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娛,從電臺情歌到天王巨星

第84章 都在發力【15更求月票】

第二天,沈浪和檸浩再次忙碌起來,還剩下三支mv要拍。他忙,華語樂壇的其他人也沒有閒著。

6月27號,梁靜如發行個人第三張專輯《閃亮的星》,該專輯收錄了包括《無條件為你》、《最想環遊的世界》等在內的11首歌曲,但反響一般。

7月2號,不久前在金曲獎獲得最佳樂團獎的五月天,發行樂團第三張音樂專輯《人生海海》,該專輯是他們暫別樂壇的專輯,有成員要離隊去留學。

7月5號,蔡衣依林發行個人第四張專輯《lucky number》,但因與公司發生合約糾紛而導致專輯宣傳力度不足,銷量慘淡,小天后地位不保。

7月9號,還是在寶島省,美少女團體 4 in love推出了第二張專輯《誰怕誰》,而這也是她們作為組合的最後一張專輯,單曲《一千零一個願望》成為各大音樂榜單熱門歌曲,解散後的混得最好的是楊丞林。

同樣是在9號,拿下金曲獎最佳新人獎的蓀燕姿發行第四張專輯《默》,專輯第一主打歌《默》和第二主打歌《綠光》強勢登頂各大音樂榜單。

“蓀燕姿現在是四小天后第一了吧,沈浪的四首歌讓她起飛了。”

“心疼蔡衣林,事業剛有起色就鬧了這麼一件事。”

“能在各大音樂榜單上撼動沈浪的冠軍位置的,只有沈浪的歌。”

……

而男歌手這邊就相對弱一點。

有聲響的就只有陶澤創作的歌曲《i believe》被迪士尼選為動畫電影《失落的帝國》的國際中文版主題曲,和郭富城的新專輯《新天地》,以及庾橙慶的單曲《情非得已》。

似乎大家都約好了似的,在年底左右發專輯。

“就已知的男歌手有張學侑、周譁建、沈浪、王力紅、周杰淪。”

“北沈浪南傑淪又對上了,這次鹿死誰手?”

“好的是,能有好多歌曲聽,不好的是,一下子要掏空存錢罐了。”

……

實際上還有很多歌手要發專輯,遠比大家表面上看到的競爭要激烈。

每年臨近年底,歌手們都會扎堆推出自己的新作。

並不是大家約好了,或者默契了。

其實這是唱片公司經營策略的一部分。

首先,這樣做最大的好處是利於拿獎和安排商演。

年底商演集中,也是各大音樂榜單評獎截止日期。

越在後面推出好作品,越能給聽眾留下深刻印象。

這會集中體現在投票數量上,投票多自然得獎機會大。

相反年初推出的那些歌曲相對容易被人遺忘。

而有了能迅速佔領市場的新作,那麼就能引起關注,獲得更多的商演機會。

其次,這樣做還利於銷售。

新年前後,社會展現出蓬勃的生機與活力,是消費者購買力最旺盛的時期之一。

晚輩給長輩買,大人給孩子買,自己給自己買。

因此也是各行各業進行營銷的黃金時機。

歌手在這個時候釋出新作,能夠獲得歌迷以外的普通聽眾的支援。

但這也不是絕對的。

如果是水平接近的歌手,年底發專輯的策略對於拿獎是有一定的效果的,可如果是水平相差甚遠的歌手,那不管用什麼樣的策略都是無用功。

況且真正的一線歌手無論什麼時候發專輯,到了年底頒獎時都會多多少少有歌中標。

而且每個歌手的唱片製作週期不同,剛好趕上年底發片的機會可遇不可求。

唱片公司自然想佔盡天時地利人和,但若是一味的為了搶時間草草推出質量不好的專輯,那無異於自殺。

沈浪沒有考慮這麼多,他單純是為了賺錢。

不對,現在變成還錢了。

跟新索唱片預支了1000萬,得發專輯來填上。

不過有人就考慮了非常多的會影響到發新專輯的因素,比如那瑛。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