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供銷社內。
隨著那位男顧客與女售貨員的爭吵,當即就吸引了眾多顧客的關注,而喬二河也從眾多顧客的討論中瞭解了事情的真相,無非就是這位男顧客要購買的東西,被那位女售貨員賣給了排在後面的人,男顧客氣不過才大聲嚷嚷。
看到供銷社那位比男顧客還要理直氣壯的女售貨員,喬二河不由得暗暗感慨,這個年代供銷社的售貨員就是牛逼啊!
眼前的一幕,讓喬二河想起了前世在網上看過的一則小故事,故事大意如下:
時任某市副書記兼市革委副主任的張質彬到某商店微服私訪醋的供應。
他問女售貨員,有醋沒有?
女售貨員說,沒有。
張質彬說:前天市裡安排生產的醋已經上市了,你們這裡怎麼沒有?
女售貨員卻很不耐煩地說,沒有就是沒有。
張副書記生氣了,他衝著女售貨員大聲說;“我是張質彬。”陪同的工作人員怕女售貨員不認識他,趕緊說明:這是市委的張書記。
誰知,這位女售貨員卻不買賬,她比張書記的火氣更大,聲音更高,說:我不管你是張質彬還是李質彬,沒有就是沒有。”
張副書記沒轍了,隨行的工作人員更沒轍了。
這則小故事的真假喬二河無從得知,但他相信這絕對不是空穴來風,這個年代的售貨員就是這麼牛逼,這也是商店貼上“不準無故打罵顧客”這種標語的主要原因。
而售貨員之所以敢這麼囂張,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一,售貨員端的都是鐵飯碗,只要他們沒有犯下什麼大錯,那誰也沒權力開除他們,這就是他們囂張的底氣。
二,如供銷社這樣的商店,在這個年代掌握著眾人所需要的物資,說句不誇張的話,大家就是去買針線都得到供銷社或者百貨商店去買,在這種情況下有多少人敢得罪售貨員?
對此,喬二河也沒有多管閒事,趁著不少顧客被那邊的爭吵吸引了注意力,他便帶著老五老六老七擠到賣衣服的櫃檯前,給他們一人買了一件棉衣,還有三朵、四海以及肥老巴也沒有落下。
六件棉衣,一共花了120塊錢。
另外,他還給三朵、四海以及這三小隻一人買了一雙回力鞋,花了100塊錢。
拿到衣服和鞋子的三小隻,一個個高興不已,那件棉衣就不說了,沒啥稀奇的,最讓他們高興的,還是那雙回力鞋。
在70年代,回力鞋幾乎就是運動休閒鞋類的唯一象徵了,相比解放鞋而言,它簡潔鮮明的設計在70年代這個同質化的時代顯得卓爾不凡。
如今到了80年代,擁有一雙回力鞋,在青少年中已經是相當牛的潮人標誌了。
喬五湖、喬六朵和喬七潭雖然不懂什麼時尚潮流,但他們眼睛又不瞎,自然看得出回力鞋比解放鞋要好看百倍,能夠擁有這樣一雙漂亮的回力鞋,他們自然是喜不自禁。
在他們買東西的時候,那邊的風波也很快就平息下來了,那位男顧客雖然心裡憋屈,但也知道這樣鬧下去也討不了好,罵了幾句後就在其他顧客的勸說下沉著臉離開了。
買完東西,喬二河便帶著三小隻走出來,對蘇錦繡說道:“讓你久等了。”
蘇錦繡笑道:“沒事,我剛剛還看了會熱鬧呢!”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