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娛,從電臺情歌到天王巨星

第93章 割韭菜罷了

沈浪的五首新歌全部上榜,《藍蓮花》第一,《黑色柳丁》第三,《東風破》第四。他這一來,還把八月中旬f4發行的《流星雨》從冠軍位擠下來了。

線下,對於這場較量的討論並不多,在網上,則是已經吵起來了。

天涯社群:

“銷量不代表一切,音樂應該有其標準和審美要求,不應該僅僅因為市場反應大就認為其音樂質量高。”

“你有聽過什麼東西賣不掉是因為質量高嗎?”

“拉不出屎怪茅坑?”

……

貓撲網:“浪哥出道至今一直是低姿態,沒惹事,但也不怕事,有事唱兩句!”

“老那已經是華語樂壇第一天後了,你拿什麼比?金曲獎的最佳新人都被人搶了。”

“除了搞些有的沒的營銷,還會什麼?還有什麼?”

……

新浪論壇:

“一個20來歲的小屁孩,哪來那麼多感悟感嘆感慨,我看啊,那些歌不是買的就是抄的。”

“你看不懂不代表不存在,你做不到的更不代表別人做不到,就這膚淺和狹隘的認知,誰才是小屁孩?”

“話都別說太滿,省得最後被啪啪啪打臉。”

……

別看上網的人不多,但吵起架來一點不弱,分分鐘給你幹到幾百上千樓。

所以沈浪和那瑛所展現出來的矛盾並非個人恩怨,可以看作是歌壇正規軍與野路子隊伍在音樂理念上的一次交鋒。

而這個交鋒,也引得業內人士圍觀。

其中不乏一些有一定影響力的下場評價。

比如支援那瑛的音樂人高小松就表示:“他這麼玩只會害了自己,玩搖滾就好好玩搖滾,搞流行就好好搞流行,一會點什麼就拿出來顯擺,可不知道的是,泛而不精,博而不通,到頭來只會竹籃打水一場空,這種人我見太多了。”

又比如支援沈浪的導演趙保剛就說了:“沈浪的歌詞有著很強的敘事性和畫面感,旋律豐富多樣抓耳,不僅是一位優秀的歌手,也是一位才華橫溢的作曲家和作詞家。”

反正各有各的觀點,各有各的道理。

沈浪人在劇組坐,“敵”從天上來,忍不住吐槽一句:“我成刀郎了?”

他對這些所謂“專業人士”好與不好的評價,不是太在意。

市場喜歡,聽眾喜歡,那就足夠了。

名留華語樂壇史什麼的,他根本就沒有想過,目的就是“搞錢”。

不過話回來,這麼一炒,給他的新專輯《浪》帶來了不少的銷量。

許多不知道他的,或者知道他但沒聽過他的歌曲的,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掏了錢。

當然了,主導最終銷量的是專輯的整體質量。

那他是完全不擔心的,這張專輯看著雜、亂,沒有主題,可恰恰體現了“浪”這個字。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