡的活兒來了興趣,畢竟定做一般可都是最起碼十件起,數量多了,他們的利潤空間就有了。
“那當然有,來我們這兒定做的客戶不少,像什麼火鍋店、酒店的服務員服裝還有學校的校服我們都做過不少。”
聽這麼一說之後林哲也是點了點頭,接著說出了自己的要求。
電力這一行,工作人員最多的就是一線的電工,他們乾的活兒也都是涉及到各種,所以服裝自然得耐磨,牛仔材質最合適不過了。
不少大電廠都是這樣,藍色的牛仔布,外面在繡制上公司的標誌logo字樣等等,這就不錯。
對於林哲的這個要求,老闆也是認真給他看了幾塊樣布。
一件成本七十的牛仔布,那玩意兒林哲感覺也不咋結實,和當初的校服有的一拼。
剩下的依次就是九十五、一百二、二百六的價格,這個只是成本價格,服裝褲子一套他們加收二十多的手工費。
在老闆經驗裡,大部分客戶都會選擇九十五,少部分會一百二,反正是公司定做給員工們穿的,質量過的去就行,只有自己穿的會有一部分人選二百六的質量。
一分錢一分貨,他們這種製衣店不存在噱頭和品牌附價,貴的材質穿感和質量都明顯提升一大截。
簡單摩挲了一下手裡布片對比,林哲直接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最好的那個布樣,給我按照大部分常見尺碼一樣來十套先,手工費我也不砍價,就一個要求,你們上點心針線活做到位了,我就當來試試,質量不錯下次我還找你。”
常見的尺碼加起來一樣十套可就五十套打底了。
這樣算下來差不多都一萬多了,要是選擇一百多或者九十五的能省下來將近一半多,老闆也是頭一次見到一家電廠能給員工使用最好的布料的,該不會和校服似的回頭還得員工出服裝費吧?“行,老闆,放心好了,我們店裡招牌我不能自己砸咯,話說你們是哪家電廠啊?價格高了回頭員工能買單吧?”
老闆說出自己的疑慮也算是好心,而林哲聽後也直接告訴了他。
“那不能,工服肯定我們廠裡免費發給員工的,電廠名字我給你寫下來吧,別到時候搞錯了,另外logo回頭我也發你。”
說著林哲直接在一個本子上寫下“哲通電力”四個字,另外留下聯絡方式後就把五千塊的定金打給了老闆。
至於logo,花大錢做出的也就那麼回事,之前一個手機公司不是請什麼設計師一百萬做設計,最後結果也就那樣,變了一點形狀而已。
找設計院厲害的自己找不起,一般的話不過是層層轉包,設計院找員工,員工找學校,老師找學生……
所以林哲打算不讓中間商賺差價,直接找個美院有天賦的學生花幾千設計一個就是,不滿意自己再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