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政道

第1857章 議案闖關

十一月中旬,省·委書記石應銓正式提出空降後第一項大工程:

重啟青牧山旅遊暨交通樞紐綜合工程!

工程核心基本照搬前常務副省長嚴毅呈的思路,即在地勢相對平緩的北側玉屏峰興建大型集散基地,分為交通轉運中心、遊客中心和度假山莊三大區域,然後修高速公路、城市快速通道、國道;整合拓展青牧山深度旅遊市場,解決多年以來前山不通後山、峰峰自行其道問題;開發繁榮房地產市場,打造一系列倚山伴山、視野絕佳的別墅群和度假山莊,提供個性化服務和文化賦能。

之前嚴毅呈遭人詬病之處在於兩點,一是化整為零違避審批,二是嚴重破壞環境造成汙染,石應銓說很簡單,青牧山工程嚴格按流程報批,一個環節步驟都不會缺,工程扛著“保護性開發”招牌,堅決杜絕濫砍濫伐和對原始生態的破壞。

與此同時將工程預算提高到兩百四十億,原超嚴毅呈版的一百五十億預算,這也沒辦法,“保護性開發”要求更高、代價更大,石應銓的理念是需要多少申報多少,決不藏著掖著引起後患。

可行性論證和預算審批流程仍是工程攔路虎,施工理由再充分、保護措施再周全,青牧山始終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需要京都林業部(國家公園管理局)審批,此外環保部負責環評、京都發改委負責立項核准和備案,自然資源部需要會籤意見,水利部和交通部負責水電站、高速公路前置稽核等等,都沒法繞過去。

不過省·委書記的資源與能量是驚人的,這一點嚴毅呈沒法比。

可行性論證、專家會審等環節,石應銓有過去在大東北主導大專案積累下的經驗,各***專家庫分佈情況瞭如指掌,哪個節點應該跟誰協商,哪塊利益怎麼分配,哪裡標準規範需要妥協等等,石應銓應付自如遊刃有餘。

在省直部門和涉及到的五個城市配合協同方面,所有一、二把手全部到場,石應銓往當中一坐,誰敢說個“不”字?都爭先恐後出謀劃策,在認真反思總結前期不足的基礎拿出新方案、新規劃,誓言一定要啃下硬骨頭!

完成外圍準備工作後,石應銓這才讓省·委辦公廳將議案提交常委會審議,將之視為空降朝明第一場硬仗,原因很簡單,嚴毅呈就栽在青牧山工程上,在座常委大多都有涉及故而心有餘悸。

而且朝明幹部歷來不喜歡大工程、大專案、大陣仗,對預算超百億的議案有種近於本能的厭惡,這是刻在沿海系幹部骨子裡的基因,沒辦法。

“會前已經發了工程預算、專案簡介、可行性論證報告,青牧山綜合工程意義和作用也無須贅言,下面請同志們審議。”

省·委秘書長宋陽道。

小會議室裡陷入微妙的冷場,常委們似專心致志翻看材料還不時在筆記本上寫什麼,實質昨天都做過認真細緻的研究,今天如何視局勢採取不同策略等等也有充分預案。

隔了兩分鐘左右,石應銓緩緩道:

“同志們議議吧,暢所欲言,畢竟事關上百億的工程專案,充分討論、民主決策是前提,請藍京同志先來。”

老規矩,涉及重要敏感的議題表態從排名最末尾開始。

藍京道:

“關於青牧山綜合工程,因為我沒在陸泊、赤浥、汀城工作過,不瞭解三個城市具體情況,下面謹從圍城和金河兩市角度談談個人觀點。涉及圍城部分工程量不大,切面也很小,主要就是下轄荷陽縣一條狹窄山道,前期已作了拓寬和修葺初具規模,接下來任務是分別打通往赤浥和汀城兩個方向的盤山公路,工程技術難度大、要求高,但在可控範圍內,從實用角度講既對青牧山旅遊開發長期利好,也有利於打通圍城到金河最短直線交通線,我贊成這部分工程立項……”

還能這樣切割開來表態?眾常委相互交換眼色,感覺藍京這個做法很有創意。

藍京續道:

“綜合工程涉及金河有兩個行正區,分別為東青區和經開區,經開區地勢開闊,各項基礎建設、交通工程仍處於發展階段,參與青牧山工程能夠進一步推動區域振興繁榮,更好地發揮開發區正策特色和地理位置優勢;東青區情況比較複雜,施工範圍內有多處名勝古蹟、保護遺址以及珍稀瀕危物種,而且人口密集、單位企業眾多特別是醫院學校等,一旦動工將產生交通堵塞、噪聲擾民等連鎖反應,青牧山綜合專案工程量大,施工時間長,要求市民長達兩三年克服困難不太現實,因此個人認為綜合工程金河部分中經開區可以搞,東青區最好暫緩或是變更、完善方案,把對環境保護和居民影響等降到最小,以上是我對該議題的意見,不足之處請同志們批評指正。”

工程量最小的圍城段,同意;金河兩個區當中的經開區段,同意;東青區段,反對。

這是藍京細心斟酌之下的表態,並非簡單粗暴的贊成或反對,也非純粹從正治角度站隊因為同意而同意,因為反對而反對,而是有選擇地、有理有據地逐項分析,給出理性務實的建議。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