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三人出了辦公室,三輛卡車就停在倉庫大院,幾名外貿公司的工作人員正在抽查檢驗罐頭。
三人走到卡車旁駐足,吳紹輝背過雙手詢問:“還沒檢查完嗎?幹活怎麼磨磨蹭蹭的,一點都不利索。”
外貿公司的員工哪裡聽不出言外之意,趕忙說道:“吳經理,我們已經完成了抽查檢驗,貨品符合驗收標準,正準備跟您彙報呢。”
吳經理滿意的點點頭:“商品價格統計出來了嗎?”
“具體的數量還沒有核對。如果是按照沈小姐提供的貨物清單:番茄罐頭收購價2.3元一罐,五噸價值23000元;青刀豆收購價2.8元一罐,七噸價值39200元;酸黃瓜收購價3元一罐,八噸總價值48000元。總貨款為元。”
“這樣的工作態度才對嘛,辦事不能拖拖拉拉,一定要提高效率。一會兒就按這個價格結算吧。”吳紹輝說完,又對著一旁的沈亞楠問:“沈小姐,您看這樣成嗎?”
沈亞楠笑著應道:“吳經理,就按您說的辦吧。”
李哲也暗暗算了一筆賬:番茄罐頭出廠價1.7元,青刀豆出廠價2元,酸黃瓜出廠價2元,總收購款七萬七千元。再加上租賃倉庫和一些其他的雜費,總花費在七萬七千三百元左右。
那麼這筆生意的純利潤就是32900元。其中李哲已經答應將兩成的純利讓給二姐的長輩,也就是6580元,剩下的26320元,李哲四人按照比例分配。李哲擁有百分之五十的股份收益,也就是13160元。
李哲僅僅是投資了三萬元,幾天功夫就獲得13160元的收益,足見出口貿易的暴利。當然,這主要還是靠了二姐的關係,否則這種好事哪輪得到他們。
這也間接說明那兩成的純利沒有白花,李哲甚至覺得自己給的少了。
如果不是二姐也投資獲得了收益,他甚至想單獨再給二姐一份。這種靠關係和渠道拿到的生意,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當然,現在說這話其實還有些早,因為李哲還沒拿到貨款,終究還不能完全放心。等錢回到了口袋裡,那才是真正的賺了。
一旁的金百萬和洪三也都是一臉欣喜的神色。
他們兩個都投資了五千元,這次獲利2193元。如果不是在場的人多,洪三甚至現在就想抽自己一巴掌,看看這是不是真的。
“吱——“
倉庫鐵門在吳紹輝的推拉下發出刺耳的吱呀聲。大門剛開了個縫,一股刺鼻的氣味迎面撲來——化肥的氨味、機油味,還有一股淡淡的黴味。
“吳經理……這倉庫面積有多大?”李哲往裡瞅了一眼。倉庫的面積很大,高度將近十米,光線有些昏暗,隱約能看到堆滿的各種貨物,外包裝上都印著俄文。
吳紹輝笑道:“多大?嘿,這個十號倉庫不到八百平米,還算小的呢。”
金百萬好奇道:“這麼大的倉庫能裝多少噸化肥?”
吳紹輝掐指一算:“五六千噸沒問題。”
“嚯,夠厲害的啊!”洪三也有些被驚到了。
“哈哈,現在也沒那麼多化肥,這裡面還裝了不少其他農資,比如說農藥、三輪車、拖拉機、木材等。”吳紹輝壓低聲音說:“你們想要啥,一會就能裝車,辦完手續後,下午就能拉走。”
化肥和農藥李哲肯定是要買的,至於購買的數量,昨天晚上,他和金百萬、老李就商量過了。優質化肥和農藥是好東西,但也不能買太多,畢竟,這玩意是有保質期的。
超過保質期後,效力就會下降。
另外,儲存也是個問題,如果儲存不當,容易結塊、揮發,影響肥效。
三人商量了一番,準備購置十噸化肥和300公斤農藥。
李哲將需要的農資種類和數量告訴吳紹輝,對方核對價格後,得出了這些貨物的總價:化肥12000元左右,農藥4000元左右。
訂購完農資後,李哲一行人繼續往裡走,見到了一排蘇聯農用車,有三輪車、拖拉機、收割機和大型貨車。
李哲現在還沒有一輛農用車,隨著蔬菜大棚種植面積擴大,以後肯定會需要農用車,農用三輪車和拖拉機都是要購置的。至於大型貨車體積太大,李哲反而覺得實用性稍弱,還是輕型卡車更合適一些。
李哲指著一輛農用三輪車問:“吳經理,這輛農用三輪車多少錢?”
