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我有一口靈泉

第10章 喝早酒

次日一早,喬二河就挑著滿滿的一擔魚來到了岑河公社,準備銷售。

這魚自然是他今天一早起來捕捉的,對於擁有靈泉水這種大殺器的喬二河來說,河裡的魚就跟自家水缸裡的魚差不多,想什麼時候抓就什麼時候抓。

而這一擔魚,基本都是鯉魚、草魚、鰱魚這種常見的魚,且每一條魚的重量都在七八斤左右,偏差應該不會超過一斤。

來到岑河公社,喬二河便直奔大街。

岑河作為千年古鎮,自然不止這一條街道,在這個年代就擁有足足六條街道,分別是大街(民主街)、河東(幸福街)、后街(生產街)、河街(解放街)、壕街(建設街)、北場(繁榮街)。

後世,更是增加了華嚴街、安興路、桂花路、岑沙路以及天澤路這幾條街道。

大街乃是岑河公社的主要街道,全長約1000米,郵電所、客運車站、糧站、食品站、銀行、自來水廠等單位均駐於此,街道兩旁商鋪林立,農資、種子、個體戶的攤點、麵館、酒樓、飯店等都聚集於此。

喬二河挑著魚來到大街,遠遠的便看到那些麵館、酒樓、飯店等所有賣吃的店面,都坐滿了食客,而這些食客無一例外,都在悠哉遊哉的喝著小酒。

放眼全國,論早餐的豐盛,廣東早茶自然是不得不提的,而湖北荊州的早酒同樣名聲在外。

沒有見過的人真的很難想象,一大清早起來喝早酒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荊州沙市的早酒文化起源於清朝的碼頭文化,到了二十一世紀後更是達到了鼎盛。

前世的喬二河在分家之後,便是早酒的堅定支持者,一喝就是三四十年。

如今,看到其他食客在喝早酒,重生回來就沒喝過早酒的他立刻就變得心癢癢的。

“等把這擔魚賣完了,咱也喝早酒去。”

想到這裡,喬二河便選了個人流量不錯的地方,把擔子放了下來。

或許是喬二河這擔魚實在太顯眼了,才剛把擔子放下,便有客人過來詢問了:“同志,你這魚怎麼賣啊?”

喬二河笑著回答道:“三塊錢一條,可以隨便挑,都是剛從河裡抓來的,全都活蹦亂跳,新鮮著呢!”

客人聞言眼中一亮,這麼大的魚就賣三塊錢,還是挺便宜的,便指著一條比較大的草魚道:“同志,我要這條。”一邊說一邊從口袋裡掏錢。

“好的。”

喬二河應了一聲,便用稻草把魚穿好,給客人遞過去,順便把錢給收回來。

客人提著這條還在蹦躂的草魚,高高興興的離開了。

很顯然,識貨的不止這位客人一個,這個年代物資匱乏,尤其是雞鴨魚肉更是少之又少。

就拿供銷社來說,除了需要肉票的豬肉以外,供銷社時不時的還會提供一些不需要肉票的豬肉,但這種豬肉根本不是一般人能夠搶得到的,只有提前知道訊息,早早來供銷社排隊,才能買到這種豬肉。

而魚別看河裡多得是,但這玩意也不是你想抓就能抓到的,除了少數人以外,大部分人都只能望魚興嘆。

退一步來說,就算市場能買到魚,一般也只能買到一些小魚,像這種七八斤重的大魚,是很少在市場上看到的。

如今,喬二河帶來的魚是又大又便宜,這對於眾多客人來說,那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機會。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