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娛,從電臺情歌到天王巨星

第73章 歷史的改變與否

張宇,《心酸的浪漫》,科藝百代;

沈浪,《十年》,燕京音樂廣播;

李思松,《天黑黑》,華納;

李棕盛,《十二樓》,滾石;

周杰淪,《可愛女人》,博德曼。

都是寫曲的高手。

鏡頭給到五個入圍者。

在無數雙眼睛的注視下,頒獎嘉賓拆開信封,看著名單念道:“獲得第12屆金曲獎最佳作曲人獎的是……《天黑黑》李思松!恭喜!”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畢竟金曲獎是一個立足於寶島省的本土獎項。

確切地說,相較於金馬獎,金曲獎的定位更本土一些。

金馬獎評委構成一般會有很多非寶島省電影界人士,而金曲獎基本上都是寶島省音樂圈的,所以評審的審美取向自然就偏向本地人了。

而金曲獎的報名資格也比金馬嚴苛,必須是在寶島省首發或者同步發行的專輯,金馬獎沒有規定必須在寶島省首映的電影才能參加金馬獎。

這裡,沈浪的專輯《沈浪·電臺情歌》鑽了個空子,發行時是全亞洲同步發行的,只是當時資金和渠道有限,就優先在內地鋪貨而已。

當然了,不是說本土就全頒給本地人。

也有例外。

比如接下來的最佳作詞人獎。

那瑛就憑藉《心酸的浪漫》,力壓林某人的《笑忘書》、李棕盛的《十二樓》、方汶山的《娘子》和沈浪的《十年》,拿下了這個獎。

給她開心得啊,領獎時嘴都快咧到後腦勺了。

“謝謝金曲獎,哎呀,我簡直太過分了,真沒想過能拿作詞人獎是,今天各位讓我圓夢了!”

那瑛也成為首位拿下此獎的內地女歌手。

就她那性格。

是要嘚瑟一下的。

林某人、李棕盛、方汶山三人皮笑肉不笑的鼓掌。

這都能輸。

找誰說理去?沈浪神色淡然。

他知道這個結果的。

只是讓他沒想到的是,拿出《十年》這首歌居然也改變不了歷史。

不過,接下來的最佳編曲人獎終是打破了這個魔咒。

沈浪的《江南》將吳慶隆的《心酸的浪漫》、張亞東的《香奈兒》、黃中嶽的《零缺點》、mac che《十二樓》、鍾興民的《龍捲風》斬於馬下。

一旁的蓀燕姿手掌拍得啪啪啪響,似比她自己拿獎還要開心一般。

“恭喜!”

“謝謝。”

沈浪抱了一下蓀燕姿,面帶溫雅笑容,在眾人的注目中,邁著堅定的步伐登上舞臺。

當接過獎盃的一刻,他平靜的心泛起了陣陣漣漪。

拿了獎,不高興不激動是假的。

“謝謝燕京音樂廣播,謝謝《零點樂話》,謝謝金曲獎,謝謝所有支援我的人,謝謝!”

沈浪沒有說太多,鞠了一躬就下臺了。

然後要頒發的是最後一個專輯類的獎項,最佳專輯製作人獎。

李思松、李偉松《心酸的浪漫》;張亞東、王婧菲、alvin leong《寓言》;李棕盛《十二樓的莫文尉》;周杰淪《jay》;沈浪《沈浪·電臺情歌》。

入圍的五組人,就沈浪和周杰淪是新人,其餘的全是大佬。

結果可想而知。

被李棕盛拿下。

到這裡,頒獎典禮的上半場結束。

周杰淪上臺唱了一首歌。

吳棕憲又來搞了段脫口秀。

“沈浪,給。”

“這才一個半小時,你就喝了兩瓶水了,待會上臺領獎尿急怎麼辦?”

“哎呀,你就不會盼我點好,我緊張嘛,一緊張就想喝水。”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