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委會甫一結束,藍京便會同副書記王定誠、常務副市長畢國治來到東青區的青牧山山麓考察調研,此前區委書記蔡榮斌被雙規尚未有結論,故而由王定誠暫時兼任。
藍京此行探討一個嚴肅的問題:省·委下決心全面上馬青牧山綜合工程,對東青區負面影響有多大?
其實應該先反過來說,即工程上馬對東青區經濟並沒有太多好處,在旅遊產業方面,青牧山東青板塊旅遊開發相當成熟,每年貢獻七八百億收入,已經不可能再有增量——旅遊線路深入青牧山四十多公里,打通前後山峰後原本一日遊、兩日遊的團隊就會跑到陸泊、赤浥等地消費,反而形成遊客流失;在交通發展方面,東青區離兩側高速公路、鐵路都很遠,完全依賴金河幾條城市高架和地鐵,因此不可能從青牧山交通大環線受益。
再正過來分析,負面影響體現得就很明顯,一方面大型機械、工程車、渣土車、運輸車輛長期佔用東青區交通要道,本來就略顯緊張的城市交通壓力增大;另一方面綜合工程將關閉部分景區,開放部分也不可避免受到影響,施工對青牧山生態和環境影響且不論,起碼兩年內旅遊收入將斷崖式下降,對景區及周邊產業打擊不可逆轉。
“有沒有辦法解開這個死結?”
站在青牧山景區石階盡頭,藍京環顧身邊市領導問道。
王定誠和畢國治都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約好了似的齊唰唰搖頭,區領導們則沒說話資格,均避開藍京探詢的目光。
只有一個站在外圍明顯級別更低的幹部故意昂起頭似乎吸引藍京注意,他個子蠻高大概一米八以上,人群中顯得鶴立雞群。
藍京頗感興趣地指指他道:“請這位同志說說……先自我介紹一下?”
“我叫汪長江,區旅遊局局長,”高個兒道,“我的設想緣於六年前市正規劃,當時市裡打算建一條專供運載旅客的高架,線路從高鐵站貫穿過來直達青牧山腳下,全長12.7公里,匯入城市主幹線後沿途共六個節點,連結兩個區一個縣,並打通與經開區的通道。”
“開啟地圖看看……”
藍京並沒有輕信,伏在欄杆認真看汪長江在地圖上劃出線路後問道,“很不錯的設想,為什麼沒有付諸實施?”
汪長江愣了愣顯然不清楚。
常務副市長畢國治道:“因為旅遊專線的提法就行不通,全線通車後我們沒辦法阻止沿途車輛匯入,這樣的話旅遊大巴往返速度並未提高多少,專門建條高架有何意義?但不開放沿途出入口,沿途區縣旅遊大巴還得繞行,等於高鐵站與景區之間封閉執行,同樣沒那個必要,當時金森書記還是市長,多次徵詢各層面意見後把這個專案砍掉了。”
藍京沉思有頃,側過臉又問汪長江:
“你認為旅遊專線能解決當前面臨的難題?”
汪長江道:“首先它的定義不是旅遊專線,而是一條新增的城市高架,六年了,東青區人口增加9.2萬,車輛增加1.7萬,交通到了應該擴容的時候,但地面已經沒有修路空間,地鐵建設期太長,高架才是短期最容易見效的手段,屆時青牧山綜合工程全面上馬,哪怕新建高架暫時沒通市民也有盼頭,總比天天堵沒完沒了好得多,藍書記。”
“說得輕鬆,高架工程同樣面臨大面積拆遷、搬遷,城改手續,佔用城市交通要道施工等麻煩,簡直雪上加霜!”
王定誠想想一連串的麻煩就頭疼,當眾斥責道。
汪長江深知若不抓住今天這個難得機會,以後怎麼可能還能跟省·委常委、市委書記面對面說話?
遂面無懼色道:“立即上馬高架工程,將青牧山工程涉及本區部分施工統籌推遲到明年下半年,這樣就有很大的迴旋空間,藍書記。”
“一無預算,二沒立項,大半年下來的哪有閒錢?不要盡說外行話!”
畢國治也滿臉不悅,暗想什麼時候輪到區區科級幹部在這裡指點江山,還不識相點滾一邊去!
汪長江該說的都說了,當即閉嘴不言。
當著一眾幹部的面藍京沒有繼續這個話題,手一揮道:
“走,到道觀裡看看。”
王定誠立馬接住話碴,笑道:“青牧山就數這個碧虹觀最靈,搖籤問卦者不計其數,但老道長逢三、六、九才露面,每次只放三十個號,多一個都不肯今天正好9號,藍書記不妨去試試?”
“飢餓營銷啊,”藍京笑道,轉而悄悄吩咐樂錦強,“通知那位汪長江今晚去我辦公室……”