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
喬家門口。
吃過晚飯的喬家兄妹,都坐在屋裡烤火閒聊。
至於黃紅梅這個肥老巴,在吃過晚飯後就不見人影了,不知道溜到哪家串門去了。
喬二河搓了搓手,說道:“大哥,現在我們家的頭等大事,就是要建新房子,這新房子建在哪裡,你想過沒有?”
喬大江聞言怔了一下,說道:“老二,這新房子還能建在哪裡啊,不是建在現在這個老房子旁邊嗎?”
“原本新房子是應該建在這老房子旁邊,但現在老房子這裡已經變成養雞場了,相信這段時間以來,你們也聞到了養雞場的那股濃濃的雞屎味。”
喬二河提議道:“所以這新房子,我覺得應該另選地方,否則把新房子建得再漂亮,這空氣不好也住得不舒服。”
喬大江、喬三朵和喬四海聞言都愣了一下,他們還真沒考慮過空氣的問題。
喬三朵開口道:“二哥,你說得有道理,可我們家的宅基地(含自留地)就這一塊,不在這裡建新房的話,哪裡還有宅基地給我們建新房啊?”
喬二河說道:“沒有宅基地,那就直接在耕地上建房。”
這個年代,其實對於田地的屬性管控遠沒辦法跟後世相比,在後世由於國家劃定了18億畝的耕地紅線,對於耕地的管控那不是一般的嚴格,誰要是敢侵佔耕地建房,就只有一個下場——被強拆。
甚至,就算是在原本的宅基地上建房,都要先報審,待稽核透過了,才能動工建設。
而在分田到戶初期,國家對於這方面的管控是非常寬鬆的,農村人隨便在自家耕地上建房,都沒人會說你半句不是,反正田地已經分給你了,你愛咋咋地。
在喬二河的印象中,分田到戶後我國農村便出現了建房高潮,亂佔耕地的現象非常突出。
國家雖然也出臺了相關政策,但都收效甚微。
他們喬家灣,自然也不例外,在往後的幾年裡,有不少人家都是直接在自家耕地上建房,然後也沒人管過這種事,直到九十年代末,當地政府才加強了這方面的管控。
既然大家都這麼幹,喬二河也不會傻乎乎的遵守相關規定。
喬大江聞言不由得皺眉道:“老二,咱家的田地雖然分到了21畝,但其中最大的一塊地只有1.4畝而已,而且這塊地的位置也比較偏,在那裡建房恐怕不合適啊!”
喬二河道:“這個我已經想好了,我們家在村口那裡不是有一塊地嗎?”
喬大江搖頭道:“村口那塊地更小,連一畝都不到,在那裡建房更加不合適。”
“如果只是我們家的那塊地,那面積確實是小了點,用來建房是有些不太合適。”
說到這裡,喬二河話鋒一轉,笑道:“不過,我們可以拿其他的田地來跟別人兌換啊,拿出更好或者面積更大的田地來跟其他人兌換,我相信他們是願意兌換的。”
兌換田地,這在農村也算得上是常規操作了,不少人家的宅基地,就是透過這種兌換,慢慢的擴大面積的,這種兌換是私人的事,現在國家百廢待舉,需要管的事情太多了,還沒有那個閒功夫來管這種事情。
喬大江遲疑道:“這樣兌換不會出問題吧?”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