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雖然現在是冬天暫時種不了樹動不了工,但一些人員準備已經可以開始了。
畢竟這裡是農村,大夥兒各家各戶的勞動力之前倒是因為哲通二廠的修建能在家多待些時日。
但是等到年過完,大家也都該去到全國各地開始打工。
這樣的日子很辛苦,而且遠離家鄉和親人朋友,如果不是為了謀個生活也沒人願意這樣做。
但成年人的世界裡可沒有願不願意的選擇,大部分人只有無奈的能做和不能做。
在外面待個一年辛苦一些最少也可以帶著錢和東西回家讓家裡過個好年。
家裡老人和孩子一年的生活費和學費有了保障的同時還能存點兒。
可留在家裡就沒有工作,鎮裡沒什麼公司能給他們提供崗位,靠著一畝三分地過活那可就沒什麼盼頭,一年到頭最多也就夠個生活。
……
林哲是在鎮子上待過的人,他知道那些和自己一個年紀的同齡人面臨的困境。
不管咋說,現在鎮上的林場在自己的預估下最少需要護林員二十個人左右。
之所以這麼多人因為他們不光負責平日裡的護林,而且種樹和日常澆灌等等,包括以後樹葉的採摘都是他們來。
這些工作量還是很大的,這麼多人負責這麼大一片荒山都有些少。
現在就把人員決定了,那就不會耽誤大家到時候過完年的安排。
不然等到過完年這事兒才公告出去,人家為了競爭一下只能推遲出去的時間,到時候再競爭不上還得出去打工可就耽誤事兒了。
所以林哲最後決定讓王文明幫自己一把,在石馬鎮包括下轄各個村子找合適的人,一共二十人。
當地報上來一份名單,然後哲通電力這邊出人核實確定。
……
石馬鎮帕子溝村。
這裡的地名不像那些大城市起的那般精緻、宏偉,這裡有的只是隨意。
甚至帕子溝的村民們自己都不知道為什麼村子要叫帕子溝。
李凡兵,當地村民,名字很普通。
他自己有時候喝多了還會和朋友開玩笑,要是爸媽給自己取名叫李天兵就好了,也許就不似現在這般平凡。
今年他運氣不錯,憑藉當過兩年兵的經歷在粵省找了一個高檔小區保安的活兒,幹了小半年攢下兩萬塊。
接著他就被隊長帶來的表弟擠了出來,又去工地上紮了一段時間鋼筋,這可比干保安辛苦多了,但錢並沒有多掙多少,就拿了兩萬五千多。
後來就聽到村裡人說,說是哲通電力集團在他們市裡要建廠子,一個大廠子。
過去待遇不錯,剛好過年前還能再幹幾個月。
於是李凡兵就收拾行李坐了兩天一夜的綠皮車返回了權河市,用網上時髦的話說這叫提桶跑路。
李凡兵還真帶了一個桶,在工地上他用這個洗衣服洗頭放東西。
十六一個,在天河的雜貨市場買的。
質量不錯,李凡兵沒捨得丟就帶了回來,在哲通電力二廠的工地宿舍裡還有不少人見過他那個大紅桶。
……
待遇真的不錯,吃的也好工資也高,最關鍵的是這裡打工能感受到被尊重的感覺。
所以在哲通工地的幾個月是李凡兵打工生涯中認為最好的一段回憶。
雖然在高檔小區當保安的時候工作對他來說很輕鬆,站著不動他可以站很久,而且工資也高。
但在那裡的日子他總覺得怪怪的。
那些打扮時髦妝容精緻的女人們經過他的時候總是像經過空氣似的,只有留下的香水味讓他知道剛才真的有人過去了。
還有個經常穿著紅色衣裝胖的就和自己水桶一樣的女人,她經常會讓自己去停車場幫她把各種各樣的東西帶上樓。
那些時候她會說聲“辛苦小夥子”了。
但再次經過門崗的時候她又會對自己熟視無睹,和那些富太太一些有說有笑的走出去。
男業主也從來沒人和自己講過一句話,他們開車要求抬杆的時候總會“滴”的一聲。
喇叭代替了嘴巴的溝通。
這很正常,也沒什麼所謂,周邊同事也大都習慣。
但李凡兵覺得不該這樣,也許那個常常讓自己幫忙的胖女人經過自己的時候能偶爾朝自己點下頭就好了。
……
“凡兵?愣著想什麼呢?”
突然聽到聲響李凡兵從瞎想中轉過頭來,是自己同村好友,笑了一下後從兜裡摸出煙盒遞給他一根。
“想些亂七八糟的事兒,咋了?”
“後兒我家殺豬,你過來幫幫忙,到時候吃頓飯喝頓酒。”
在村子裡都是這樣,你家要人的時候支會一聲,我家要人的時候你自然也別缺席。答應下來後朋友離開,李凡兵也從門檻兒走回了屋內。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