吳紹輝瞅了一眼:“這輛車是改裝型,運貨量大,比較少見,價格是4500元。”
李哲又指著一臺拖拉機問:“這輛拖拉機呢?”
吳紹輝走近檢視:“這是mtz系列,馬力比較大,通常都是在一萬人民幣以上。您要的話,給9500人民幣就行了。”
一旁的金百萬拽了拽李哲,提醒道:“這種農用車還是買國產的合適,價格便宜,配件充足,也更適合咱們國家的運輸需求。”
吳紹輝笑道:“金同志說的不錯。這蘇聯的機械都是'又重又大',別管是貨車、拖拉機,還是三輪車都比咱們國內的馬力大、體積大、結構堅固、穩定性好,但油耗高,價格也更高,比較適合國營農場。
您要是在農村用,有些太窄的路都過不去。還不如買國內的農機合適。”
李哲虛心接受,準備有時間去逛逛國內的農機。既然早晚要買,早買早用。
看完農機後,一行人出了10號倉庫,去了旁邊的8號倉庫。
倉庫門被推開時,李哲聞到了混合著機油和樟腦丸的氣味。吳紹輝的皮鞋尖踢開一顆螺栓,金屬撞擊聲在空曠的倉庫裡迴盪。
吳紹輝開啟了牆上的壁燈,倉庫裡放著一排排汽車,有伏爾加、拉達、莫斯科人等。
吳紹輝快走了幾步,指著前面的車:“沈小姐,左邊的是伏爾加,右邊的是拉達,您想買哪輛車,我給您介紹。”
沈亞楠答道:“我就只有四萬左右的預算,你幫我推薦一款吧。”
吳紹輝想了想:“新車的價格是固定的,就算我給您內部價,差的也有點多。我建議您可以買二手車。”他指著一輛紅色的拉達轎車,壓低了聲音:
“這輛車八成新,車況良好,原本價格在4萬左右,不過,二手車的價格沒有定死,我可以給您算三萬元。”
沈亞楠有些擔憂:“這二手車會不會出問題?我擔心沒開幾日就有毛病了?”
吳紹輝答道:“這個您放心,我們收車時都驗過,我給您保修一年,出了問題,您開回來,我們負責維修,您一分錢也不用出。”
沈亞楠有些心動:“我能試試嗎?”
“當然可以了,您會開車嗎?”
二姐答道:“我開過車,但沒有駕照。”
吳紹輝拿著鑰匙開啟車門:“沈小姐,您請。”
沈亞楠上車後,插入鑰匙,緩緩啟動汽車。吳紹輝坐在副駕駛室給她引路:“沈小姐,往右邊拐,那邊的有空地,可以繞一圈。”
沈亞楠轉動方向盤,汽車轉向右側。她神色看起來有些緊張,眼睛緊緊地盯著前方。
看她這副駕駛模樣,吳紹輝在一旁也有些擔心,提醒道:“這倉庫比較狹窄,您開慢一些。”
沈亞楠沒回應,在倉庫裡繞了一圈又回到了停車的位置,只是並沒有倒進之前的位置。
她下了車,繞著汽車四周轉了一圈,問道:“吳經理,還能便宜一些嗎?”
“沈小姐,這真是最低價了。您這輛車八成新,車況良好,原本的價格是四萬。”吳紹輝又指著旁邊一輛白色的拉達說道:“您看看這輛二手車,無論是外形還是車況、型號,都比您這輛差一大截,這輛車的售價也是三萬元。”
沈亞楠扭頭望向一旁的李哲:“老弟,你覺得怎麼樣?”
李哲沒有回答,先是觀察車身,看看車身鈑金線是否筆直,是否有凹陷,同時用手指敲擊著漆面。
隨後,李哲又趴在地上檢視底盤,掀開機油蓋檢查,檢查內飾是否有泡水的痕跡。等他詳細檢查一遍後才說道:“可以,這輛車的情況不錯。”
吳紹輝看李哲的這些舉動,忍不住豎起大拇指:“李老闆,您是行家。”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